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內外,打造“行走中的課堂”——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

融合內外,打造“行走中的課堂”——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行求知,體驗中學”,學生僅有課堂學習是不夠的,更要引導他們走向大自然、大社會、大世界,讓他們去經歷與體驗,實現知識與生活的鏈接,尤其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更需要學生用身體和心靈去體悟。

全國生態好教育聯盟——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立足學校傳統文化體驗教育辦學特色,依託全市的文化遺產、自然資源和紅色教育資源,開設了《行走中的課堂》傳統文化研學體驗課程,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

融合內外,打造“行走中的課堂”——青島重慶路第三小學

課題研究為載體,構建 “三融三有”研學新模式

研學絕非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必須要有課題研究作為載體,實現跨學科跨年級的整合,讓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山河,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革命光榮歷史,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做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重慶路第三小學《行走中的課堂》研學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以多元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構建了“三融三有”研學新模式,將研學活動主題和教育目標與學校傳統文化特色相融合,研學課程目標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融合,研學內容促進書本與大自然相融合,堅持讓學生“研學前有備無患、研學中有的放矢、研學後有感而發”。研學前要“有備無患”,結合學校實際做好“研、學、行”三合一實效評估,做好活動的方案實施,制定研學守則,明確研學路線、查找相關資料,切實做到有備而來。研學時要“有的放矢”,學生要根據提前確定的課題,有重點地觀察、學習,讓所有學生各取所需,研有所獲,學有所得。研學後要“有感而發”,研學不能止於過程,經歷了就結束,更要注重歸來後的“有感而發”。學生要按照層次和研究課題,做好研學記錄和個人反思,以及交流推廣,形成獨特穩固高效的學校研學旅行文化。每週一升旗儀式上,安排一個班進行研學成果展示,學生們把所見所聞,用相聲、小品、快板、朗誦等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每班一個研學主題,一學期孩子們就能瞭解十幾個研學項目,真正實現了“1+1>1”的效果。

《行走中的課堂》分為“尋根中華文化”、“博物館裡知天下”、“觸摸大自然的脈搏”三大板塊。讓學生們在參與和體驗中,慢慢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與學習當中,從而帶動家長、教師,形成重視與學習傳統文化、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風尚。

三大板塊齊助力,形成獨特的研學旅行文化

“尋根中華文化”這一板塊,融合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悟。重慶路第三小學將這一主題分為非遺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內容,並針對不同內容,規劃不同的研學旅行路線與目的地。比如,組織學生到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傾聽青島民俗歷史;走進青島非物質遺產園,通過讓學生親自燒製個人專屬的景德鎮瓷器杯子、畫年畫、捏麵塑等方式,讓他們體驗非遺文化;前往革命烈士陵園、海防邊防船、中共青島支部地方舊址、炮臺山遺址、康有為故居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博物館裡知天下”這一板塊,學校將課堂搬進了博物館,根據不同文化場館的不同特點與文化背景,融合了對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比如,在青島紡織博物館,學生們瞭解了青島紡織業的發展歷程,感受到“上青天”時代的榮耀,知道了青島紡織服裝擁有177個市級品牌,其中有金字招牌“郝建秀小組”,併為青島百年紡織發展而驕傲…… 學校還充分利用和借鑑《研學旅行——小手拉大手 走進博物館學習地圖冊》,與學生共同制定研學旅行路線圖,並讓學生在《地圖冊》“我的足跡”中,通過文字、圖畫、照片及導圖等多種形式,記錄觀摩的經歷、感悟及體會。

青島市博物館、駱駝祥子博物館、道路交通博物館、啤酒博物館、郵電博物館等地都留下了重慶三小學子們的身影,學校也通過以基地為依託的實踐中的資源整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萬物生長的春季,學校帶領學生走進“光伏農莊”,在秋季,則組織學生擼起衣袖、挽起褲管去田野裡,體驗農民收穫的喜悅,讓這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們瞭解農作物的生長,體驗耕作的辛勞……每年春秋兩季學校都舉辦“親近自然”活動,這也是該校的“觸摸大自然的脈搏”主題活動板塊,該板塊融合了生命教育的價值體驗,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情感。

文章摘自:《青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