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機關借調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前途嗎?

我是小號行不


有的人有前途,有的人是毀了前途。

先說被借調之後是怎麼毀了前途的。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般來說,專業技術人員偏多。如果被機關行政單位長期借調,那麼,長期不從事自己的專業,就失去了評職稱的資格,也失去了在原單位提拔重用的機會。

更為嚴重的是,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只是事業編制,而不是公務員編制,即便是在機關行政單位工作一輩子,也只能是一個打工族,永遠得不到提拔。即便安排一箇中層幹部職務,也屬於違規混崗,也就是說連一箇中層幹部也當不了。在我的身邊,這樣的例子有好幾個。

正是由於上面這兩個原因,被長期借調到行政機關工作的,一生只能是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現在再來說一下,借調人員有前途的情況。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如果是短暫的借調到行政機關工作,比如一年兩年,那是有好處的。

因為在這一兩年時間內,他與上級行政機關方方面面的人,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也熟悉了上級行政機關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流程,那麼,再回到原單位工作的時候,就增強了與同等條件下的同事競爭的優勢。

一般來說,被短期借調到上級行政機關工作一兩年之後,再回到原單位的人,大多數都會被提拔重用。那是因為你在行政機關工作期間建立了資源,同時眼界和思維方式也都得到了提升。


鬱津裡


從你的提問來看,你肯定是被長期借調的。那這就意味著,你現在工作的內容,幾乎與你原崗位沒有任何交集。你僅僅是憑著原本具備的辦公基礎,幫機關分擔他們在[某個專項工作]上,所暫生的人手不足的窘況。

也就是說,核心業務依然是他們把持,但他們會時不時的把一些邊角料分發給你,讓你把這些邊角料生產成他們需要的產品,這種產品,多數屬於文字性材料,當然也可能有報表、甚至PPT,也有少部分負責相應的內網平臺的工作。最壞最差的情況,就是讓你專門外出辦事,代替跑腿,好一點的給你報銷路費……

很明顯,專項工作一旦結束,一般情況下,你就會回到原單位,不再聽他們調遣。

可是從你的提問來看,我感到你是被長期借調的,於是你就會有疑問:有沒有可能永遠就在機關了,身份也轉去機關了?跟原來的事業單位脫離關係了?待遇提高了?

是有這個可能,只不過不能從事業編轉成公務員罷了,最多就是跟機關直籤,或者是跟機關所屬的上一級機關直籤,這樣你還是事業編。如果你不喜歡原單位,建議你趁著這個借調的機會,多活動一下,看看你在機關領導的眼中,有沒有很強的工作能力,如果他們願意幫你,你便藉著這個東風,調去機關,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我的理解,機關裡的事業編,遠遠要比事業單位的事業編穩定得多。

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如果)成為機關裡面的事業編,那麼,你就是一個蘿蔔,你就會永遠佔著一個坑。

如果你是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呢?對不起,你沒有坑可以佔,別人說拔掉就拔掉了。

借調的單位與被借調的單位,可能千變萬化,甚至不是同一個系統的,都能夠發生借調,只要權力足夠大。然而,它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借調的本質就是[東風],究竟是船利用了東風,還是東風利用了船,或者是[風還是風,船仍是船]?

一切付諸談笑中。


夢裡瀾濤


從問題來看,題主是以事業身份借調到行政機關的。在縣級層面,借調一般都是上級部門比如兩辦、組織部等部門向鄉鎮或縣直單位借調。被借調的人員一般綜合素質都較高,具備一定的文字功底,被領導看中。如果到借調單位,能夠迅速克服業務工作不熟的困難,迅速成長為業務工作骨幹,尤其是文字材料寫作的骨幹,那麼在單位就可以站穩腳跟,就會受到領導的重視和栽培。在當前的幹部選拔任用體系下,借調人員受到領導的肯定,將你提拔為事業單位副科,幾年後再調任到行政機關副科,既獲得了領導幹部身份,又解決了公務員身份,將來的發展就比較順暢,前途就一片光明瞭。

對事業身份人員來說,借調是一個捷徑。但捷徑不好走,需要克服許多困難。不過,困難存在的意義就是執行分層的功能,比如說高考,因為試題具有一定難度,才能執行區分度,挑選不同層次的學生進入不同的高校,有的人上清華北大,有的上985,有的去普通高校。所以說,借調是一個機遇,發展前途取決於你把握機遇的能力,也就是挑戰困難的能力。當你具備了強大的業務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技巧,你可以克服你遇到困難,你就會取得很大的進步。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選調就是捷徑,有前途。


小螞蟻2019


借調是現在機關單位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式,總之能夠被借調是一件好事,也一定程度代表了具有發展前途。主要原因如下:

【1】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與素質

現在黨政機關編制較為緊張,承擔的任務都比較重,所以很多單位採取借調的形式補充一些工作力量。而借調人員,一般都是需要熟悉業務,會幹事能幹成事的人,如果說是一些幫倒忙的,肯定沒有哪個單位願意借調。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被借調人員一般具有相對較好的綜合素質。

【2】可以建立較好的人際關係

借調一般是上級部門向下級部門借調人員,或者主管部門向事業單位借調人員,暫時沒有看到哪個下級單位向上級單位借調人員。正式由於工作一般連續比較緊密,所以借調到上級單位或主管部門之後,可以建立較好的人際關係,這對於自身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借調時間較長的人,更加能夠建立比較好的人際關係。

【3】可以為單位作出一定貢獻

之前已經說了,借調一般是關係比較緊密的單位之間進行,一般跨部門進行借調的比較少。由於借調期間,能夠參與機關的一些工作,較早的掌握一些信息,在不涉及保密的情況下,及時向自己單位反饋一些信息,這對於自己的單位的工作也是有利的,自己單位的領導也會比較重視。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正常情況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借調到機關,很難直接調入,同樣需要參加相關選調考試,或者採取領導幹部調任的方式。


憑欄思君VIP


借調分好多種情況。

一是臨時抽調,一般是臨時性工作,時間比較短,幹完就回去。

二是輪流抽調,與第一種類似,下屬各個單位輪流到機關幫忙。

三是長期幫助工作。機關過去非常多,現在各級要求嚴,現在很少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在機關提拔,但由於在機關時間長,有優勢,回原單位提拔的機會要多一些,但獲益的人極少。

四是有目的借調。事業單位調任機關,一般要求有在機關幫助工作的經歷,有的機關在調任前,會抽調他到機關幫助工作。

由此看,借調機關幫助工作,總體上如無明確目的,借調過於頻繁或時間過長,會影響自己的很多利益。


公考面試工作室


實踐證明,凡是被機關借調的事業單位人員,如果不能轉換身份,成為公務員,一般都沒有什麼前途。不僅沒有,還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在機關,有一部分人員是機關通過一定方式抽調的事業單位人員。起初,會有一種興奮感,覺得到了機關了,一切會發生新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慢慢發現,一切都跟自己想象的相差很大。不僅工資待遇與公務員有差距,而且所有的提拔等跟自己也毫無關係。即便承擔的是比公務員還要重要的工作,除非能夠通過考試,進入到公務員隊伍。否則,提拔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

相反,如果一直在原單位工作,憑自己的能力,可能早就提拔到一定崗位,被評上技術職稱了。而面對機關和事業單位改革,凡是借調到機關的人員,也要回到原來的單位。如此一來,就有可能出現啥也不靠的現象,原單位無職務、無職稱,機關也留不住,工資上不去,顯得十分尷尬。

所以,應當儘快想辦法離開機關,回到自己原來的單位,避免受到更大的影響。


譚浩俊


不請自來。聊聊我個人的看法。


一、機關VS事業單位

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區別屬於單位的性質不同。談到工作人員,則是進入單位的難度和方式有區別。眾所周知,公務員招考的擁擠程度、公開程度,都是明顯高於事業單位的。從一個側面來說,考入公務員比考入事業單位這個結果本身,含金量原本就是不同的(PS:只是說競爭的激烈程度。並不是說機關就一定好於事業單位,不是說機關工作人員就一定優於事業單位人員,更不是說在機關工作總體而言優於事業單位)。此其一。

其二,機關總體來說,或者大部分來說,屬於管理崗位。而事業單位,大部分屬於專業技術崗位,這是兩個涇渭分明的體系。直接比較誰優誰劣,是完全不科學的。以相同的項目,比如工資待遇、晉升空間這兩個就業最重要的標準來說,事業單位反而優於機關。甭拿人云亦云的“結論”來急著吐槽。全國最多的單位叫縣,縣長是正處級,跟教師的正高職稱相當。但是,你不是縣長、也不是正高職稱,不存在一一對比的問題。如何對比呢?一個縣只有一個縣長,一個縣可以有幾百個正高職稱。以工資待遇相當論,你拿到這個檔次工資的機會大小,你分不出來嘛?縣裡的局長就更不用比了。局長是科級,相當於教師的中級職稱。本科畢業多久能拿到中級職稱,這個兒人人清楚。本科畢業,有幾個能在相同的時間內當上局長?我相信大家也很清楚。

甭拿什麼“隱形收入”說事。若違法的也算收入,哪打砸搶豈非也是職業?


二、借調VS前途

一個從事技術崗位的事業單位人員,借調到屬於管理崗位的機關,你就是業餘的跟專業掰胳膊。最多,算你是個學音樂的,從事舞蹈職業?算你是個學數學專業的,從事計算機編程?所以,首先你就是一個外行。

其次,通過借調變身為機關身份?呵呵,至少是非正途。我覺得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非公道的、非光明正大的。這不是質疑你的動機,而是指的規則。有哪個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什麼具體條件,可以轉為機關公務員?


三、借調的代價

公務員也好,事業單位也好,工作表現好壞是有年終評價的。分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檔次。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借調到機關,工作再優秀、再努力,甚至在臨時工作的這個單位首屈一指,年底能被評為優秀嘛?不能!

借調單位不能。因為他的優秀指標是按照本單位工作人員為基數,按比例計算名額的。你幹得再好,也不能佔用借調單位的指標。即便借調單位願意,兩個不同性質的單位,優秀人員指標能私下協商,贈予借出單位嘛?根本不可能。

借出單位不能。你在外工作一年,所有的努力、貢獻都是獻給借調單位的,對本單位沒有絲毫貢獻,憑什麼擠佔本單位優秀名額?難道這些幹了一年工作的人,還不如你這個一天都沒幹活的?甭說你也幹活了,你給誰幹活,找誰要優秀去。

當然,借調往往不是本人意願,往往是領導指令。應該承擔後果的是領導。但是,領導會承擔這個後果嘛?呵呵


四、借調本身

以單位而言,若真的缺人可以開放職位,公開招考,何用借調?甭說臨時。有幾個外出旅遊,晚上不能回家就買套房子的?臨時性的工作量,不能成為單位增加員工的理由。否則,臨時性的空閒,你咋不裁員幾個呢?借調本身就是貶義詞。借調本身就證明這個單位的領導無能。

個人以為,最好出臺一個政策。機關、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可以借調人員。但是,但凡有借調的單位,1.一把手當年不能被評為優秀。你不能在正常人數情況下,完成本單位的工作。藉助了外力來完成工作,你還能說自己優秀嘛?2、三年內不能晉升。被借調人員無論多努力、多優秀,都被雙方排斥。你的員工吃了苦,你豈能安然無恙?三年內不能晉升,是你應得的懲罰。害人者,自己必須同時受苦。


滄桑短笛


不要把借調看得很神秘,機關單位每年都有借調到各單位幫忙的。多數都屬於支持中心工作。但也有特殊借調的人員,比如說組織部,兩辦,人大、政協等。借調的人大部分都是哪來回哪!除非有極特殊的情況,而且是被借調人被借調單位相中了才有可能被調進去,除非那種情況,別的不要有任何指望。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每個單位往外借人,都不會把最好、最有能力的人借出去,一般都是借那些無關緊要的人,這種情況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被借出去的人,不要抱有任何非分之想!


手機用戶64755238167


很明確告訴你,沒有前途!!!!

趕緊想各種辦法回原單位,我就是被各種借調,回也回不去,對自身的發展非常不利!!!


瀟湘夜雨38489404


我認為有否前途,角色定位、環境、上升通道是有一定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