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丹鳳:小天麻讓8000多名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李巖 宋潔 劉濤 淡永紅)商洛市丹鳳縣在脫貧攻堅中,利用零散坡地種植中藥材天麻,通過技術創新淘汰退化品種,培育新天麻菌種,上門給貧困戶送技術,免費送菌種,引導貧困戶種植天麻實現產業增收。

這兩天,商洛丹鳳縣巒莊鎮西樓村十幾名村民正忙活著栽植天麻。在種植關鍵期,丹鳳縣農業局農技人員現場指導村民種植。53歲的貧困戶王朝喜去年由於掌握技術不足,天麻壞掉了一部分,這次他聽得十分認真。

商洛市丹鳳縣農業局產業辦主任李建民:“像你這樣栽不利水,天麻到秋季淋雨多的話就爛了。”

王朝喜:“嗯,對對,有道理。”

天麻菌種培育和栽植方法,直接影響到天麻品質和產量。過去由於天麻種植技術落後,越種越退化產量越低,農戶積極性受打擊。丹鳳縣農業局通過外出考察,不斷實踐培育更新新菌種,成立村合作社,給貧困戶免費配發菌種。從2017年開始,天麻種植達到了穩產,群眾也開始積極種植。

李建民:“這一窩能收多少種子?”

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西樓村天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孫長春:“能收30斤左右,這個都能長半斤以上的大劍麻。”

李建民:“(因為)這兩年咱的栽培技術也好了,菌種也好了。”

51歲的貧困戶李吉田前幾年在煤礦打工腰部受傷,回家種起了中藥材,由於勤勞肯鑽研,天麻收成不錯,村合作社保底收購不愁賣,種植面積擴大給他還有產業補貼。

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貧困戶李吉田:“我這一窩子十根(菌)棒,一窩子下來(收入)就是三十到五十塊錢。”

記者:“一年有多少錢收入?”

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貧困戶李吉田:“我這一年就是兩萬多塊錢,效益還是可以。”

桃坪村天麻合作社將收購農戶的天麻進行初加工,經過清洗,切片烘乾製作成天麻飲片,去年加工了30噸,帶動了10多名貧困戶務工。

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桃坪村天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趙興峰:“貧困戶在種天麻這塊兒我們保證(保底)回收,消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在(合作社天麻)加工這方面 ,我們通過帶動勞務(方式),他們參與勞務增加收入。”

商洛丹鳳縣採取“合作社+農戶+科研基地”的模式,扶持成立了26家天麻種植專業加工合作社,抽調100多人下基層為貧困戶送技術、送服務。2018年為發展新種植天麻的貧困戶補貼達1500多萬元,天麻種植面積總產量達2萬噸,帶動全縣2241戶8220多名貧困群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