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車長時間高速的承受能力比自吸差要多休息,這種觀點正確嗎?



通俗的說,渦輪增壓的汽車高速行駛的承受能力在理論上一定是會比自然吸氣發動機要差的。


原因很簡單,目前絕大多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缸體都採用了和自然吸氣一樣的鑄造鋁合金材質。也就是說,它們兩者的抗壓能力其實是一致的,至少在材質上是一致的。(不排除有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每缸之間的間距會更大,抗衝擊性會更強)


但同時,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燃燒室壓力卻要大得多,也就是單位立方厘米的壓力要大的的多。其實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要比同等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大的多。


當然,這些都僅僅是理論層面。


換句話說,日常使用,只要發動機保養到位,其實是不用顧慮太多的。


但有一點,如果在非常炎熱的夏季跑高速,發動機轉速高,同時散熱效率降低,建議可以每200-300公里休息一次。其方法是,慢速行駛進服務區,怠速大約3分鐘左右,同時打開發動機蓋,進行充分散熱。隨後休息15分鐘, 再繼續趕路。這樣的話,對於渦輪中冷器、發動機水溫和油溫的溫度控制都是有好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