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1961年10月30日,蘇聯西北部寒冷的新地島上空,一聲響徹世界的爆炸過後,一個巨大的火球席捲地面,伴隨著刺眼的閃光,一座40公里寬,64公里高的蘑菇雲騰空而起,方圓數百公里的房屋被全部被摧毀,衝擊波殃及到千里之外的芬蘭,許多玻璃都被震碎。爆炸將歐亞大陸整體漂移了9毫米,產生的強烈電磁波使全球無線電通訊中斷了一小時。這次爆炸的罪魁禍首就是大名鼎鼎的“沙皇炸彈”,它的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3868倍,超過二戰所有炸彈爆炸的總和,實在令人髮指。“沙皇炸彈”爆炸後,前蘇聯態度強硬地表示:“我們還有更厲害的氫彈,但我們不想震碎自家的玻璃……”這枚氫彈再次將原子能的威力赤裸裸地展現在世界面前。

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6年後,也就是1967年6月17日,中國在羅布泊成功試爆了第一顆氫彈,舉世震驚。消息傳到法國,戴高樂總統大發雷霆,質問法國官員:為什麼中國這麼快就能搞出氫彈,而法國卻遲遲搞不出來?這個問題,不僅戴高樂不明白,其他國家也搞不明白。

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顆氫彈的研發時間,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蘇聯用了六年零三個月,而中國僅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輝煌的成績背後,是無數人的心血甚至是生命!

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在美蘇兩國相繼成功爆炸氫彈時,我國並沒掌握氫彈的知識。但是在早期研製原子彈時,我國就已經開始積累研製氫彈的相關技術。但是,要把基本理論變成現實,中間相差千山萬水!在研製氫彈期間,也是中國最艱難的時刻,科學家們的待遇急轉直下,餓著肚子工作成了家常便飯。這些科學家們後來回憶,當時每人每天只有一斤二兩的食物,一天三頓飯全是一個饅頭加上一碗菜湯。加上天氣嚴寒,有時候還沒來得及吃完,菜就已經凍上了。李覺將軍為了保證專家們的營養,親自組織人馬種菜種土豆,打獵捕魚,艱苦的條件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體驗的。就是在這種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于敏率領著科學家團隊硬生生地把氫彈搞了出來!1967年6月17日,當羅布泊上方的升起一顆“人造太陽”之後,全世界都安靜了!

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中國第一顆氫彈設計當量為100萬噸,實際當量卻達到了330萬噸。在沒有任何幫助下,中國別出心裁,獨創出世界唯一的“于敏氫彈構型”,大大降低了氫彈的維護成本,同時大幅縮短了中國研製氫彈的時間,讓世界刮目相看!

中國為何只花兩年半就造出氫彈?世界最大謎團揭開,後人無法想象

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使我國徹底擺脫了西方的核威懾,我國重申:“中國進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試驗,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在核武的保護傘下,中國多了一根“定海神針”,增添了在國際舞臺上談判籌碼,徹底挺直了腰桿。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在這背後離不開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更離不開為此獻出生命的勞動者!

文編:奔跑的羊糞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