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如何享受科技成果,又規避相應的副作用,這是為人父母的嶄新課題,長點心吧。


最近遭遇兩個孩子以及家長,都與手機有關。

A,12歲男孩。週末到常去的足療店放鬆。店主是個很健談的36歲少婦。我問“兒子呢?”她有一個12歲兒子,在老家山東某地級市著名的私立學校讀小學。“去浴池洗澡了。”不大一會,一個半大小子進來了,跟他媽打了個招呼後立即坐在桌前寫起作業。在我倆壓低了的談話聲中,旁若無人刷刷寫著。約莫一個小時後,男孩說:“媽媽,作業寫完了。”他媽說:“我給你買了幾本課外書,去看吧。”兒子欣悅應了一聲,跑到後面的休息室去了。

我問,不怕他偷著玩手機嗎?他媽笑著說:“俺家孩子不玩手機,我管得嚴,他不敢。再說學校裡也查得厲害。”

我立刻對這個母親肅然起敬。

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B,7歲女孩。回老家祭祖,好友聚會。其中一個親戚帶來個7.8歲女孩,胖胖的身體,厚厚的眼鏡片,與稚氣的臉龐十分不搭。吃了一會,大概是大人們觥籌交錯的嘈雜讓女孩感到了無聊,開始哼唧,各種作。她媽熟練地把自己的手機給她,讓她一邊自己玩去,女孩立刻精神頭十足,跑到一邊去了。

這招挺管用,耳邊立刻清淨了。

可是,想過這樣做的後果了嗎?

手機對孩子有傷害,地球人都知道。

有人說,對眼睛不好吧?一個鄰居大媽說,跟不上孫子的腳步,就用電視手機拴住他,大不了將來配眼鏡唄;

有人說,迷上手機影響學習,我家孩子寫一會作業就忍不住玩手機,管也管不住。

多數人大概都知道這些,所以才有了那些漫不經心的心大家長,才有了手機保姆。

可是,手機的危害真的是怎麼說都不過分,尤其對於年幼的孩子。

不久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佈了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位心理學家從全國各地中下層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分成兩組:50名接觸不到手機,50名對手機痴迷。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選擇在家裡幫工。

50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兩位考上大學。

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痴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危害一,破壞神經系統。英國華威大學傑勒德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的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引發記憶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系列問題。

危害二,嚴重傷害視力,豈止是近視的問題,時間久了會導致失明;

危害三,傷害身體。導致孩子頸椎變形,手指變形。被手機吸引宅在家裡,導致缺乏運動,影響孩子生長髮育,影響孩子社會性發展,甚至患上抑鬱症;

危害四,厭倦學習。習慣了手機的新鮮愉悅,強烈刺激和成就感,相對枯燥,緩慢,單調的課業,就會失去吸引力,孩子學習積極性會下降甚至消失。

危害五,破壞專注力。手機裡豐富多彩的信息,一點就切換來的鏈接,讓孩子樂此不疲,一晚上能接受成百上千個信息。這些浮光掠影的東西,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學習起來再也坐不住,靜不下。

危害六,手機內容太過複雜,難免誨淫誨盜,讓孩子早早失去天真純潔。

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想成就一個孩子,請限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機;

想毀掉一個孩子,請給他買最新款智能手機。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臺後提議制定了一項很好的舉措:

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這個決策真是太英明瞭,對孩子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必須從源頭抓起。

建議一,3歲前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我親戚家孩子六歲了,除了與奶奶姥姥視頻,根本就對手機無感。因為,親戚夫婦每天都陪孩子各種各樣遊戲,大塊時間就帶孩子到外面遠足,孩子的精力被有趣的事情佔得滿滿的,哪有時間搭理手機?

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建議二,6歲前不讓孩子玩手機遊戲。這個年齡段,可以適當接觸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在裡面查找生活信息,學一些新知識。但一定要把遊戲卸載。否則,上了癮再矯正可就難了。

建議三,12歲前說清道理制定規則。此時的孩子已經進入叛逆期,對手機的使用也進入了新階段。購物刷卡,與朋友交往,拍照,視頻,並開始涉獵社交網站。此時,一定要保持與孩子的良好溝通。既接納包容孩子的一些正常行為,又跟孩子約法三章,以不影響健康,不影響學習,不違反校規為前提,有節制使用手機。即使孩子偶爾過度沉迷手機,也不要急著打壓,不但毫無作用,而且破壞了親子關係。

建議四,將電子產品定位成學習生活工作助手。我家寶寶時常拿起手機,嗚哩哇啦一通講,還常跟奶奶通話視頻。我知道,這是在模仿大人呢。此時孩子對手機的最初印象是通訊工具。我們可以在上面查資料,傳材料,孩子會將手機認定成學習工具。但是,假如孩子滿眼看到的是家長刷朋友圈和某山視頻,孩子必定會將手機定位成玩具。

手機成為人的“五官+1”的時代,如何管住孩子不被手機毀掉?

建議五,家長的榜樣作用太重要了。當我在飯店,地鐵候車室,看到那些埋頭刷手機的年輕人時,常常忍不住想,此時他的孩子看到這一幕,會如何反應呢?請家長放下手機,在有限的家庭時間內,將做家務,讀書,聊天,鍛鍊等健康形象展示給孩子,不但對孩子眼前有示範作用,對孩子成人後的生活習慣也有著無形的榜樣作用。

時代不同了,科技帶給我們便捷和幫助,也帶來了新的麻煩。如何享受科技成果,又規避相應的副作用,如何享受科技成果,又規避相應的副作用,這是為人父母的嶄新課題。

長點心吧!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