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奮鬥的足跡 紅色的傳承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帶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今天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報道,我們就從70年前中國共產黨邁出“進京趕考”堅定步伐的西柏坡說起。

西柏坡紀念館講解員閆文彥: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從西柏坡這個小山村,走進了北平城,建立了新中國,所以說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閆文彥是西柏坡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也是西柏坡本村人。作為黨中央舊址所在地,西柏坡每年都有五六百萬前來參觀學習的遊客。這份講解員的工作,讓閆文彥的父親特別看重。

西柏坡紀念館講解員閆文彥:我們都是正常倒班,但是每次我休了以後,我爸說你怎麼又休了,就是不願意讓我休,怕我影響工作,真的是沒有誇張。

閆文彥的父親閆青海今年73歲,黨中央當年在西柏坡辦公時候,他還有過一段特別的經歷。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原黨支部副書記閆青海:那一年我兩歲半,董必武他們住在我們家裡,那個時候我得了一場病,病得很嚴重,董必武他們就匆匆忙忙抱著我送到東柏坡醫院。醫院不願意收留,說前方還在打仗,醫藥很困難。

後來,董必武請示了黨中央,用最好的藥,治好了閆青海的病。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原黨支部副書記閆青海:黨救了這條命,我是黨的兒子,我要聽黨的話,一切為黨做事,建設好西柏坡。

對人民群眾始終懷有深厚感情,這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傳承,魚水情深,西柏坡人也將紅色精神代代接力。1970年開始,國家決定在西柏坡修建紀念館,村民們都趕來義務參加勞動。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原黨支部副書記閆青海:小孩兒也來這兒修,上年歲的也來這兒修,從來不計報酬,自動地去,帶著車子,鐵鍬、鎬都來參加。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原村委會主任閆文進:我們這地方的老百姓,自然樸素的感情,就是聽共產黨話,跟共產黨走,服從國家需要。

西柏坡紀念館建成後,許多人慕名來到革命聖地,遊客逐年增多,西柏坡全村發展多種經營,現在村民人均年收入也達到了一萬多元。

2013年7月習總書記到西柏坡調研,他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堅持“兩個務必”,把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要求落實到履行職責的各個環節。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村民陳習桃:我們剛結婚的時候,說句實在話,溫飽問題剛解決。現在呢,你看這個小樓都蓋著,基本上家家都有小車,生活條件挺好的。習主席來了以後吧,他在這個村子裡走訪了一下,老百姓的日子確實是好了。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黨委書記陳東亮:通過改造和整治,讓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得更快,更能夠體現咱們全面小康社會的福祉,讓每一位群眾感受到。

如今每天都有許多幹部群眾來到西柏坡探訪趕考足跡,尋找前行力量,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新中國仍將昂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