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晚上,我正在猶豫,要不要給同事發信息,和她確認一個問題。因為,已經半夜11點了。結果,她先打電話過來了,用幾近崩潰的聲音說:“我明天可能要晚一會到公司了,孩子到現在都沒睡……”而在電話裡,我還聽到了孩子的哭聲。

同事曾經和我聊過孩子的睡覺問題,說是晚上孩子明明已經困得哈欠不斷,幾乎睜不開眼睛了,還是不願意睡,非要讓她陪著玩。

而她呢,如果心情好或者沒有其他急事,倒也能陪著孩子一起折騰。可今天,她把一部分工作帶回了家,而孩子好像故意和她對著幹似的,不管怎麼哄,就是不睡覺。她急得不行,最終還是和孩子發火了。

“唉,發完火我就後悔了,我去哄哄他。”掛電話前,同事說了這樣一句話。

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又衝孩子發火了?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告訴我,自從自己當了爸媽,好像脾氣就變差了,動不動就發火,可是過後呢,又對孩子充滿了內疚,暗暗發誓下次絕對不會這樣了。然而,一旦有了下次,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繼續衝這孩子發洩,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其實,發火是正常的,並不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從我們的老祖宗開始,發火就是我們面對威脅和不公時,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

問題在於,經常發火不僅對我們自己的身體有傷害,還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負面影響,同時又會影響和諧的家庭關係。我想,所有爸媽都希望自己少發火,這就需要我們好好練習一下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

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做了爸媽脾氣差?情緒調節很重要!

表妹脾氣急,一點就著,尤其是有了小寶以後,脾氣更是暴躁。這也難怪,兩個孩子都是她自己帶,而她還要上班、做家務,壓力自然很大,也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

表妹自己也知道,總是對孩子發脾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她後來也努力讓自己不發火,儘可能地“忍”,不論兩個孩子有多調皮,她都壓抑自己的情緒,不當著孩子的面表露出來。

前天我去她家拿東西,看到兩個孩子正在打架。而她呢,就站在一旁看,橫眉怒目,雙手攥得緊緊的,情緒馬上就要大爆發。

我立刻說:“你去幫我拿東西,冷靜一下再出來,這兩個孩子,我來看著。”我一邊說,一邊把表妹往臥室推。

事後,我和表妹說:“孩子淘氣,你忍著不發火,表面上看,對孩子好像沒影響,可是時間長了,他們也能察覺出來。而且,你自己也有可能突然大爆發,造成更大的殺傷力。”

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有了怒火忍住,會引發更大的情緒火山。

當感覺自己有情緒時,最好的方法不是忍,而是要學習和情緒對話。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感覺這麼不舒服呢 ?”如果能發現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

比如,表妹因為兩個孩子馬上要情緒失控時,我立刻把她推進了臥室,其實就是在幫助她遠離讓她感覺到不舒服的因素,讓她換個環境,冷靜一下。等到情緒得到控制後,再讓她和孩子們進行溝通。

當你感覺自己的怒火在“蹭蹭”上升時,可以給自己一些冷靜時間。不管是告訴孩子“我很生氣,我們一會再說”,還是告訴家人“看一下孩子,我去冷靜一下”,都可以幫助自己將情緒腦切換為理智腦。

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情緒是失控前,拒絕打擾,冷靜一下。

晚上,在同事告訴我,因為孩子遲遲不睡覺惹得她很生氣時,我在心裡想:“她生氣真的是因為孩子不睡覺嗎?恐怕是因為她自己很疲憊、焦慮,又誤以為孩子故意找事引起的吧。”

如果仔細回想一下發火過程,我們可能會發現,發火時的我們,要麼身體或精神狀態不太好,比如生病、疲憊、不安、焦慮等,要麼對孩子的行為認知片面,誤以為孩子是“故意”的,加快了心中怒火的燃燒。

要改變這一點,需要我們對自己的身心狀態進行調整,同時多思考、學習,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避免誤解了孩子。

比如,在敏感期的概念還不像現在這麼廣為人知時,面對孩子的一些執拗行為,有多少爸媽以為是孩子故意跟自己作對,並一次次向孩子發火的?而當了解了育兒知識,看待孩子行為的角度發生了變化,怒氣也就不那麼容易產生了。

換句話說,使我們生氣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解讀。當我們進行了正確的解讀時,發火的次數也會減少。

又衝孩子發火了?忍不住就不忍,但是要知道這兩點!

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減少發火。

孩子是我們最可愛的寶貝,我們對他怎麼愛都愛不夠,怎麼忍心衝他發火呢?好好調整自己的情緒,對孩子行為進行正確的解讀,與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