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一個演員的網絡言論能驚動”紫光閣“,”共青團中央“,”中國反邪教“等官方帳號,的確是要大火的節奏。很快央視新聞網,環球網,觀察者網等媒體也都發表了看法,《環球時報》主編還兩度發博批評和規勸。

從網絡反映來看,絕對是一邊倒的強烈批判,這位叫趙立新的演員到底說了什麼麼激起了大家的怒火?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3月31日,@演員趙立新 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問,“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並在網友“得不到就毀滅”的評論下回復,“那紫禁城呢,是忘了還是沒帶打火石?”

如此沉重的歷史傷痕,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字裡行間透著輕佻和調侃,相當令人反感。

接著在4月2日,他又發一條,同樣是疑問加反問?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這條微博讓他徹底”火了“,知名度一下子大幅提升,以前熱搜上從未見過”趙立新“這個名字。

問題仍跟”八國聯軍“那條一樣,他以一個局外人故作輕鬆的高深探討姿態來跟網友”討論“那段慘痛歷史。

在網友紛紛質疑和批評的情況下,趙先生又以分享一篇 《為什麼日本不敢用火燒故宮?原來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網文作為回答。

網文大意是說:南京城因為抵抗,讓日軍變得暴躁,不燒故宮是因為北平戰事順利,兵不血刃,自然不會有什麼報復心理。

4月2日下午,”紫光閣“,”共青團中央“,”中國反邪教“介入了此事。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官方機構給他的名字打了碼,因為對事不對人,把故宮南遷的往事告訴大家,不是侵略者有多麼仁慈,而是中國的文物守護者在歷盡艱辛保護這些文物。

4月3日凌晨00:02分,趙立新發文公開致歉,表示自責和悔恨,強調作為一名炎黃子孫為祖國強大引以為豪,骨子裡流著中國人的血,絕不會為暴徒洗地……

之後還轉發了”中國反邪教“和”紫光閣“批評他的微博,以示要用行動反省。

輿論風暴遠未如他所願般平息,這位”娛樂圈知識分子“”老戲骨藝術人生“”海歸高端人才“的人設也徹底崩塌了。

官方注重說事,這裡不妨說說”人“。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趙立新,1968年生於鄭州,在潮起潮落,紛雜繁蕪的娛樂圈中並不顯眼,古裝劇,年代劇,言情劇,抗日劇都出演過。

雖然在這圈子裡打滾,但他對這個圈子的評價是: “做人不真誠、不讀書沒文化、虛頭巴腦互相追捧、愛站隊拉集團……”還稱是 娛樂圈(juàn)(2018年11月 綜藝節目《奇遇人生》)。

這格調一下子就上來了,雖然他也在忙著接綜藝,但頗有”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蓮花模樣。

其實,”高處不勝寒“的他雖然參演了不少演視劇,令其成名的卻是一檔以配音為主的綜藝節目。

很多網友有種錯覺,以為他屬於大器晚成,先苦後甜,默默耕耘的藝人,實際上在他33歲前,跟中國影視劇並沒有什麼關係。

他本來應當是中國影視劇的一份子,1986年他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當時剛好有個三系混合的實驗班(與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合作),1988年他被選中,公派到莫斯科留學,系領導,老師,同學將近兩百來人歡送他到月臺,希望他早日學成歸國。

1988年的公派留學生,那時中國也不富裕,按現在的說法叫”納稅人的錢“送他去學習,這樣,他既是中戲畢業生,又在蘇聯國立電影學院結業,不過,他在莫斯科呆到了1995年,拿了碩士學位,就去了瑞典。

歸化瑞典後,他與俄籍前妻(大提琴手)婚姻並不幸福,最終破裂,1998年認識在哥德堡留學的現任妻子,2006年兩人在瑞典按天主教儀式完婚。

八卦瑣事就不多說了,媒體捧他的時候,總是把他在瑞典國家劇院的工作經歷暗示得神乎其神,1995年他考入劇院時,得到了一份五年工作合同。

但一張中國臉能演什麼角色?像西班牙名劇《塞萊斯蒂娜》排演時,他連角色都排不上,導演硬是加上了一個”魔鬼“角色才解決這事。

之後,他在劇院主要工作就是”送戲下鄉“,這是國家劇院的政治任務,瑞典地圖上找得到的村落要去,找不到的也要去,一站接一站,有點像吉普賽人,風雪無阻,月工資加到7000克朗(約五千多人民幣),在90年代,比一般中國人收入算是高多了。

2000年女友畢業,他也一起回國尋找工作機會,通過女友牽線搭橋,2001年3日,他接受”邀請“回到母校--中央戲劇學院擔任被客座講師,通過講學建立了一些影視圈人脈,像在《走向共和》中給他安排一個角色的導演張黎就是在這時認識的,於是他就有了一些機會接戲。

2004年決定在國內發展(瑞典那邊停薪留職)主攻話劇市場。

2005年成立”趙立新話劇工作室“,主要是將西方經典劇目通過中國人扮演搬上舞臺,這一年又恰逢“2005—斯特林堡在中國”系列活動,趙立新以瑞典國家劇院新銳導演身份排演斯特林堡的話劇《父親》並出演主角上尉。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由於是走高雅,高端,高大上外國話劇路線,媒體給予了大力肯定,但這背後是外交需要,他卻以為這種模式有多受歡迎。

2006年再排他投資並編導的話劇《我的秘密生活》,結果票房仆街,賠得很慘,之後,張黎連續安排他出演《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和 《中國往事》,算是緩過了勁。

2010年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飾演紅色特工李俠,贏得了觀眾好感,並從此正式進入中國影視行業……

中國經濟不斷髮展,影視業的繁榮,粉絲群體的擴大,趙立新都是受益者。他卻不懂得知恩圖報,銀幕上下完全兩個人,社交媒體上非要裝出一副”社會批判者“”歷史反思者“的樣子,又總是說不到點上,撿來撿去都是些以前”網絡恨國者“的剩渣殘料。

中國人很寬容,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責難過他,包括他刻意迴避的瑞典國籍也沒提及,媒體還誇他是”國寶級演員“,”知識分子演員“,彷彿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開過光。

在很多人印象中他就是中國演員,正是這個被他曾經放棄的國家讓他名利雙收。

作為瑞典公民,如果他在網絡平臺公開發問:納粹德軍佔領巴黎,為什麼沒有燒掉盧孚宮?凡爾賽宮?這符合侵略者本性嗎?恐怕他面臨的不僅僅是譴責。

裝13也就罷了,還非得作死。道歉,也許是公司壓力,也許是真心悔過,這不重要,演藝圈也不差他一個。

瑞典籍演員趙立新怎麼突然”火“了?

從80年代的留學到回國演戲,趙立新身上始終不變的是:

精緻利己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