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祕密殺掉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遊優優


人說老糊塗老糊塗,但劉邦這個人精得很,一直到死也是鬼精,他派陳平除掉樊噲,說到底還是擔心自己的繼承者搞不定樊噲,跟朱元璋剷除功臣沒有本質區別,更何況樊噲還有一個特殊身份,讓劉邦不得不起疑心。

屠狗發跡

樊噲是劉邦的老鄉,都是江蘇沛縣人,劉邦出身平民,樊噲出身更貧賤,他早年是個殺狗的屠夫,天天操著“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營生,練就了一副好身板和大膽魄。

劉邦起兵時,樊噲和蕭何、曹參一樣,都是劉邦最早的擁護者,手持大漢集團的原始股,由於忠心耿耿加英勇善戰,劉邦就讓樊噲做了自己的首席保鏢。

在劉邦發跡的過程中,樊噲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神勇無比,打起仗來不要命,每次都是衝鋒在前,砍起人來跟殺狗一樣輕鬆,因此屢屢戰功,不斷加官進爵。

樊噲歷史上最輝煌的一筆成就,應該是他在鴻門宴中的表現。

鴻門救主

鴻門宴是人盡皆知的歷史典故,這場原本是劉邦、項羽兩位主角的“二人轉”,加上項梁、項莊兩人的配角,卻被樊噲硬生生搶戲,救了劉邦一命。

話說項羽和劉邦商定共同滅秦,卻被劉邦搶先進了咸陽,項羽很看不起劉邦,對此十分惱火,在鴻門設宴,邀請劉邦赴宴談判,順便嚇唬嚇唬這個宵小之徒。

劉邦不敢不去,又害怕項羽幹掉自己,領了張良和一百多號人前往鴻門赴宴,同時帶了首席保鏢樊噲前往,但樊噲級別不夠,只能在帳外等著,剩下劉邦和張良參加宴席。

酒酣之時,范增授意項莊拔劍獻舞,意欲趁機幹掉劉邦,還好被項伯擋住,但仍被張良識破,張良不愧是劉邦的首席高參,他走出帳外,同樣授意樊噲闖進帳內砸場子。

樊噲一聽,二話不說,持劍仗盾,就闖了進去,項羽手下想要阻擋,卻被樊噲一路撞倒。

項羽一看此人“凝視項羽,目眥盡裂,頭髮上指 ”,十分威猛,便賜給樊噲酒肉。

樊噲面不改色心不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又拔出劍來把豬腿切了,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條豬腿消滅了,表現地十分豪放,喝完酒後,還把項羽教訓了一頓。

項羽被樊噲訓了一頓,竟然啞口無言,這時劉邦藉口說廁所,悄悄逃跑了。

可以說,如果不是樊噲的突然闖入,劉邦一條小名很可能就交代了,所以劉邦十分感激樊噲,更加信任他,等劉邦滅了項羽,平定韓信,一統天下後,樊噲被封為舞陽侯。

相比朱元璋,劉邦對開國功臣算是比較信任的,至少沒有大規模群體誅殺功臣,但這並不表示他絕對信任開國功臣,即便是對他最信任的樊噲,劉邦也是有所保留的。

劉邦晚年生病,一個人無法處理朝政,他的老婆呂后越來越多幹預朝政。

呂后在劉邦尚未發跡時就嫁給他,對劉邦的發家有極大幫助,所以劉邦對呂后是絕對信任的,但後來有人向劉邦讒言說,樊噲和呂后串通在一起,想等他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劉邦對樊噲原本是信任的,但樊噲有一個特殊身份——他是呂后的親妹夫,娶了呂后的親妹妹呂嬃為妻,也就是說劉邦和樊噲是連襟,看似是親屬,實則沒有血緣關係。

有這一層關係在內,加上別人的讒言,不得不引起劉邦的高度警惕。

當時劉邦已派樊噲討伐盧綰叛變,聽到讒言後立刻改變主意,找陳平商量對策。

陳平是劉邦的首席謀士,離間項羽范增、逮捕韓信、解白登之圍都是他的計策,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穩定軍心,陳平向劉邦獻計,由自己前往軍中傳詔,順道偷偷把大將周勃帶在車裡混進去,然後宣詔當場斬殺樊噲,由周勃接替軍隊,把樊噲的人頭取回來。

但陳平不愧老謀深算,他擔心在這件事上得罪了呂后,跟劉邦說了一套,背後卻另有一套,陳平和周勃商量後,依計而行,順利擒拿了樊噲,卻沒有遵照劉邦的命令當場斬首,而是把樊噲押回長安,獻給劉邦,是殺是剮,讓劉邦自己決定,以免讓自己和周勃背鍋。

當陳平等人走到半路時,忽然傳來劉邦病故的消息。

陳平暗叫一聲好險,這要是當場斬了樊噲,劉邦一死,呂后主政,自己就完蛋了。

但綁了樊噲,這罪過也不小,為了自救,陳平決定演一齣戲。他策馬狂奔,一路加急趕回長安,又裝作跌跌撞撞的樣子,直奔劉邦靈前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說:

“皇上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臣不敢輕決,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啊!”

哭死人,給活人看;說好話,給活人聽,陳平這出戏真可謂精彩至極。

呂后一看,這陳平真是大功臣,多虧了他,我妹夫才免於一死啊!於是下令釋放樊噲,後來還重用陳平,讓他做了丞相,儘管後來呂后大封諸呂為王,剝奪了陳平的丞相實權,但並未威脅陳平的人身安全,這跟陳平的明哲保身之術是分不開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後來呂后病死,平定諸呂之亂的也是陳平,儘管坊間有陳平私通兄嫂的緋聞,但他的權謀智變水平,在漢初確實無人能出其右。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劉邦相當聰明,料事如神,如果真的殺了樊噲,呂后也不至於那麼囂張。無奈劉邦英雄遲暮,派去的陳平精於算計,而周勃又世故圓滑,兩個人一合計,與其聽命於行將就木的劉邦,還不如給自己日後留一線生機。因此樊噲死裡逃生,劉邦死後,樊噲就成為呂后身後一隻無形的巨手,其陰影籠罩在眾臣的頭上,人人為其忌憚,而呂后得益於幕後這把推手,無往而不利。

樊噲是劉邦的同鄉,劉邦玩世不恭,遊手好閒,樊噲勤勤懇懇,靠實業發家。樊噲狗肉做的十里飄香、聞名鄉里,劉邦分文沒有,白吃白喝。最後樊噲沒辦法,為了避免劉邦把他吃於破產,上街賣肉之前先打聽劉邦的形蹤。劉邦在東他就往西,劉邦忽南樊噲就挑上狗肉向北。最後劉邦實在不好意思,就將小姨子呂嬃撮合給樊噲,做為補償。
(樊噲劇照)

劉邦起義後,樊噲成了劉邦的堅實臂膀,樊噲殺狗手藝精湛,打起仗來勇猛敵,殺人如麻,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面,第一個攻上城頭的基本都是樊噲。因此每取得一次勝利,樊噲就晉升一級,最後劉邦不得不變著花樣賞賜樊噲。劉邦入關後,志得意滿,想獨霸關中為王,於是重兵把守函谷關。項羽一怒之下陳兵關下,劉邦眼看遭受滅頂之災,只好聽從張良計策到鴻門謝罪。席間項莊把寶劍舞的驚心動魄,劉邦眼看命懸一線,樊噲持盾而入。抓起生豬腿,一邊啃食,一邊與項羽據理力爭,劉邦假借撒尿,逃之夭夭。



劉邦稱帝后,冊封呂雉為皇后,立劉盈為太子。呂后野心勃勃,鋒芒畢露,沒等劉邦同意就將彭越垛成肉醬,還把一代兵聖韓信捅成篩子。劉盈生性仁懦,大權旁落已成必然,於是劉邦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以求自保,只能母以子貴,所以非常熱衷於為兒子奔走。呂后當然不肯放手,煮熟的鴨子怎麼可能飛了,於是一邊拉攏眾臣,一邊向張良問計。樊噲見了戚夫人則凶神惡煞一般吹鬍子瞪眼睛,並揚言說遲早殺了老孃們兒,戚夫人被嚇得魂飛魄散,只能鑽進劉邦懷裡啼哭。後來,戚夫人每次見到樊噲就像見了鬼一樣,遠遠的躲著走。


呂后為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費盡心機,如果沒有了太子,她的一生抱負也就無從實現,通往權欲的大門也就隨之關閉。最終呂雉拼了老命,請來四個白髮老頭,號稱商山四皓,四人都是隱居世外的高人,整日圍著劉邦轉來轉去。劉邦自知來日無多,老驥伏櫪,一聲嘆息,只能接受眼前的現世。劉邦並不畏懼死亡,但他放心不下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劉邦認為,如果沒有樊噲的助紂為虐,呂后即便兇殘,但也會有所收斂。於是臨終前派陳平和周勃前去誅殺樊噲,並要求二人提頭來見。

陳平詭計多端,周勃武藝超群,二人強強聯手、萬無一失。但是現實問題是,劉邦死後,呂后必然掌權,到時二人就成了殺害呂后妹夫的仇人,呂后絕對不會放過二人。於是二人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抓到樊噲以後,就押往長安,一路上還故意磨蹭拖延時間。最終劉邦沒有等到樊噲的人頭,憾然離世,陳平、周勃藉機向呂邀功請賞。
(樊噲劇照)



有了樊噲這個堅強後盾,呂后做起事來得心應手、隨心所欲,劉氏江山幾乎改名換姓。正是由於樊噲的支持,呂后成功登上權力之巔,並實現了一生的夙願,風光無限、權傾天下。可見劉邦頗有先見之明,並不老糊塗,無奈事不隨人願,讓樊噲躲過一劫。

公元前186年,樊噲病逝,6年後呂雉去世,漢室江山迴歸劉姓。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這句話套用在任何統治者身上都不為過,為了權力和地位,有時候人性在他們面前會顯得一文不值。就以劉邦來說,別說是自己的妹夫樊噲,就連他的老婆呂后,劉邦晚年也動了殺心,只不過英雄遲暮,許多人許多事終歸是跑不贏時間,劉邦還有很多事沒有完成,就病死在了長樂宮。


劉邦晚年有沒有糊塗?

可以肯定的說,劉邦非但沒有糊塗,反而他比任何人都要清醒。因為在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滿腦子都是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能使劉氏子孫千秋萬代的坐穩江山。

時間回到了公園前195年,劉邦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個歲月。這一年,他並沒有閒著,而是做出了幾件重要的決定。

首先,在征伐最後一個異姓諸侯王英布回來後(長沙王吳芮除外),劉邦由於在作戰中受了箭傷,自知時日無多的他幹了一件影響漢朝四百年國祚的重要決定——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也使得大部分有非分之想的人斷絕了稱王的念頭,除非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再者,當劉邦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呂后問丞相人選的時候。劉邦不假思索的說道:蕭何死後可任用曹參,曹參死後可任用王陵,然後讓陳平做左丞相輔佐他,周勃這人厚道、忠勇,可以任他做太尉。

劉邦的識人之明果真令人佩服,陳平、周勃後來誅滅呂氏家族,保住了劉姓的江山。請問,這難道是一個老糊塗之人能有的過人決斷嗎?

劉邦為何要殺樊噲?

樊噲該不該殺?說他該殺吧,他有點冤枉,說他不該殺,劉邦也著實不放心。雖然樊噲是劉邦的忠實小弟,從沛縣一起血雨腥風中拼出來的兄弟,但晚年的政局卻稍微有點出了劉邦的掌控範圍。

因為呂后及其家族權力的崛起,讓晚年的劉邦感受到了威脅,但為了打擊異姓諸侯王,劉邦又不得不依靠外戚與功臣。等到英布服誅之後,他想把呂后一腳踢開,但實際上他已經做不到了。


而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按照這一層關係,劉邦才動了殺心,他不想給兒子留下一個尾大不掉的外戚集團,那將是漢王朝最具威脅的一股勢力。而樊噲此時正在征討叛徒盧綰的路上,劉邦擔心自己死後他帶兵來逼宮,於是派陳平和周勃前往將他殺掉。

樊噲最後的結局怎樣?

劉邦給陳平和周勃下了死命令,見到樊噲格殺勿論,帶著首級回來交差就好。可劉邦最終還是沒能看到樊噲的腦袋,他倆剛領命出發,劉邦就龍御歸天了。

陳平這個人,可以說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在判斷了局勢後,害怕殺掉樊噲將來呂后會怪罪,於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把樊噲押上囚車,是死是活由新皇帝全權處置。這樣不但能夠交差也能給自己就一條後路。


劉盈登基後,呂后就把大權給沒收了回來,作為自己的妹夫,她當然不會處死樊噲,樊噲還算不錯,壽終正寢。要是他再多活幾年,碰上誅滅諸呂事件時,不知他會站在哪一方?

因此,劉邦作為400年大漢的奠基人,都說他是市井無賴,唯一一個像樣的對手還是政治智商幾乎為零的項羽,讓許多人都不認可劉邦打天下的能力。其實,劉邦的雄才偉略與知人善任完全能排進中國帝王榜的前十位。漢武帝、唐太宗又如何?晚年不還是犯了老糊塗的毛病嗎,而劉邦臨死前的這一系列決定,非但不糊塗,反而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高度!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劉邦,是個思路極為縝密的人,每件事都有他的用意。臨終之際要殺樊噲,不但不是老糊塗,而且是非常正確的決策。其中緣故,聽司馬為君慢慢道來。

首先,劉邦不是因為個人仇恨殺樊噲。樊噲早年是個殺狗賣肉的,劉邦是他的老客戶,所以倆人關係不錯。後來劉邦做沛公,樊噲便成了他的副官。

樊噲這個人,智略談不上,似乎唯一可以誇耀的便是武勇,當時打仗是以人頭數作為晉升標準的。樊噲在一場戰鬥中砍下敵軍十五個首級,就被封為國大夫。和章邯的軍隊交手,砍下二十三顆首級。打敗李斯之子李由,斬首十六級。攻武關至霸上,樊噲更是斬殺都尉一人,首級十個。鴻門宴那一場局,又是他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用盾撞倒拿著戟的士兵。 進入帳後拿眼珠子瞪項羽,項羽還欣賞他是位壯士,請他吃一條生豬腿。樊噲拔劍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這一場吃生肉秀,其實是救了劉邦的命——如果沒有樊噲闖帳譴責項羽,劉邦很可能就被殺了。

劉邦稱帝以後,樊噲依舊為他賣命,燕王臧荼的叛亂,是他搞定,代地的叛亂,則是他與周勃一起平定。直到劉邦臨死前的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他還在北方討伐燕王盧綰的叛亂。

所以,樊噲的軍事能力,是不值得懷疑的——但,劉邦最擔心的,也就是這個。

為什麼呢?因為劉邦此時最大的心事,就是戚姬與兒子劉如意的安危,在他看來,如果戚姬不能反控呂雉,就一定會被呂雉殺害。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劉如意做太子,接替帝位。可是劉邦又發現,群臣都很擁戴呂雉的兒子劉盈,尤其是樊噲掌握著兵權,一旦他決意廢除劉盈甚至說要殺掉呂雉,呂家人會不會謀反作亂,樊噲會不會助呂家一臂之力?

在劉邦看來,這個問題是肯定的。樊噲的老婆是呂雉的妹妹呂嬃,而且樊噲很聽老婆的話。所以要保住劉如意和戚姬的性命,就必須廢掉或殺掉呂雉,而要解決呂雉,前提就是要讓樊噲消失。

但劉邦一直下不了這個決心,直到身體快不行了,他才找來陳平,讓陳平去樊噲軍中傳詔,又把武官周勃藏在車子裡,打算一到軍營,就立斬樊噲,讓周勃接管軍隊。

可問題是陳平是個極會算計的人,他發現形勢已經不對了,劉邦說不定馬上就要死,而死後呂雉一定掌握大權,而那時如果陳平和周勃拿著樊噲的人頭上報,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所以最終,陳平沒有殺樊噲,而是將樊噲打入囚車,押回長安,結果在半途就得到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立馬轉變方向,投向呂雉,而樊噲的保全性命,就成了他的功績。

劉邦生前沒能殺掉樊噲,呂雉便沒事,而呂雉沒事,戚姬與劉如意母子二人便有事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這當然不是劉邦老糊塗了,而是劉邦眼光獨到、政治智慧高深的表現。

劉邦留下了傳說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靠譜的就是“病榻問相”,不管是不是迴光返照,劉邦在臨死之前能夠說出漢朝幾代相國的人選,非常令人吃驚的。

劉邦之所以要殺掉樊噲,就是為了剷除呂雉的黨羽,防止呂雉在劉邦死後專權亂政。

實際上,劉邦削弱呂雉黨羽的計劃一直在秘密地實行,為此劉邦曾決定廢黜太子劉盈、定下“白馬之盟”,最後才是臨死前剷除妹夫樊噲的計劃。

廢黜太子劉盈

劉邦早就看出太子劉盈性格過於軟弱,沒有辦法與性格強硬的呂雉抗衡,會在劉邦死後給漢室江山帶來莫大的危險,為了消除呂雉的影響,不惜廢黜太子劉盈,因為“如意類我”要改立劉如意。

只可惜呂雉,雖然想不出辦法違抗劉邦的意志,但是卻強迫張良獻計,終於通過“商山四皓”穩定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定下“白馬之盟”

劉邦稱帝以後,拖著病體不惜一切代價剷除了異姓諸侯王,雖然暫時消除了隱患,但是對於將來是否會出現新的一批異姓諸侯王篡權奪位非常擔憂,最擔心的無疑就是呂氏外戚勢力。

對此,劉邦專門歃血為盟,與群臣令下白馬之盟,“非劉氏不王”成為了漢朝的祖訓。

只可惜,劉邦費盡心機設立的白馬之盟直接被呂雉無視,分封了大批呂氏諸侯王,差一點就斷了漢朝的香火。

剷除妹夫樊噲

樊噲雖然出身只是“屠狗之輩”,但是可以毫不遲疑地說樊噲是漢高祖劉邦麾下的第一猛將,能夠在“鴻門宴”上挑釁霸王項羽就出劉邦,忠誠、勇氣、戰鬥力都是一時之選。

劉邦娶了呂雉,樊噲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親上加親固然是好事,但很容易偏幫呂雉成為漢朝江山的巨大威脅。

為了漢朝的江山,劉邦在臨死之前終於下定決心除掉忠心耿耿的樊噲,只可惜劉邦雖然派出了最狠毒的陳平,卻沒有看透陳平對呂雉心懷忌憚,竟然不敢對樊噲下手,被樊噲僥倖逃脫。

“不於呂禍身先死”用一句話說出了樊噲的結局。

僅僅六年以後,樊噲就追隨劉邦而去,並沒有幫助呂雉危害漢朝的江山社稷,保全了忠臣之名。

儘管沒有樊噲相助,心狠手辣的呂雉還是極大地動搖了漢室的江山,竟然開創了漢朝“立子殺母”的先河,真是貽害無窮。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發表一下個人看法,歡迎討論。

劉邦要殺樊噲是穩準狠,派陳平去執行,雖然不當,也沒有其他人選。

劉邦要形成功臣、呂家、劉家力量均衡,給劉氏發展留出時間

劉邦當皇帝之後,藉助豐沛功臣,和呂家的班底,剷除異姓王,只留下一個吳芮,而後,大封劉姓王。然而,劉邦臨死之前,劉姓王的勢力完全因為劉邦才能與功臣、呂家班底平衡。其中,功臣力量已經成為最大的一派,蕭何,曹參,周勃,灌嬰,陳平,樊噲,王凌,周昌等等都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呂家,旗幟是呂澤,但是樊噲也是呂后的妹夫;劉家有些能力的有劉濞,其他兒子和孫子年齡都太小,或者無能。劉邦死後,力量會重新平衡。

劉邦知道呂雉的狠辣,呂雉怎麼對劉氏子孫,他心裡沒有多少底。但是也安排了曹參做齊王的相,周昌做趙王如意的相。朝廷內,留有剛直的王凌,想通過這些人來保全一下自己的子孫。

然而,臨死前,有人讒言說樊噲要殺劉如意母子,讓劉邦預想的平衡政局面臨極大的挑戰。樊噲雖然此時忠於劉邦,但是可能會令呂雉處理起劉氏子孫時有恃無恐,那麼劉家就要遭殃,以前辛辛苦苦謀劃的局面將要落空。

事後看結果

我們看,陳平、周勃因私心沒有殺樊噲。呂后果然很快就對劉姓子孫動手,首先,繞過周昌,就把趙王如意弄死,把戚姬做殘害。而後,有藉機殺了兩個劉姓王。並趁機大封呂姓諸侯王,王凌因表達不同意見被罷免。

樊噲其人,有勇有謀,不但作戰時常常率先登城,戰功無數,而且眼光長遠,比如:進咸陽時第一個出來勸劉邦不要貪戀女色財貨。幸虧樊噲在劉邦死後,第六年就死了。沒有讓呂姓完全佔據優勢。

然而,就是這段時間,呂姓,已經形成對功臣的壓制,成為實力第一的力量。

此時,呂后的強勢,使功臣產生離心,表面對其臣服,實際對呂氏有牴觸。

劉姓贏得寶貴發展時間。

以齊王兩個兒子為代表的一帶,漸漸長成,不滿政治地位的降低。朱虛侯劉章,就是其中佼佼者。有次宴會,呂后讓劉章監酒,劉章請求按軍令監酒,呂后同意了。劉章宴會上唱歌,以種田除草作比喻,非其種不留。呂后低頭不語。稍後,呂姓後人離席,劉章殺之。呂后因為已經允許他以軍令監酒,所以也沒有辦法。劉章因此氣勢壓過諸呂,眾人逐漸依附,劉姓勢力開始崛起。

正是因為劉姓復起,後來,功臣和劉姓聯合誅滅諸呂,功臣不敢自立也不想擁立強勢的劉章一家,才有了後來的漢文帝撿漏登基。

如果此時樊噲尚在世,劉章的腦袋恐怕就不保了。

劉邦要誅殺樊噲實出不得已,但是派陳平去,確實是大大失誤,也是無可奈何

如果從道德上看,劉邦殺樊噲確實是個小人,如果從劉邦的利益看,確實又是個必然選擇,劉邦登基後大殺四方,不就是要劉姓江山永固嗎。

但是劉邦派陳平去辦事,乃是大大的錯誤,一是陳平知道劉邦時日無多,二是陳平的投機屬性。陳平其人,追隨魏咎,項梁,項羽,又轉投劉邦,就是對權力的飢渴,乾的是刀口舔血的買賣。

然而,能把遠在外地的樊噲不動聲色抓住殺了的,也只有用陳平,誰還能幹這個事兒呢?派蕭何、張良去都太誇張了,樊噲會不會生疑?武將,傳聖旨,那更明顯不對頭。

果然,陳平和周勃一合計,保全了樊噲的性命做了給呂后的禮物,二人做了不倒翁。

要不是樊噲死的早,陳平對王凌所說的,保劉姓天下,也許就是空談了。


夜航船水手


劉邦還沒稱帝的時候,作為漢王,得到一個美女,就是戚夫人,她生了一個兒子叫如意,在漢朝建立後,被封為趙王。

呂后則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她也為趙王生過一個兒子,就是漢惠帝劉盈,劉邦生前劉盈被封為太子。

劉邦在後期打天下的時候,戚夫人整天跟著他南征北戰,而呂后則大部分時間留守後方。

所以,呂后有時間籠絡劉邦的手下大將,而戚夫人有機會在劉邦跟前吹耳旁風。天長日久,呂后越來越受到劉邦的冷落,戚夫人越來越受到劉邦的寵愛。

終於,戚夫人的耳旁風也開始牽扯朝政了,她要求劉邦廢掉太子劉盈,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

劉邦經不住戚夫人的哭訴,再加上太子劉盈性格柔弱,在劉邦眼裡不太成器,所以劉邦終於動心了,要廢掉太子劉盈,立如意也太子。

但是,劉邦發現,這件事想辦成,比自己意料中的阻力大太多。最終這件事,因為呂后和呂氏集團的背後操縱,不了了之。

呂后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兩個哥哥都是劉邦手下的大將,連呂后的侄子們都封了侯。此外,呂后的妹夫,就是鴻門宴上救了劉邦一命的樊噲。呂家集團勢力大到,甚至當時有人說,劉邦的天下,是靠呂家的車軲轆在後面推出來的。

此時,呂后還籠絡了一大幫人,包括留侯張良,大臣叔孫通,周昌,審食其,牆頭草陳平等等。

在劉邦剪除功臣的過程中,呂后及其呂氏集團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英布彭越韓信等人,是在呂后的幫助下才輕易被除掉的。

跟劉邦同一天出生的燕王盧綰,是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唯二的異姓王,他跟匈奴牽扯不清,遭到劉邦猜忌,劉邦派去攻打盧綰的是樊噲。

這時候,樊噲是劉邦手下手握兵權的大將之一。因為樊噲跟呂后的關係,有人就在樊噲帶兵平定燕王盧綰的時候,向劉邦進言。

說樊噲跟呂后是一黨,現在他又手握重兵,如果劉邦死後,就沒人能夠限制呂后了,呂后肯定會害死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的。

這麼一說,正中了劉邦的下懷。劉邦於是找陳平來問怎麼辦。陳平建議用絳侯周勃代替樊噲帶兵,奪了樊噲的兵權。

劉邦於是秘密派陳平和周勃去樊噲的大營,而劉邦特意告訴陳平,一到樊噲大營,先讓周勃接替樊噲的指揮權,然後殺了樊噲。

然而,讓劉邦沒想到的是,陳平和周勃是兩棵牆頭草。他們兩個私下裡合計,殺了樊噲,那肯定得罪呂后,以後呂后肯定找自己的麻煩,陳平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樊噲抓起來,送到劉邦那裡去,讓劉邦親自動手,他們兩個就能避免日後被呂后打擊報復了。

誰知道,這件事還沒處理完,劉邦就死了。樊噲也被呂后給放了。然後呂后開始大封呂氏,打擊劉氏諸王。這期間,樊噲和審食其出力甚多,而陳平也因為放了樊噲一馬,得到了呂后的重用。

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如此。

其實,劉邦殺樊噲,仍然是太子之爭的後續。只是劉邦沒有意識到,呂后黨的權勢已經大到這個地步了,連陳平周勃都那麼忌憚她。


西堤君


劉邦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絕對不是老糊塗了,他是因為要救自己的兒子劉如意,所以不得不下這樣的命令。

至於樊噲最後有沒有被殺,大家聽我娓娓道來。

樊噲是劉邦的老鄉,他和劉邦一起娶了呂太公的女兒,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是連襟的關係。劉邦娶的是姐姐也就是後來的呂后,樊噲娶的是妹妹。

除了這一層關係之外,樊噲還是劉邦的好兄弟,曾經劉邦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劉邦的時候,是樊噲給劉邦解了圍。

也可以說是樊噲救了劉邦的命。

當然了在劉邦建立大漢的過程中,樊噲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那麼劉邦到了晚年,躺在病榻上快要奄奄一息的時候,他為何要下命令除掉樊噲呢?

其實這個情況還是很複雜的。

當時劉邦生了重病,劉邦的好兄弟燕王盧綰,竟然造反了,不得已劉邦就派了樊噲,去平叛這場戰亂。

但是,就是樊噲在燕地平叛盧綰的時候,劉邦聽說樊噲要等劉邦死了,直接帶著燕地平叛戰亂的士兵,殺到都城,他要替呂后把戚夫人和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給殺了。

劉邦此生最愛的兒子,就是劉如意了。

你說樊噲想要幹這種事情,劉邦能饒恕他嗎?

更何況那時候劉邦已經活不了幾天了。所以,劉邦就選擇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他就找來了自己最為信任的大臣陳平和周勃,讓他們到了燕地,不問三七二十一,立刻把樊噲給斬了。

陳平可是一個老狐狸,他知道這件事不好辦,若是處理不好,這個問題,他有可能被滅族。

因為若是不按照劉邦的旨意,去殺樊噲,他就是抗旨不尊。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被滅族。但是,若是聽了劉邦的,萬一把樊噲給殺了,劉邦蹬腿歸西了,那呂后就不會饒恕他的。

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

這個問題實在不好抉擇呀。

最後,陳平選擇和周勃先到了燕國,然後把樊噲給抓住,他們想把樊噲綁到劉邦面前,讓劉邦親自處理他。

結果就是在他們返回的路上,陳平得到了劉邦去世的消息。

樊噲因此也躲過了一劫,當然了陳平和周勃也逃過了一劫。

我們再說樊噲為何要幫助呂后殺劉如意?

因為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仗著劉邦對自己的寵幸,想要讓劉邦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劉邦還真想這麼做,但是,最終沒有做成。

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的矛盾,至此就算是結下了。劉邦去世之後,呂后掌權肯定會拿戚夫人母子開刀的。

這也是為什麼劉邦聽說樊噲要害劉如意,立刻要殺樊噲的原因。


漢史趣聞


劉邦一直到死,都沒有糊塗。何以見得?

據史書記載,劉邦死前,呂后問他蕭何接班人的問題,劉邦接連說了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人,並且把王陵、陳平、周勃等人的優缺點分析得頭頭是道,你說他糊塗沒?

事實上,劉邦臨死前派陳平和周勃去殺樊噲,是出於外戚專權的憂慮。

樊噲是誰啊?不僅是劉邦的鐵哥們,開國功臣集團的典型代表,更是呂后的親妹夫。

眾所周知,漢惠帝劉盈性格羸弱。皇帝年幼且羸弱,很容易導致外戚專權——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劉邦為何不殺掉呂后呢?一來,這樣做實在說不過去,畢竟呂后是跟著他一路打江山的糟糠之妻,而且呂后對於劉盈也有一定的護威作用;二來,劉邦留下了一個強大的開國功臣集團,包括曹參、王陵、周勃等人,這些人對劉邦是忠心耿耿的。劉邦有信心,功臣集團完全可以抗衡呂后的外戚集團——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如此一來,樊噲就尷尬了。他有兩重身份。為了純潔開國功臣集團隊伍,劉邦必須殺了他。

可惜,一直以陰謀詭計著稱的陳平耍了一個心眼。他知道劉邦快不行了。為了不得罪呂后,他就沒殺樊噲,而是把他綁回了長安。結果,沒等到達長安,劉邦就死了。

樊噲因此僥倖逃生。而呂后也欠了陳平一個人情。


趣談秘史


欲殺呂后,先除樊噲!

也就是說,除掉樊噲,是斷呂后一條臂膀。因為樊噲是呂后軍中勢力的最大一張王牌。

除樊噲事件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95年,也就是劉邦死的那年,這一年政壇是什麼情況呢?

蕭何心灰意冷。

韓信,彭越、英布被殺不到一年

張良被呂后秘密保護了起來,無法殺掉。

陳平那是千年老狐狸,深知進退之道,不敢託付。

能打仗的人就剩下了周勃,曹參,夏侯嬰。周勃太老實,根本不是呂后的對手,夏侯嬰對呂后有救命之恩,只剩一個曹參,可是曹參因為功勞一事對自己也有所不滿,忠心不敢保證。

環顧整個朝廷,能忠心對自己的,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最合理的辦法就是讓陳平出計,讓周勃配合執行,相互制約,殺掉樊噲!

也就是說,劉邦真正想殺的不是樊噲,而是呂后。

劉邦為什麼要殺呂后?

因為呂后勢大,尤其自己出昏招把張良逼到呂后陣營之後,呂后已經不受他的控制,文有張良,武有樊噲,更有呂氏一族的子弟兵,還有間諜天才審食其,而自己身邊的能人要麼死了,要麼老了,要麼廢了。更重要的是,皇宮是呂后的勢力範圍之內,呂后如果殺想劉邦,輕而易舉。

劉邦大意了。他以為呂后看不出來換太子一件背後的陰謀,以為呂后幫著自己殺韓信殺彭越是夫妻一體,可是等他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呂后早就看穿了換太子一事背後的真正殺機,而所謂的夫妻一體只不過是戰略伙伴之間的臨時合作。再加上當年彭城戰敗的無情無義。劉邦知道,自己必死無疑,而且不但自己會死,戚夫人會死,劉如意會死,所有當年對呂后見死不救的人都會死。

殺樊噲,不過是死前掙扎。

我在沒有任何證據的前提下,堅信劉邦是死在呂后手裡,而不是什麼正常駕崩,至於病榻問政不過是心疼江山罷了,也會知道呂后必然會順勢而為。

他最大的希望,有一天,會有人能夠遵守白馬之盟!

親手把自己的老婆逼成政治家,劉邦後悔之心如汪洋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