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

他的豪邁,他的灑脫,驚豔了數千年。所以當這樣豪情的詞人滿含悲情地吟詠著“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才會那麼感人至深。

我們見識過他的豪放,他的哀情,那麼當他婉約起來,又是怎樣一番場景呢?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今天來說一說蘇軾這首被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婉約詞,名為《蝶戀花》

全詞如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不得不說大文豪就是大文豪,豪放詩詞信手拈來,婉約詞也能玩得轉。

一首詞,句句經典,尤其是其中那句“天涯何處無芳草”,成了多少失戀之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這詞一開始就勾勒了一幅暮春圖:杏花慢慢凋謝枯萎,所剩不多的紅色也正一點一點褪去,令人驚喜的是枝頭開始冒出幼小的青杏。

緊接著詩人的目光轉向更開闊的遠方。只見燕子飛掠過水麵,綠水盪漾,幾戶人家環繞其中。

低飛的燕子,緩緩流淌的溪水,充滿生活氣息的人家。

寥寥幾筆,便將一幅生動又寧靜的鄉村圖景呈現在讀者眼前,讓我們的心情也跟著作者也變得愉快起來。

花褪殘紅象徵時光流逝,令人惆悵,但是青杏的出現又沖淡了先前的傷感。

花謝花開,緣起緣滅,本是自然之道,非人力所及,既然如此又何必惋惜?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枝頭的柳絮在微風的吹拂中,紛紛揚揚,愈來愈少,春彷彿隨之而去。

可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天地如此廣闊,哪裡沒有青青芳草呢?極目遠望,處處芳草處處春。

當然,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都知道,北半球冰天雪地,南半球春暖花開。

但是當時的詞人並不知道這種自然定理,還能說出此處花謝他處花開,足見其心胸之曠達,只是這份曠達中又隱含著無盡的悲涼。

據說蘇軾被貶惠州時,閒暇時常讓小妾王朝雲吟唱這首詞。

朝雲是蘇軾的知己,她懂他的苦悶,他的無奈,每次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都泣不成聲。

後來朝雲病逝,蘇軾深感再也遇不到如此懂自己的紅顏,從此再也不許別人在他面前吟唱這首《蝶戀花》。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無疑朝雲是懂他的。

也許朝雲也想不到當年她哭著唱不下去的那句詞,最後會千古傳頌。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一戶人家的院牆裡搭著一座鞦韆,牆外有條林蔭小道。

小道上行人正走著,忽然聽到院牆裡傳來姑娘清脆的歡笑聲。

在這裡,我們只看到了露出牆頭的鞦韆,聽到佳人的笑聲,可是佳人的面容神情,卻都被隱藏起來了。

正是這種含而不露,讓行人也讓讀者心癢難耐。

如此歡快爽朗的笑聲,牆裡必定是個明眸皓齒的美人吧。

古時候很多愛情都是始於這樣的一牆之隔。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隔著高牆眉目傳情,筆墨傳書,想想也挺唯美的。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正當佇立良久的行人慾一睹芳容,卻發現佳人的笑聲漸漸消失了,四周靜悄悄的,可是行人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息。

天真爛漫的佳人一定不知道,有位自作多情的行人正惱恨她的無情。

行人的多情正是詞人的多情,有思國懷鄉之情,有感懷身世之情,有年華逝去,嚮往年輕生命之情。

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之情,也沒有人生煩惱。

這是作者所向往羨慕的“無情”,可是這無情讓他可望不可即,怎能不惱怒?

這首詞於婉約中見沉鬱,詞人一直想擺脫這種感時傷春的心情,終究未能如願。

修辭委婉,表現細膩,於清新中蘊涵哀怨,於婉麗中透出傷情,當屬婉約詞中的精品佳作。

正如清代王士禎所言:“‘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

比起專門寫婉約詞的柳宗元,都毫不遜色,不得不再次感嘆蘇軾的才華。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其中一句,安慰了無數失戀之人

春意闌珊,就連蘇軾這樣豁達的詞人都不免感傷。也許他感傷的並不是春景,而是逝去的青春、多舛的命運。

朝雲知道這首詞暗含蘇軾這些年宦海沉浮、天涯漂泊的感傷,所以一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就不禁落淚。

在蘇軾被貶失意的那段日子裡,有朝雲這樣的紅顏知己相伴,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其實,花謝花飛,春去秋來,萬物自有其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此處花謝,自有他處桃花灼灼,碧草茵茵,綠遍天涯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