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永昌演義》這部小說怎麼看?

黑虎97


 《李自成:原題》是民國年間的作品,時值倡導白話文的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作品雖採用了傳統的章回體,但其語言表現已遠非古代小說,傳統與白話的痕跡並存而更接近於現代。故此,對原作中某些語詞的舊式用法(主要是異體字和不規範用法)做出了符合當今語言規範的處理,比如,的、地、得的用法,他、她、它的區分,“計畫”改為“計劃”,“沈吟”改為“沉吟”,“撕殺”改為“廝殺”,“甚麼”改為“什麼”,“平空”改為“憑空”,“紀載”改為“記載”,“留芳”改為“流芳”,“伏侍”改為“服事”,“鎮攝”改為“震懾”,“畫象”改為“畫像”,“傍徨”改為“彷徨”,“忽喇喇”改為“呼啦啦”,“眾寡不敵”改為“寡不敵眾”,“走頭無路”改為“走投無路”,“無可如何”改為“無可奈何”等等。書中有一些疑難詞語、典故等,本次整理做了相應的註釋(對冷僻字詞做了同音字註釋),以幫助讀者排除閱讀障礙。李健侯(1894-1954)原名寶忠,字健侯。祖籍陝西米脂,生於四川。七歲讀私塾,中學堂畢業後返回米脂。因家境富裕,不事農耕,放浪形骸。壯年時曾遊歷山西、直隸等地,平時居家讀史、繪畫,悠閒度日。他收集披覽多種正史雜書,博採眾記,起了為李自成立傳的念頭。遂於1926年動筆,撰寫成一部40回本、38萬多字的歷史小說《永昌演義》。[2]為書稿脫手,經過四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六次抄繕,甚至不惜賣掉部分田產。1934年,李應聘參與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米脂縣誌》。1944年,《永昌演義》手抄本由李鼎銘帶到延安,毛澤東審閱後給予高度評價並進行抄存。


修善隨緣


說實話!不知道是啥


正氣爆


從第一頁開始看。


下乾上離



丹媽79662028


對不起,未讀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