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醫生正為他做開顱手術,他卻在背“床前明月光.....”

揚子晚報 今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你一句,我一句,難道是詩詞大會?NO,這聲音傳自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通灌院區的手術間,躺在手術床上的小張和心理醫生鹹振萍在接龍游戲;臺上的醫生正在小張打開的腦洞裡手術…記者從該院瞭解到,這是該院多學科聯合挑戰,採用國際先進的“喚醒手術”對病人進行治療。

看視頻瞭解手術過程



外賣小哥路上突然栽倒,一查腦部巨大腫瘤

今年1月21日上午11點多,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的外賣小哥小張飛速跑到大賣場,爭分多秒取一單外賣。和他一起取單的同事眼睜睜看著小張,突然間“四肢強直,雙目凝視,牙關禁閉”,緊接著一頭栽倒在地,這恐怖一幕嚇呆了同事,他趕緊使勁拍小張喊名字,過了一會兒後,小張眨眨眼反應過來,並逐漸甦醒過來來,但是對剛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什麼情況?醫生正為他做開顱手術,他卻在背“床前明月光.....”


隨後,好心的同事把他送到不遠處的市立東方醫院,該院值班醫生幫小張檢查頭顱CT,顯示竟然是“左側腦部佔位”。

腫瘤長在語言運動區,術後可能偏癱失語

小張今年39歲,一向身體很好,每天奔波送外賣,是一家生活的頂樑柱。悲痛之後,家人為了進一步明確病情診治,將小張轉診到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專家江偉接診小張後,給他做了“頭顱磁共振平掃+增強”,發現有一個3.9*6cm雞蛋大的腫瘤長在了小張的右頭頂內(修改為:左側大腦),不幸的是,正好位於人體的語言運動功能區。

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江偉主任看了後也不由倒吸一口氣,這麼大的腫瘤再聽之任之長下去肯定壓迫腦組織,頻發癲癇(俗稱羊癲瘋),並會出現偏癱失語,小張隨時可能倒下。如果手術,一旦有毫米之差就可能導致小張說話不清甚至失語,肢體可能癱瘓。

多學科聯合挑戰,採用國際先進的“喚醒手術”

江偉向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連一醫副院長李愛民教授彙報了病情。李愛民教授高度重視,經反覆論證後,決定採用最先進的“喚醒手術”。

據李愛民教授介紹,顱內腫瘤,特別是位於功能區的膠質瘤,手術切除範圍至關重要。目前喚醒手術是國際最先進的一種術式,採用全麻——喚醒——全麻,運用皮層刺激,通過患者的語言肢體反應來精準定位,併成功繞開功能區域,精準確定腫瘤邊界併成功切除,確保術中不誤傷一絲功能,保護患者。

手術間響起了背詩的聲音,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1月26日下午,連一醫通灌院區手術室,10多人同臺協作。當天雖然是週末下午,但手術室內嚴陣以待。“喚醒麻醉下、神經導航輔助下、黃熒光造影下經頂腦病損切除術”開始了。

本次手術在全省率先,蘇北首例,因此特別邀請了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晉強、麻醉專家梁輝現場指導。江偉、李寧等嚴格洗手上臺;麻醉科副主任武勇親自上陣;手術護理團隊派出最強拍檔樊舒梅、劉娟;從小張進入手術間,心身醫學科主任鹹振萍就開始和他聊天。在術前,鹹振萍已經介入小張的心理評估和支持。

在武勇給予的精準劑量的麻醉藥物後,小張進入了沉沉的睡眠。神經外科手術醫生切開頭皮等組織,根據神經導航定位鑽孔開顱,暴露硬腦膜,用利多卡因棉片覆蓋硬膜,局部浸潤麻醉,麻醉醫生此時逐漸降低麻醉藥物;20分鐘後,全麻終止,鹹振萍主任輕輕喚醒了小張。


什麼情況?醫生正為他做開顱手術,他卻在背“床前明月光.....”



梁徑山醫生應用事前設計好的語言、運動等資料密切配合臺上發出的皮刺激反應。“來,抬抬左腿,伸伸右手”,

“好,一切正常。”

“1+1等於幾?”

“2。”

在明確小張意識完全清醒、配合良好後,手術醫生開始對腫瘤展開攻勢,雞蛋大的腫瘤隨著硬腦膜的切開已經顯露出來。“請讓小張保持清醒,我們要開始切除腫瘤了。”

“咦,小張啊,聽說你語文學的很好啊, 我們來個詩詞接龍怎麼樣?”

手術間裡,響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臺下,鹹主任、梁醫生和小張背背詩,看看畫,聊聊天,觀察小張的肢體變化,不安時握握小張的手,幫他按摩下不舒服的腿部;武勇等麻醉師嚴密觀察麻醉的劑量,保證手術進行;神經電生理醫師緊盯著腦電波變化。

臺上,手術醫生團隊迅速從瘤周分離腫瘤,切除部分腫瘤送快速病理提示膠質細胞瘤II級,顯微鏡下將腫瘤全切。腫瘤切除過程中,小張的語言及運動正常,沒受一絲影響。

什麼情況?醫生正為他做開顱手術,他卻在背“床前明月光.....”


術後,鹹振萍主任多次對小張進行心理疏導和評估,到2月中旬出院時,小張安然自如,和家人聊著天,出院回家。

昨天,術後快3個月了,梁徑山醫生電話回訪,小張對答如流,說四肢活動一切如常。

來源 | 揚子晚報記者 張凌飛 通訊員 江榮 梁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