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籃球運動員,沒什麼傷病,突然就斷崖式下滑呢?然後被棄用?

內蒙小南sir


個人認為有場外和場內兩方面的原因。


場外生活

人都是有情感的,有情感就難免不理智,不理智自然會被瑣事困擾。
特里斯坦湯普森,騎士大中鋒,


協助詹姆斯奪得15-16賽季總冠軍。獲得總冠軍戒指的他開始飄飄然,而這個時候,NBA花邊女王卡戴珊進入了TT的世界,TT開始一路下滑,狀態不在,整日與卡戴珊成雙入對,該訓練的時候他卻在別墅逍遙自在,還打球的時候他卻雙腿發軟,搶不到該得的籃板。

他是實實在在被女色影響了狀態,斷崖式下滑。而與之相同的還有哈登、奧多姆,都是因為同一個人——卡戴珊,卡戴珊家族就是NBA殺手家族啊!

離開卡戴珊的哈登,意氣風發,有望MVP了都。俗話說得好,離開卡戴珊,哈登似喬丹。


場內角色定位

樂福去其實之前,在森林狼遇佛殺佛,遇鬼殺鬼,能投能搶,能突能傳。人們都期待騎士三巨頭聯手之後大放異彩,但樂福來了之後,狀態嚴重下滑,在總決賽甚至一度夢遊,真讓人懷疑他的巨頭身份。

然而,樂福打不出高光表現的原因,大多是因為球隊定位的問題,騎士的組合和給樂福的定位,導致樂福沒辦法發揮他的才能,漸漸淪為一個絕色球員。加上球權的限制,讓他手感不在,斷崖式下跌也在所難免。


太過放縱,浪費了自己的天賦。

曾經可以單換詹姆斯的男人霍華德,因為驕奢淫逸,太過放縱自己,私生子遍地,私生活混亂,導致球場不再是他最看重的東西,最終淪落為倒賣品,狀態不再。


武力封神榜


確實有這樣的球員,你會發現每年都會有幾個球員,沒有什麼傷病,年齡也沒有太大,狀態應該保持的還不錯,但是就在休賽期找不到工作,他們也沒有宣佈退役,最終只能不知不覺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當然,還有一種,就是還在聯盟中,實力還有,但是一直沒有上場比賽,或者最終退役,或者被交易到一個有競爭力的球隊,煥發第二春。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著三種情況,讓這些運動員出現所謂的斷崖式下滑。



第一,球員不再適應籃球這項運動的發展。比如現在的聯盟,包括世界籃球,都在打小球,所謂小球小球,或者說小快靈,注重三分,注重速度,就會有一些球員被世界所淘汰,比如說安東尼,安東尼沒有經歷過大的傷病,狀態保持的還可以,但是他就是不適合如今的趨勢,他的背身單打,他的中距離,很厲害,但是他跟不上速度,防守上吃虧,進攻上佔球權,還提不起速度,放在哪個隊都會影響本來的化學反應,即便是你再厲害,也沒有人用。另外,安東尼這樣的球員,弱隊不需要,因為弱隊要擺爛,鍛鍊年輕球員,安東尼會影響年輕球員的成長。強隊也不需要,他們志在總冠軍,需要防守,並且球隊的化學反應不能差,安東尼防守太差,還可能影響球隊體系,強隊也不會用,這就導致慢慢淡出人們視野。



第二,球員和球隊風格不適合,和球隊目標不適合。就像剛才說的,球隊如果是一支弱隊,他們想要擺爛,想要鍛鍊年輕球員,老將即便是實力還在,也會經常打不上球,比如法裡埃德,在掘金後期,籃網都沒有得到上場機會,到了火箭就不同了,煥發第二春了。還有你像魯爾–鄧在湖人等等,現在JR在騎士也是一樣的道理,科沃爾被交易出去了,JR也想被交易,但是沒人要啊,主要是因為他神經刀特質,這也說明,很多人有共性的東西,也都有些許不同。



第三,就是有一些球員,他有一手絕活,在聯盟就靠這一手絕活生存,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絕活總會失效,而他有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只能被世界淘汰,比如尼克楊,平生只靠著一手單打和三分球,年輕的時候體力好,雖然也有神經刀特質,但是還比較穩定,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穩定,必然要被淘汰的,他的單打,可沒有像克勞福德和路易斯威廉姆斯那樣穩定。



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任何相同的球員,每個人被淘汰的理由都不盡相同,但是其中也有共同的地方,你仔細想想,還挺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