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企業的招聘信息寫的是月薪4000-6000元,在電話裡詢問卻變成了每月2600元的底薪呢?

MaoMao


其實你如果求職經驗比較豐富,應該會知道此類套路非常常見。

誠然,職場的套路其實非常多,但這個卻是很多人進入職場最早碰到的一個坑。一般企業在招聘上面許諾薪資待遇在XXXX-XXXX區間內,你看了覺得那個最高點挺符合自己的期望,就算最高點的工資拿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資總能拿到吧?!然而很多情況下卻是等你去了之後才發現,你能拿到的工資一般都是最低點的工資,很多甚至連許諾的薪酬區間的最低點工資都拿不到,是不是很讓人大跌眼鏡?

很多企業都會玩這樣的套路,特別是一些小企業!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很多小企業實力並不行,高工資是開不起的,然而現在求職者對薪資水平的期望值普遍大於企業提供的薪資水準的,這該怎麼辦?

按照實際情況來填寫工資待遇,很多人可能連看都懶得看,直接PASS,就算一些願意打電話或者投遞簡歷的,能力一般也不強。於是很多公司就喜歡打個虛假廣告,先將待遇開個空頭支票,把更多的人,或者有能力的人吸引過來,既然人來了,總歸會有機會招到幾個,總比沒人來,一個都招不到強。

其實這就是企業方和求職方在人才市場一個互相博弈的過程,很多實力不足的求職者會在簡歷上作假美化自己,而一些小企業為了生存發展,也喜歡在招聘啟事上弄虛作假美化自己。不管如何,作為求職者,應該熟悉這些職場裡的套路,投遞簡歷的時候儘量選一些工資許諾比較實誠的企業,並且在入職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企業的薪資待遇,避免浪費自己的時間。


EXCEL乾貨君


我做企業高管近10年,招人也招了近10年,接下來,我以站在公司的角色來回答你這個問題,解答你的迷茫並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作為企業,想招到合適的人真的不容易,一般的企業只能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所以公司人力資源部,肩負著既要降低前期人員流失的成本,又要實現大量招人,從中為公司選到合適人才的雙重目的。


所以很多公司採取把工資標高一點,這樣才能更多吸引到人來面試,而實際沒那麼高,也是為了降低前期人員流失的成本。

關於這一塊,我的經驗是,一般銷售類崗位工資標的都比較高,因把提成都算進去了。


而非銷售類崗位,標的工資和實際的不會差距太大,如果差距太大,你也不用面試了,這種不靠譜的公司也活不長久。


相比去計較開始到底給多少底薪這件事,我想給你更長遠的建議,因為這關乎到你未來整個職場的發展,我羅列了三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你:


建議一、如果想賺錢,不要選擇沒有壓力和挑戰的工作。

太舒適的工作都賺不到錢,比如前臺、文員、行政等等,想以後賺錢,就要往銷售和技術方向靠攏,因為銷售可以讓你的人脈網越來越大,而技術是讓你的水平越來越高,所以這兩個方向只要你努力,就會隨著時間而升值,而其他崗位不會!


建議二、行業很重要,選行業大於選公司。

不同行業平均收入差距很大,我前幾年所在的公司(金融業)月薪拿1萬的都感覺自己不好意思說,而有的行業,感覺能拿8000就高的不得了,所以底薪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行業有沒有前景。


我2012年剛入職時底薪2000元,1年後漲到了14000元,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行業選對了。


建議三、找工作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未來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只有給自己做了規劃的人生才不會被別人規劃,你要知道自己通過這家公司要獲得什麼,要學習到什麼,好為以後自己的發展鋪路做準備,不要學大部分人,什麼都沒想清楚就幹了,最後越幹越迷茫。



以上三點建議,是我親自經歷並深深體會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風口研究院


我剛才瀏覽了一下大部分答案,有部分人說到最真實的原因了但是沒有人太注意。我來系統闡述一下吧。

現在企業(相對正規,不是騙子)對外招聘所標註的薪資範圍,不是單純的基本工資,而且一個綜合工資,包含了所有費用(不算成本),如加班費等等,可能達到的一個工資,也是一個範圍,因為有人達不到。否則就不會是一個範圍,而直接就是一個直接的工資。這一點在加班多的企業的人應該深有體會。

其次,如果真是4000-6000的企業,也是不一樣的,對應的加班也一定不多,因為多了根本就承擔不起。

第三,體中所講4000-6000,我個人理解應該屬於一線崗位。如果是管理崗或者再高一點,應該也不是這個水平數。

第四,即便是管理崗,工資也不會是一個數,也應該有不同的部分組成。

目前很難再遇到一個公司,說我給你6000的工資,然後再額外給你什麼,比如社保公積金不扣你,公司幫你全交,不大可能。當然也有這樣的公司。

回到正題,這個工資,也就是一種宣傳策略,公司有人拿得到這個工資而已(或者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達得到),而不是基本工資。市場也不可能有這麼輕鬆的活。再說一句,也是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回報。

看有人說銷售員月薪過萬,結果應聘時底薪只有2600。我要講幾個例子,1、你是老闆,你會招個銷售員(普通的銷售員),直接給他1萬,然後提成另外算麼,不大可能。2、那麼這個業務員只拿2600,加提成後能拿到1萬麼?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能實現的在少數。3、我有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後完全可以考公務員,結果沒有,如應聘做了信誠人壽的業務員,畢業到過年5個月,業務提成大概是10萬。但是同期乃至比他早一兩年的人,都做不到月均2萬的提成。說明做的到,但是有難度。4、另外一個例子,是小罐茶、8848手機的創始人,他當初做業務是的能力。

不多說了。估計沒啥幫助。因為懂這個,需要懂工資結構,而實際上很多人不懂。


楓紙1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之前在公司幹過,要求幫忙招人,我們就在網上發佈信息,剛開始不怎麼會發布,發現瀏覽量太少,根本沒什麼人聯繫,然後人事看到以後就說你是不是傻,要把待遇寫高點,然後電話裡不要談薪資,先約過來,我們都把信息改完之後發現電話果然多了,來面試的人都不少(有點類似於商場的人流量,先把人弄過來,才有成交量)。然後我們就一直這麼發佈

在後來到某招聘網站工作過,發現基本都是這麼做的,如果你的招聘待遇平平,訪問量就很少,就別談什麼招人了!存在即是合理。希望找工作的時候擦亮眼睛。



觸碰心靈的話2019


設置底薪其實說白就是企業為了減少如社保等帶來的成本和控制員工的時間及效率。對企業來說是力大於弊,對員工來說這就是現實要接受壓榨。

現在企業成本人工其實佔不了大頭,經營成本的上漲主要是物流,稅收,設備及固定資產,水電土地資源消耗,地方攤派任務,技術更新。這些成本都是跟政府打交道的基本上佔不到便宜,所以只能拿員工說事。因為政府有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只要大於和等於就不算違法。但是現在物價高,工資少了基本不好招人,所以就區分開,能省點是點。

現在企業也不好做,要想活只能省。員工就成了搜刮對象,因為別的地方省不出來啊!

現在招聘工資4000-6000這樣的企業基本上是取中偏下,基本在4500-5000左右。

僅代表自己的看法。



AbnerNo1


同樣是打工者的我,經常也會看到這樣的招聘,但其實這裡面的水份太多,打個比方吧,比如說你應聘銷售,那麼他給你的底薪是2600,然後再根據你的能力和業績的提成再加上你的底薪2600,可能還有什麼七七八八的補助,比如電話費,租房補助這些,加起來算勤快點,怎麼都不至6000吧,其實這裡面也有一些提升空間,我個人認為,老闆也不願意給你4千,給你6千,讓你什麼事都不做,一直拿這份死工資吧。4千到6千這只是一個範疇,得看你的能力和業績說話。


守護187306613


大部分工資都有績效工資,就是有一部分底薪,另外一部分是浮動工資。

以5000為例底薪可能大概在3000左右的樣子,各種kpi考核佔另外一部分,企業的目的主要是用於更高的通過薪酬來管理員工,當然你也可以理解企業不會全額髮放員工。

越是低層職工考核的越低,浮動工資和保底工資大概在1:9。 中層大概在3:7。高層大概在5:5。 企業不一樣發放比例也不一樣。


小八的故事HACHIKO


現在各種各樣的招聘網站可以說非常的多了,很多都是打著高薪招聘的廣告吸引求職者,實際上你去面試談薪資的時候離期望值特別的低,比如招聘信息寫的4000-8000,實際的薪資可能就是4000,所以大家不要抱太高的期望,這個間隔較大的也不建議選擇。


還有就是很多去面試了好幾家,來回的折騰,發現企業的要求也達不到自己理想的企業。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問好公司的性質、規模。人員、經營及薪資待遇。把你能想到的都問一遍,至少不會白跑路,當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跑過去,花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發現高傲的HR只是問你簡短的問題,5分鐘就把你打發走了,這樣浪費了我們的時間,也是無效的面試。


對於求職者,多瞭解,去靠譜的求職網站找工作會更好一些。把自己的要求和求職的意向寫清楚。高效面試。


碼農視界


其實這些都是行業招聘一個人人皆知的秘密。有些公司沒有標出大大高於行業平均薪資的工資,誰會去面試?!這些虛高的工資常常出現在銷售、客服、健身教練、物流司機、快遞員等等職業招聘上面。


網上一搜更是一大把。



實際情況會是怎麼樣?


大多數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默認是稅前工資。這樣的話,你拿到手的工資就要扣掉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有些公司面試時候所說的餐補、房補、話費補貼、交通補貼、加班補助等等福利,統統都算到你的工資裡面。有時候工作沒達標,還會扣掉這些福利!


而事實上,很多時候,你累死累活也賺不到上面所說的最低工資!更氣人的是,很可能你到手的工資還要被倒扣!上班遲到,扣錢!沒完成績效,扣錢!公司PK,團隊輸了,扣錢!


而一些公司所說的,“平均入職一年月薪輕鬆上萬”更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事實是的確有人入職一年月薪過萬,但是那個人不是你!


如果你看到的是,“急聘!急聘!學歷不限,無需經驗,自帶培訓,月薪過萬,免費住宿”等。而且也半字不提要做什麼工作,對應聘者沒什麼硬性要求。這時候,請注意了,絕對是忽悠人!!!

》》》吾道(http://www.woodo.cn),中國領先的PPT在線製作工具,你的職場好夥伴。



吾道幻燈片


職場很殘酷,招聘套路深,且行且注意。

隨著人力市場招工日益困難,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摧殘各位HR大神。為了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及時能補充到人,可謂三十六計,各展神通,招聘信息虛誇工資水平也算司空見慣的一種方式。

通常我們找工作時,往往會先關注工資的高低,然後會看企業的情況或地點,這種求職心理對於HR大神們來說再熟悉不過。因為很多時候,HR大神們發現招聘簡章上按實際書寫工資水平,反而招不到,有時候連個面試的人都沒有。於是大神們開始玩起了套路,一般會在招聘信息寫上綜合工資,然後真正到了企業,才發現所謂的綜合工資包括各種結構,例如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等等,果然被套路套進去啦。

更有甚者,企業在招聘銷售人員時,不乏看到很多寫著年薪5-20萬或月薪3000-2萬,然後在寫上一句話,平能力獲得高收入,這絕對的是套路、招聘套路,這種套路多會針對應屆生,可謂屢見奇效。事實上這所謂的薪酬只是噓頭,是想通過高薪滿足求職者的心理期望,可謂說真不真,說假不假,因為確實有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達到高薪,但畢竟是少數,而有些人在經驗不成熟的情況,只有拿著3000塊錢的底薪。

綜上所述,企業招人套路深,究其因全在於人力市場結構的變化,人才難求。但作為求職者在找工作時也要擦亮眼睛,避免羊入虎口,”失身失財“。

奮鬥的小強2018專注職場疑惑解答,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