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無論多大年齡,我依舊可以優雅如初。

你有你沒有想過,

等你到了70歲退休了、也跳不動廣場舞了,

你會做什麼?你會成為什麼樣子?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在上海,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已經到了古稀之年,

卻因為熱愛活出了令人羨慕的樣子

不退休的禮賓爺叔

在南京西路的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大廳,總能看到這樣一位老人,西裝革履,笑容滿面,遇人親切熱情問好,他就是黃永年。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下午一點半,換下便服後西裝革履的他,準時站在裝飾奢華的大廳內,微笑著向來來往往的賓客提供服務,例如引領客人到服務檯登記、幫助客人提拉行李箱、開電梯門等。會看山水、善軋苗頭是他的基本技能之一。有時在客人尚未開口之前,他便能得知他的需求是什麼。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做這行已經27年的他對自己的職責有清晰的認識,“怎樣給客人留下好印象,讓客人還能回住我們的酒店,並不斷為他們解決問題。”是黃永年一直不斷思考的問題,為了拉近與客人之間的距離,他學會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打招呼”的用語,主動詢問客人是否需要幫助。“有的客人這麼說,回到酒店就像回到家一樣,這是在國外的第二個家。”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今年已67歲的黃永年說他不喜歡退休在家,感覺退休之後就像脫離了社會,趁著自己身體好,加上也喜歡這份工作,希望不斷挑戰自己。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上海這樣的爺叔還有很多,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力去把工作做得不平凡,使自己成為公司的招牌,成為上海的招牌。

81歲的賣花姑娘

知乎“上海有什麼好”的話題中有個高票答案是這樣回答的:

有一次在地鐵口遇見一個賣梔子花的老太太

滿頭銀髮,一口蘇白

我給外婆買花,就和她閒聊

“阿婆,儂年紀那麼大了幹什麼還出來賣花啦,辛苦伐”

“哎喲,你不懂,今生賣花,來世漂亮”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隨著吳儂軟語的叫賣聲,常引得那時的小姐、太太們紛紛駐足,在斜襟旗袍上掛一朵白蘭花,既能聞到花香也能賞得花莖。

方阿婆13歲從揚州來上海,退休後在人民廣場賣花近三十載。現在已經80多歲的她說:“在家閒不住,出來賣賣花,和人打打交道。可能是聞了花的香味才這樣的。花能讓人開心。”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每天早上6點,方阿婆總坐在小板凳上,低著頭挑著花。一串精細動作,瞬間出現一枚漂亮的花墜子。5月賣茉莉玉蘭,一直要賣到10月份。

很多母親帶著女兒來買花,母親們憶起這一縷童年的花香,會告訴孩子:“媽媽小時候也經常戴這個花。”

方阿婆將花串手鐲輕輕戴在小姑娘手腕上。叮囑道“茉莉花不要碰水噢!回去噴點水,更好看!睡覺前,花用毛巾包一包,放在冰箱裡!勿會壞脫的。”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在上海,像方阿婆這樣的賣花婆婆還有很多。

而現在每每到花季,地鐵口、地下通道、街邊仍可以看到收拾的乾乾淨淨的老太,腳邊擺一隻籃子,藍布上整齊擺放著細線穿好的白蘭花,有的老太在衣襟上、甚至鬢角旁都別一隻,遠遠就聞到陣陣淡香。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這群80多歲的賣花姑娘,活成了這個城市最美的一道風景。

雜貨鋪的老闆娘

在太原路的街頭,有間小小的雜貨鋪。別看門面雖小,裡面賣的東西還真不少——2000多種文具,800多種日用品。其中不乏一些上海老品牌、中華老字號商品,像是友誼牌雪花膏、百雀羚面霜、金剛鑽髮蠟、永固牌掛鎖、414毛巾、蝴蝶牌縫紉機針、蛤蜊油……很多都是現在市面上難尋的東西。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這家雜貨鋪的老闆娘就是費寶英,從48歲因為所在單位效益不好,便利用婚房開了這間雜貨鋪,一開就是十九年。一是因為上海的老牌子好產品一定要做下去,不然就沒了。二是她為街坊鄰居服務的同時她也可以過得很快樂,這不僅是她的生意,更是她的生活。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我們上海的老產品,既好用又實惠。現在這種國貨是越來越少了,只要是好的上海老牌子我就一定要做。如果我不做,我想它們也許是越來越沒有了。”

費寶英說。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騎著”老坦克“狂奔的指揮家

8月2日晚上,一位上海大叔騎著自行車幫受傷倒地的小女孩狂追肇事女子,在追上該女子後,她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還拿起手機報警,對著大叔的臉一陣狂拍。最後,警察達到現場,該女子才承認撞了人,自己打了自己的臉。上海大叔則贏得了一致好評和點贊。這位大叔就是著名指揮家——劉鍵。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現在劉鍵雖然已經62歲,但仍然不閒著,他要將在外面學習到的優秀音樂教育方法帶回中國進行推廣,他的目標群體也不單單是小孩子,成年人也是他的教育對象。

劉鍵自創互動音樂劇,打破了觀眾單純欣賞的侷限,讓觀眾們更好地參與進來,在觀看作品的同時,通過互動讓觀眾們更喜愛、更瞭解音樂劇。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同時,劉鍵也很關注城市邊緣地區孩子以及殘障兒童的音樂教育,他覺得音樂是一種特別美好的語言,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學習它,這會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上海這些70歲的老人,活的讓所有人都羨慕!

他們,

雖已年過古稀,

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熱愛,

堅守著為上海做貢獻~~

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也活出了別人的羨慕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