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是正確的生活態度,樂不知足則為事業臻境


知足常樂是正確的生活態度,樂不知足則為事業臻境


《醒世恆言》中有個故事:錄事薛某,一日在高燒睡夢中夢見自己化為鯉魚躍入湖中,遇一老者垂釣,開始倒知這鉤不能咬,但終因難耐鉤上之餌的誘惑,張嘴咬鉤,遂成老者鉤上之物。

馮夢龍點評說:薛錄事被釣皆因“眼裡識得破,肚裡忍不過”,貪婪所致。《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也曾說:“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內心卻一貧如洗;知足的人,身上雖然貧窮,但內心卻很知足。人只要有一點貪戀私利,就會銷熔剛強,變為軟弱;阻塞智慧,變得昏聵。仁惠變為狠毒,高潔變為汙濁,敗壞一生的品行。”所以,做人首先要知足。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需要不斷地產生,滿足總是有限的短暫的。過去曾流行一首《不知足》歌,諷喻的就是人的難填的欲壑,其歌曰:

終日忙忙只為飢,才得飽來便思衣。

衣食兩般俱豐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了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園少根基。

買了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車少馬騎。

糟頭拴著騾和馬,恨無官職被人欺。

縣令七品還嫌小,又想朝中掛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

世事要想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希望本來就意味著失望,得到的同時就意味著失去,滿足之後接著就是不滿足。錢鍾書先生曾把愛情比作圍城,城裡的想出來,城外的想進去。人生願望也大都如此,人就有這麼不知足。

因此,“知足常樂”蘊著深刻的哲理,是一種境界,一種大度和寬容。知足使人平靜、安詳、達觀、灑脫,是一種正確的人生態度。

知足常樂是正確的生活態度,樂不知足則為事業臻境


但是,“知足常樂”只是問題的一面,是對人的生活慾望而言的。另一面,人對事業的追求,對道德的完善又應該“樂不知足”。

這話怎講?改革、創新、發展,對事業成功的追求,也是人的天性,魯迅說“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美國教育家卡耐基也說,朝著一定的目標走去的是“志”,一鼓作氣,中途不停止是“氣”,兩者結合起 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進取之心,人皆有之,這進取之心就是對事業成功的追求的一種不滿足之心。

再者,為人處世,超越自我,前提是“知不足”。我們常常說,人無完人,意指人總要受到各種侷限,有主體自身方面的,客觀條件方面的,歷史文化方面的,社會時代方面的,在這種種侷限面前唯一正確的態度是“知不足”。“知不足”,是以全面認識自我為前提的。現實中的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用自身的優勢,比他人的不足。

肯定自己、表揚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評自己則難,全面認識自己更難。不能全面認識自我,就難以做到“知不足”,給自我鑄就固步自封的“外殼”。只有“知不足”,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自我,實現進步、發展和道德的自我完善。

因為,只有“知不足”,才能準確地發現自己的具體弱點,才能主動尋求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標,找準自我發展的參照系,才能突破自我狹隘眼界,把自己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孔子曾說,“人生有涯,而知無涯”。從這個角度來看,做人與做學問當然要“樂不知足”!

知足常樂是正確的生活態度,樂不知足則為事業臻境


“知足”與“不知足”是相對的,關鍵是看比什麼,怎麼比?

人要“知足常樂”,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享受上和人家比較,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說過:“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控制自己的慾望,就會什麼慾望也滿足不了;如果不懂得知足剋制,連已有的一切也保不住。

人又要“樂不知足”,要在道德、能力、學問、心量上跟別人比,我比你肚量大,我比你道德高,我比你有智慧,我比你有能力!“樂不知足”是事業成功的推進器。“志當存高遠”,這是做到“不知足”的關鍵。只有在事業上目標“高遠”,才會永不知足,永遠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