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什麼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周家純


教育的目的,在於讓人脫愚昧,識真理,辯是非,得智慧,以更好維繫自體健康和社會發展。這是我的觀點。

目前的教育體系是應試教育,全然關注於學生是否考試出好成績,因為這是學校招優生、算獎金、評職稱、積口碑的依據,也是學生在畢業後能夠找到好工作、拿到好薪水、建立好家庭的關鍵。全神貫注在“考出好成績”,便與學生“脫愚昧,識真理,辯是非,得智慧”沒啥關係了。前者是剛需,而後者則不是。如果不是剛性需求,這事情想要做成就有難度了。

科學是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石,科學認識論和價值觀應當成為每個人最核心的素質。科學教育是當前社會特別迫切需要的,但卻是一件複雜而困難的事情。目前國內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並未對學生做科學認識方法論的系統訓練,大量學生甚至無法分辨事實與觀點的差別。

科學的認識方法論否定崇拜,主張質疑,驗證說辭,認識真理,也就是“辨是非,識真理”。社會體制以法律保護和名利雙收等方式去支持發現客觀事實、指出前人謬誤,促進科學知識體系發展。學習前人積累的成果,同時也驗證其真實性,發現並且糾正前人觀點中不合邏輯之處,併成為社會活動的指南,這是當前社會文明能夠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每當科學知識體系出現重大突破,就會打破平衡,帶來知識體系的重建。民眾特別需要具備能力去鑑別呼嘯而來的知識浪潮,否則由於信息嚴重不對稱,缺乏科學素養的民眾容易被矇蔽,裝神弄鬼總有巨大市場。

一個人只有掌握抵禦迷信認識真理的方法,才能脫離愚昧領悟智慧。一個社會只有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才是真正的文明。個人以真理服務於社會,才能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當今科學知識體系處於持續更新常態中,並且有加速趨勢。即使是教科書,今年已經相對成熟,明年仍可能被徹底推翻,被新觀點新學說新理論取代。然而,這並不表示教科書內容失去了研習價值,相反,掌握原有的知識體系不僅是更新的前提,還是繼承其認識方法論的唯一手段。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先生談教育:“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財富還是智慧?經驗還是人脈?這些你都有嗎?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它是。努力去拼一拼,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這大約是當前教育最能激勵學生的話了。然而,仔細想來,其教育目的是為了拼過富二代嗎?

“北大教授對自己的學生說:40歲掙不到400萬,就不要來見我,我也不認你這個學生;雲南教授對學生說:我開的是寶馬,手機號碼7個8,你們那些破手機扔了吧”。這種教育,是為著什麼樣的教育目的?學生會有怎樣的素質呢?

燕京大學的創辦者和首任校長司徒雷登,制定的校訓為“因真理,得自由,為服務 ”,來自《聖經》“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約翰福音 8:32)。司徒校長生前因一紙雄文《別了,司徒雷登》而臭名昭著,被認定為“假裝愛中國”的偽君子。

1957年,毛澤東主席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確,今天的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有文化的勞動者,但是否能夠脫愚昧、識真理、辨是非、得智慧呢?


YoungTsau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裡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我想反對這樣一種觀念,即學校應該教那些在今後生活中能直接用到的特定知識和技能。生活中的需求太多樣化了,在學校裡進行這種專門訓練毫無可能。除此之外,我認為更應該反對把個人像無生命的工具一樣對待。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有和諧個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

教育部長在2018全國教育大會上反覆強調,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要圍繞“立德樹人”,任何違背這一目標的行為都要堅決改過來,這反應出國家領導人扭轉當前教育形勢的堅定決心。推廣普及家庭公約,建設中國特色協同教育機制,落實咱們大家長講話精神(家訓),是我們推動中國教育改革和德智體美勞教育工作創新奉獻的一點微薄之力。


涼山微圈


學會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


仁仁82733403


國家教育的目的在於創造良性的競優體系;家庭的教育目的在於參與社會分工

教育分如此多的版塊和行業,每個家庭最終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華裔家庭重視女子教育是非常出名的!

猶太裔更是如此!

教育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繁衍迭代升級。在年齡文明衝突中能有非常好的自我學習更新能力而不被吞噬。比如佛教在中國的轉化消化;比如英語在中國的轉化升級。

教育可以讓個體的人有更強價值創造力;進而帶來個體和家族的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