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集郵奇葩:假比真貴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馬爾雷迪郵資封和郵簡(THE MULREADY ENVELOPES AND LETTER SHEETS)與黑便士郵票同時於1840年5月1日在英國發售,5月6日開始使用。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郵政部門正式發行的郵資封和郵簡,由於其郵資圖案是當時著名的美術家威廉·馬爾雷迪(WILLIAM MULREADY,1786年生於愛爾蘭,成功的風景畫家及專業畫家,1816年當選皇家學院院士)設計,其封和簡也就以馬爾雷迪命名。

馬爾雷迪封和簡各有一便士和二便士的面值,共4種,郵資圖案均相同,一便士為黑色,二便士為藍色,購買者可以直接拿來寄信,如果信件不超過1/2盎司和1盎司,就不用再貼郵票。

馬爾雷迪封和簡其郵資圖基本上佔了整個封的一面,封面上以環狀圖案包圍,內容是世界各地的民眾生活,氣勢龐大,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不過設計者想法雖好,當時卻受到社會的嘲諷,因為封面設計實在是太花哨,與當時的大眾審美相違背。有趣的是,當時為了嘲諷這個新鮮事物,很多模仿馬爾雷迪的信封應運而生,各種諷刺漫畫按照真品的形式排布在信封上,目的就是讓大家發笑。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由於當年大家都不喜歡使用這個信封寄信,故此實寄封存世遠比新封少得多,價格也會很貴,實寄是信封幾十倍,如果時間早,或者超重貼有額外郵資就會更加稀有。

根據FIP郵展規則,專題信息來自於“郵品發行目的,郵品圖案的主要和次要成分,郵品的其它郵政特性”,加上馬爾雷迪郵政用品在郵政史上的特殊地位,現已成為專題集郵愛好者十分關注的收集對象,因為它是編組相關專題郵集非常好的素材。

根據不完全統計,馬爾雷迪封和簡包含了七個大類60多個專題信息。很多專題郵集都能找到可以利用的元素,郵集裡如果能有這麼一個封或簡則能提升整個郵集水平。於是馬爾雷迪郵資封和郵簡一時間成了郵展香餑餑,國內對外郵不熟悉的參展者更是把這當成了萬能鑰匙,幾乎被用濫。當然,此封今非昔比,已早早翻身,成為炙手可熱的收藏品。

但使人想不通是真封無非在幾千元,而那些當時搞笑假封,如今也成了收藏者眼裡的珍品,如今已經要價幾萬元,假比真貴,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實寄封造假

實寄封片就是經過實地投寄的信封和明信片。今天的實寄封、片,就是明天的郵政史。封、片上的各類戳記、籤條等記錄了郵政歷史,這些信息反映了郵政部門的工作效率,它記錄了比郵票更多的資料與信息。如今,也有越來越多集郵愛好者重視收集實寄封片。但卻有個別利慾薰心的人,違法仿製郵政日戳、紀念郵戳、郵政副戳等,以此製作假實寄封。

在一個很有名氣的集郵拍賣網站,經常有一些假的實寄封片,倒戳、假戳的都有。凡是有問題、或者知道是假實寄封,我出價都不高,希望能拍中做個參考,結果,都被別人高價拍走。

去年初,我在該網站發現正在競拍的一組封,有J68辛亥革命、J112中國人民之友(3-1)、J67魯迅二枚、T67廬山(7-1/2/3/4)等五枚封,其中有四枚像似假戳封,也許因為J112、T67封不成套,這一組封被我以95元也不算低的價格拍下,收到後果然有四枚封是假戳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J68辛亥革命是由北京3支首日航空掛號寄廣州,北京3支的日戳明顯是電腦製作的假戳,廣州10月14日的落地戳也是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J112中國人民之友(3-1)廣州本埠首日寄,廣州6月28日投遞,收寄和投遞戳均是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T67廬山(7-1/2/3/4)廣州本埠首日掛號寄,廣州7月25日投遞,收寄和投遞戳均是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J67魯迅二枚,一枚廣州本埠首日掛號寄,廣州10月1日投遞,本埠寄遞耗時7天,收寄和投遞戳均是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戳

這一枚也是廣州本埠首日掛號寄,蓋廣州9月26日投遞戳,此封是這組封裡唯一的一枚真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戳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戳

那個時期掛號籤條上的編號和使用地名都是印刷上去的,這幾枚掛號籤條也是偽造的,編號與地名都是手工加蓋的。還有,從實物看,當時,籤條上蓋“廣州支(2)”的大紅印色的少,以桃紅色居多;“廣州支(2)”的郵政副戳也是仿製的,其字體都不一樣,可以從“廣”字第一、三筆,“州”字第二筆看出明顯的差別。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籤條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假籤條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籤條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籤條

這些假戳應是膠質的,作偽手法很簡單,不如早些年河北那些人的手段高明,讓人不用仔細分辨,就能看出是假戳。就是如此低劣的造假手段,但是卻也瞞過了拍賣網站的鑑定師。

以下的是真戳真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集郵收藏水深,原來民清實寄封造假這麼多花樣,郵友注意擦亮眼睛

中國郵票郵品居高不下,造成了假貨橫行,這不單單侷限在解放後的新中國郵票上。民清時期的郵品也十分盛行,尤其是大龍小龍這些大家喜愛的品種。

另外,一些封片造假也十分常見,尤其是現今的實寄封相對少見,而那個時期的郵史又相對複雜。造假者利用集郵者對那段郵史不熟悉的因素,大肆製造假貨。畢竟幾枚塊八毛的郵票,貼上信封,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上百上千甚至過萬的珍品。即便是偽造尋常實寄封,賣個幾百塊也是包賺不賠。

然而百密一疏,假的就是假的,絕大數的只要仔細辨別都會發現端倪,這其中原因不乏以下幾個:

1、造假者即便精通郵識,也未必能找到需要的材料(如郵票,戳記,油墨,筆跡,紙張等),造出想要的效果,即便是能造出來也要考慮成本。比如一二百塊的假封,大多是針對初級玩家,就不會考慮太多的細節消耗精力。

2、造假者也是人不是神,知識未必全面,況且實寄封由於元素很多,不像郵票只是單一圖案容易把握。所以很可能留有破綻在裡面。

3、有時候造假者為了區別真假,也會留有一些暗記或不明顯的破綻作為區別,這就要拼火眼金睛了。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例如上圖,此件粗看就覺得郵戳怪怪的,原來是一件上海戳的國幣舊票雙連貼於西式封上,再手畫另一半戳記,相當低級的未入流偽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又如上2圖,分別為天津1939年1月21日寄國際平信,戳清封佳,細看也沒有問題,但大家可知其問題出在那嗎?另一件是趙城1929年6月23日寄國際平信,郵資10分,其“問題”又在何處呢?

原來,這兩件均是隻有封面的單面剪片,收藏者很認真的裱製成完整信封,由於手工不錯及紙張接近,猛一看還不易發現。

此種襯裱,嚴格來說也不算假貨。但如果描上郵戳之類,就性質不一樣了。

個人在90年代初集封片時,也買過一批70年代未新中國高值普票剪片,曾拿了幾個襯裱成信封形狀收藏,所以對此有所瞭解,這或許是一些收集封片同好的成長之路吧。

如果這樣的修裱不加說明而當完整封片出售,則是郵德有問題了。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而上圖為比利時布魯塞爾到天津 (1947年8月13日)→上海(9月3日)→天津(9月5日)。稍加研究,也發現問題所在。

原來此封左邊郵票缺失,做假的重繪郵戳於上,變成完整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實物可見票上與封上戳色不同,文字距離也有差異,肉眼可見。最好笑的是日期中的“23”日,假戳居然補成“73”日,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圖6)。

偽品再高水平,始終有破綻,只要細心研究就能發現。

本文根據麥國培先生手記編寫。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國內“實寄封造假”的現狀!

很多人喜歡玩實寄封,於是利慾薰心的偽造者們開始了他們的罪惡勾當,各個時期的實寄封都成為他們偽造的對象。

今天給大家揭露一下目前國內實寄封偽造的狀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一. 偽造的實寄封已遍佈南北東西

偽造實寄封,民國初期就有。

50-60年代,有個別人少量偽造區封。

而新中國實寄封的大批偽造,則是由1991年在上海郵市出售的一批數以百計的由“江西樂平”寄“安徽橫崗”的“藍欠資封”拉開了序幕。

此後,偽造的東北貼用普票封、改8、改9封在東北和北京也陸續出現,而在當地卻往往不公開出售,只是暗中流向外地。

廣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大批偽封的集散地。不管貨色如何,只要便宜,總不缺少買家。

而在大西南的四川,自幾年前出現製售並流至國外的偽銀元封后,1995年又推出“換代產品”,造假範圍涉及西南區封、各類普、改封、新舊幣合貼封、欠資封等,從造假到銷售形成一條龍。

至於前幾年山東龍口製售的那些偽區封,由於水平很低,多一看便知,實際上難以構成多大危害。

說到當前國內最大的偽封市場,還得數上海郵市。

它匯聚了江、浙、滬各路“高手”的“傑作”和為數不少的各層次的“追封族”,偽造的品種有普改封、欠資封、文革封、軍郵封 …… 凡熱門封無所不有,混雜在真封中出售,危害甚大。

各地的制偽者和售偽者們還利用民間郵刊和郵社向國內外兜售,給中國的集郵事業蒙上了陰影。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二. 造假手段日趨現代化

以瓶蓋畫圓、火柴棒寫字的原始方法早已成為過去,製造木戳、膠戳也嫌水平太低,現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屬戳”。

有固定字釘的鋅板戳,有活動字釘的釘齒邊鋼戳。

1994年,我在廣州郵市曾見到有人兜售那種僅有戳面的鋅戳,每塊100元,品種多達100多個。

1995年,用全套模具在重慶加工出的帶有活字釘的鋼戳,蓋在封上凹凸有致,已令過去那些將“郵戳有無壓痕”作為一項重要辨偽依據的專家們目瞪口呆。

在電腦時代的今天,誰知道今後的造假還會玩出什麼花樣!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三. 偽封由國內流向國外,又“進口”到中國。

1992年初,國外一拍賣目錄登出一件江西偽欠資封,投標的人很多。

一位已投標人在與筆者商討後,便去電撒回投標。當外方知道真實原因後,立即回函致歉。

偽封製售者們很狡猾,他們利用外國投標者對中國郵戳、郵史不在行的特點,將這些假封推向國外,或利用國內投標者對國外著名拍賣公司的信任,使得這些“出口”假封得以“進口”內銷。

而當投標者發現上當要求退貨時,往往又因語言障礙而難以實現。

這類假封近年來在香港地區及美國、荷蘭等著名拍賣公司的目錄中均有所見,品種主要是:軍郵封、區封和改值票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四. 國外也有偽造中國郵品者,將偽封“出口”到國內。

1995年,筆者曾見到一枚由青島寄澳大利亞的貼“普1”18000元的航空封。

那枚8000元票是取代了封上原來的貼票,又刻了一枚與原戳幾乎完全一致的郵戳蓋上去,欺騙性極強。

1994年,國外曾流進一枚前所未聞的"改3"倒蓋票實寄封。

筆者曾用精度為千分之一的卡尺測量,從其加蓋的行距中竟找不到絲毫的誤差,其造假水平確屬一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五. 上當受騙者不止是初級水平集郵者,也不止中國人

如果你說某個地方郵展中出現了偽造封,別人肯定說你少見多怪。就是全國性郵展,可以說近5年來沒有哪一次沒有偽封的。

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96亞洲國際郵展上,有偽封的郵集絕不止一部兩部,從民國到新中國的都有。甚至在個別高獎郵集中也混進了偽封。

而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一些深受假封危害的集郵家也開始對中國郵品的信譽大打折扣,中國郵品的地位也因偽品猖獗而大受損害。

由此可見,應該重點治一治那些造偽者和故意售偽者了!

在’96第二屆全國職工郵展上,評審委員會主任染鴻貴先生第一次提出在評委會中成立打假組,並明確提出今後的郵展中都要如此,以維護郵展的純潔性。

相信今後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廣大集郵者積極參與下,中國郵壇總有一天會消除汙垢,成為一方淨土的。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本文作者 : 常珉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實寄封收藏價值實在 辨偽或成難題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1967—1970年文革郵票實寄封大全,起拍價115,000元

所謂實寄封,就是所有經過郵政部門實際寄遞的信封,包括明信片、郵簡等。在電話、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再以通信方式聯繫了,但在此前,通信卻是彼此之間最廣泛的聯繫方式。

一枚小小的實寄封,它上面的信息包含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化等諸多方面;它在郵政史料、編組郵集和郵品收藏研究等方面更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被郵票收藏和投資者所青睞。

分析人士表示,實寄封的價值已越來越被人所重視,早期的實寄封片的升值潛力和投資價值越來越明顯,已經成為收藏領域的黑馬。

實寄封價值超過郵票

不久前,一件貼有“宮門倒”郵票的實寄封,在香港的一場郵品拍賣會爆出天價,成交價達到了480萬港元。

1913年5月,中華民國郵政發行了一套普通郵票,全套19枚。這套郵票發行了3次,分倫敦版、北京老版、北京新版。在北京老版的“宮門票”中有枚面值2元的,由於印刷工人忙中出錯,將郵票中心圖案牌樓倒印,俗稱“宮門倒”郵票,被列為“民國四珍”之一。在此次拍賣會上,有一枚“宮門倒”郵票成交價為120萬港元,而一枚“宮門倒”郵票的實寄封成交價則達到了480萬港元,也成為了全場拍賣的最高價。

這枚實寄封是1923年10月29日從上海寄出的,蓋有當時的上海機蓋戳,並有掛號戳,而“宮門倒”郵票本身也是品相完美,並帶有廠銘的下邊紙,這無疑更增加了珍罕性,同時在背面還有當時的掛號條。

何種實寄封值得收藏

分析人士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實寄封都具有收藏價值,那麼,何種實寄封具有升值潛力?中國特殊時期、特殊地區使用的如解放區實寄封、軍郵封、抗美援朝實寄封、“文革”實寄封等具有很高的價值,還有一些如郵資調整時期的實寄封、混貼封、附加封、拜年封、免資封、簽名封等特殊信封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年代久遠的實寄封,由於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替,其價值自然水漲船高。如中國封建朝代的信封,大都為官吏和殷實的讀書人使用。由於種種原因大多被遺棄,能夠留存下來的應該都是珍品。而清末、民國、解放區甚至建國初期的某些舊信封,如今也已屬鳳毛麟角,自然價值不菲。

軍郵實寄封是一種專供軍人使用,只在部隊發行的已寄出的信封。這種信封在郵市上都很神秘,收藏價值也非常高。軍隊在不同時期,使用的郵資物品不盡相同。其中,附有郵票、軍郵票的實寄封,更是真實地記錄了軍郵歷史,具有一定的歷史文獻價值。

“文革”是中國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實寄封政治意味濃、時代感強,所以“文革”時期的實寄封有很高的紀念、收藏和投資價值,已成為不可多得的現代文物。

實寄封收藏辨偽難題

隨著集郵的日益發展,實寄封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利慾薰心的偽造者們開始了他們的造假勾當,各個時期的實寄封都成為偽造的對象。據稱,一些新、舊郵票本身的價值並不是很高,但貼在信封上使之成為實寄封后價格就迅速上升。這也是造假者們的普遍做法!

80年代後期,國內郵市曾出現了大量偽造解放區票、解放初期票及文革票的實寄封,其手法是將信銷真票貼在舊信封上,並在封上補足其餘的郵戳,或者將一般實寄封上的郵票揭去,換貼上適合該封郵戳位置的信銷票,偽造成珍貴的實寄封。

當前國內最大的偽封市場在上海,它匯聚了江、浙、滬各路“高手”的“傑作”和為數不少的各層次的“追封族”,偽造的品種有普改封、欠資封、文革封、軍郵封……凡熱門封無所不有,混雜在真封中出售,危害甚大。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盤點那些常見的郵票造假手段

第一類:從邊緣上做文章,齒孔造假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作為郵票玩家,要知道“齒孔”的作用,同樣的郵票如果髮型了不同的齒孔種類,對於收藏者來說要入手這樣一枚郵票時就要當心了。如果郵政同時發行了細齒與粗齒郵、或有齒與無齒郵、再或者同種圖案的郵票與小本票時,因兩種郵票的市場價格差異較大,不法分子就會在齒孔上動腦筋。

常見造假手段為:

1、當無齒郵票價格遠高於有齒郵票時,把真郵票的齒孔剪掉,使其成為無齒郵票。

2、某些有齒孔郵票比無齒孔郵票更貴,就會給無齒票或小本票沒齒孔的打上齒孔。

3、人為“錯齒票”,專門在郵票圖案上打齒孔,或者把雙連票中間原有的齒孔補好,就成為了“漏齒票”。

第二類:票面改造,變造“珍品”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變造品又稱為改造品,是對真品的再創造,如變齒、變色、加水印等,讓一般郵票可以變成珍稀郵票。這種方法是基於真品郵票的再次加工改造,因此對於愛好收藏珍品的玩家,這類手段需要及時鑑別。

常見造假手段為:

1、假刷色郵票。“變色”、“漏色”是收集變體郵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種。因為郵票刷色的標準很難用文字精確表述,所以主觀辨別的難度很大,主要是憑藉玩家自己經驗與眼力去甄別。目前常見的手段是使用化學藥品、改變或除去郵票的顏色,人為造成錯色票。

2、造假水印。水印是世界各類重要紙質文件的防偽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郵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紙印製。偽造者採用偷樑換柱的辦法,將無水印郵票揭薄,用帶水印的郵票紙從背面進行裱貼,成為假的水印郵票。

3、假加蓋郵票。大多數情況下,加蓋票屬應急使用,發行量少,使用時間短,往往比原票珍貴。各類“變體”的加蓋票更是一些集郵者爭購獵奇的寵物。加蓋郵票是在郵票上重新加印文字、數字、圖案等。加蓋郵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容易發生印刷上的差錯,產生如倒蓋(印)、覆蓋(印)、漏蓋(印)、偏蓋(印)、錯字,、漏字等“變體品”。

假加蓋票是歷來偽造票中數量最多,最難識別的一種。

第三類:材質造假,真假難分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真假郵票的除了從郵票本身的圖案有所區別外,就連材質上、印版上也有所不同。真郵票用郵政部門定點生產廠家專用的郵票紙,這些“塗料郵票紙”與一般的膠版紙、銅版紙在色澤上有明顯差異。從紙張表面進行仔細觀察,就能辨別真偽。

刷色即郵票印刷產生的票面色彩效果。另外,從印刷工藝上看,目前我國發行的郵票一般都採用雕刻、影雕、影寫三種製版形式進行印製。雕刻版是經過雕刻者在鋼板上的藝術加工刻出原版後製版,採用凹版印刷。其特點是墨色厚實,線條清晰,可以顯出不同的層次

常見造假手段:

1、假紙質的郵票。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紙張各異。有些國家還專門特製郵票紙,生產銷售均由國家統一控制。因此,偽造郵品(尤其是仿造郵品)極難找到與原票完全一致的紙張。郵票紙質常常是辨認偽造品的重要依據之一。偽造者常用雜誌或書刊上的郵票圖案,人工改變紙質顏色、光潔度,造成與真票相似的郵票。

2、假印版的郵票: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是用膠版仿印雕刻版、影雕套印版或影寫版印出的郵票。

第四類:痕跡造假,郵戳造假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郵戳上一般標明郵件寄出收到的時間地點,郵政日戳獨具時間管理功能,是郵件傳遞時間和時限的查詢依據。郵戳還具有紀念和宣傳作用,這主要依靠紀念郵戳和風景郵戳來實現。正因為這種記錄時間,記錄特殊意義的作用,這種郵票更有收藏價值,因此郵戳的這些作用被不法分子利用,偽造郵票的紀念價值。

常見造假手段:

1、 偽造假信銷票或假實寄封,製作各種假郵戳蓋在票、封、片上,主要有以下類型:

(1)、用現在的真郵戳蓋過去的郵品,郵戳上的時間、地點均不符。另外,使用私藏作廢的舊郵戳加蓋郵品。

(2)、私刻郵戳,加蓋偽郵品。

(3)、用黑色墨水手工描畫假郵戳。

2、假實寄封:一般有以下幾種作偽手段:

(1)用真票(新票)在信封上加蓋真郵戳。此法能大量變造贗品。

(2)使用假票,在信封上加蓋真郵戳,多以偽造近期實寄封為多。

(3)將信銷真票貼到信封上,在封上補畫其餘的郵戳。這樣,票上部分是真的,封上部分是假的。

(4)將一般實寄封上的郵票揭下,換貼上郵戳位置適當的信銷票,變造成實寄封“珍貴品”。

第五類:次品變上品,修補拼接各顯神通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修補品是由有缺陷的郵票(如破損、缺齒、揭薄)經加工、修補後得到的較好品相的郵票,是一種偽品。一些中品相郵票,經修補技術高的人修補後,也能變為上品相郵票。修補的目的無非是以次充好,坑騙集郵者。

常見造假手段:

1、修補齒孔:把郵票某一邊的平尺或缺齒重新打孔,修成正常齒孔,這樣當然會比原郵票狹些;對缺齒、圓角的郵票補齒,如粘一小片紙。

2、修補紙張:把揭薄郵票用紙漿填補,成為紙張薄厚均勻的郵票;對有小摺痕郵票燙平或壓平,使之平整如新。

3、修補背膠:把粘損、泛黃或受潮的背膠清洗後重新刷膠。

4、修補裂口:把有小撕裂的郵票用特殊膠水粘合。

5、清除黃斑:把因受潮或保管不當造成紙質泛黃或有鏽斑的郵票用某種液體清洗。

6、拼接郵票:把上下或左右兩個半枚(殘缺)郵票,對口拼接粘合成“完整”的郵票(“普5”20萬常有拼接票)。

7、描畫票面:把票面擦傷或局部退色(變色)的郵票用顏料描畫補缺。

第六類:憑空臆造,從頭到尾都是假的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臆造票,憑空製造出來的假郵票,這種郵票不可能是郵政部門發行過的,只是一種印刷臆造品是一種純屬虛構的郵票狀紙,並無模仿對象。細分可有臆造票、臆造戳、臆造齒和臆造加蓋等。因為事實上無真品存在,臆造“郵票”的目的不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多數臆造者是為低價傾銷以謀其利。對臆造票的鑑別並不太難,一般不見之於正式郵票目錄上的都可疑其身份,宜慎重核實。在參展郵集中臆造票不允許出現。

常見造假手段:

1、假郵資封片:國內見到的郵資封片贗品,一般是照相製版用現代化印刷機械大量印刷出來的,圖案上很難找出破綻,須從刷色、印刷質量及紙質等方面辨別。此類印刷的封片數量都比較大。

2、臆造郵票:完全由偽造者隨意製造出來的“郵票”,由於有不同的背景,情況很複雜,較難斷定。

有下例幾種:

(1)國際郵商濫印的各種郵票。

(2)不法分子或團伙臆造的各種郵票。

(3)藝術愛好者繪製的各種郵品。

通過此文盤點,希望各位新玩家應該已經瞭解到了目前常見的郵票造假手段。如果想要不被騙子矇騙,除了不斷了解什麼是偽品,逐步掌握辨偽的方法外,還需要不斷熟悉郵票與封片本身。只有對真品熟悉了,感受到了,才能對假的東西一眼識破。作為郵票愛好者,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多看、多摸真品多請教前輩、多查郵票目錄,也可以多跑郵市。當然,向信得過的郵商購買也可以購買減少偽票的可能性。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奇葩||  假比真貴:實寄封造假手段、現狀!

不知道您持何種態度,

不妨在評論區多多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