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石界河鎮:真情幫扶溫暖人心

西峽縣石界河鎮:真情幫扶溫暖人心

"全村裡,王運祥的情況還是比較特殊的,建議咱們責任組和村兩委先去家訪,然後邊評選邊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脫貧計劃。"扶貧會議才結束,西峽縣石界河鎮大坪村村支部書記馬連傑向責任組長和包村幹部建議。

王運祥,55歲,是西峽縣石界河鎮大坪村人。 20年前,經過診斷妻子不能生育,於是早早的抱養了一個孩子,卻發現孩子天生殘疾,且體弱多病。幾年前,妻子童娥又查出尿毒症,需要長年住院治療,三天一透析,兩天一檢查,不到一個月醫藥費就堆積了一萬多。

縣協和醫院與家一趟近400裡,為了省錢他硬是騎著摩托兩頭跑,一年就騎了20000多公里。一邊照顧家裡的殘疾兒子,一邊籌錢為妻子治病,家庭生活極其困難。

2016年,經過群眾評選、逐級審核,王運祥一家順利評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責任組根據前期掌握的具體情況後,一邊著手幫扶計劃一邊開始落實幫扶項目。列入貧困戶當年,王運祥家就享受了農業三項補貼、民政臨時救助、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等惠民政策。在縣鄉兩級扶貧工作隊的積極幫扶下,王運祥兒子申辦了殘疾證,妻子辦理了慢病卡,夫妻二人被評為低保對象,幫扶工作隊還為王運祥申請了公益崗位,爭取了到戶增收項目,加入了西峽縣大農發菌果藥專業合作社,扶貧的政策"紅包"接踵而至。

在扶貧責任組的指導下,2017年一開春,王運祥就張羅著種植9000袋袋料香菇,又繁育150多穴天麻,還經營100餘株山茱萸。不僅如此,王運祥還利用農閒時間,一有空就上山採藥,一年下來收入5萬多元。

"得虧了鎮村的幫扶幹部啊,對我太關心了,前兩天袁鎮長還在問我年貨辦齊沒有那,這大冬天的都感覺心裡暖洋洋的。"王運祥感激的說。

又是新的一年,王運祥早早的購買了2019年袋料香菇原材輔料,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大坪村責任組組長袁彩紅介紹:"根據全村貧困戶不同的情況,我們每個幫扶隊員不遺餘力的落實惠民政策,全方位關心關愛,促使貧困戶樹立信心,自立自強,早日脫貧。"

(羅小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