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由鄭爽領銜主要的青春勵志劇《青春鬥》終於完美收官。

對於追劇小夥伴來說,追逐一部劇就像認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忽然間要分開,內心多少存在些許的不捨。

揮手作別《青春鬥》,在依依惜別的傷感之外,也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帶來久久不息的感悟。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關於理想,課本上經常給我們的標準答案是這樣的:

一個人從小就樹立了理想,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旅途中為之奮鬥,在這個過程中,有困難,也有挫折,但最後都憑自己的毅力和熱愛一一克服。苦盡甘來,理想終於在現實社會中生根發芽,個人的人生價值最終得以實現。

然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現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直到大學畢業,也還沒有跟自己的理想正是見過面。

01

大學期間,向真唯一的打算時和趙聰談好戀愛,臨近畢業,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她和于慧開起了圖書出版策劃公司。

不出意外,向真的第一個公司很快就關門大吉。待到畢業,她又有一大段時間生活在失戀的痛苦中,整天無所事事。

在親人和閨蜜的生拉硬扯之下,向真被推進了雜誌社,從前臺幹到助理編輯,最後同樣的草草收場。

百無聊賴之際,向真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創辦了糾糾公司,雖然幹得有聲有色,最後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按她的話,白白折騰了兩年,最後只賺了5萬塊。

直到電視劇最後,向真也沒有找到她的理想。

最後向真總結,畢業六年,她沒有成功,可是成長了,伴隨著自己的成長,她有信心幹好每一項工作。

驀然回首,才發現,向真的理想就是沒有理想!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我們中的很多人不就是這樣嗎?一直被虛假的理想所綁架,當摔得頭破血流之後,才發現,那些所謂的理想,可能多半是社會或者他人強加給自己的。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的理想並不是在某個領域幹出轟轟烈烈的事蹟,而是在變壞莫測的世界中,學會坦然,尋找安寧。

如果某天,我們守得住自己內心的安寧與平和,那麼無論從事什麼行業、成就是高是低,都不重要。因為,在祥和的籠罩下,我們每天遇到的人、碰上的事,無所謂好壞,都能夠積極地應對。

02

比起向真,錢貝貝好像沒有那麼迷茫,畢業,進入銀行工作,一切似乎都按部就班。可是,就像她所說,畢業這些年,自己也幾經周折,所從事都每一分工作,談不上喜歡,也談不少討厭。

接手一份新工作,她能兢兢業業地完成分內之事,當離開時,又不會依依不捨。

錢貝貝的生活,早就被家庭和社會提前規劃好,她要做的,就是順著規劃的路走上一遍,所以,她是五朵金花中最走得穩當的一個。

然而,也正是這份穩當,讓她失去了應有的生機和活力,在工作中,她找不到任何興奮的理由,當然,也沒有碰上任何厭惡的感受。

直到遇上夏沫,才重新激發了她兒時丟棄的藝術愛好。

那一刻,她興奮異常,迫不及待地辭去了她的高級白領工作,為了畫室,哪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怕天天填錢,她都有耗不完的精力。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電視劇的最後,他遠赴法國,終於和自己的興趣來了一場持久的約會。也正是這段時間,她才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在真切地活著。

錢貝貝的生活軌跡就是那些家庭比較強勢的孩子的真實寫照。因為家庭強勢,所以有能力給他們提前規劃好人生,他們要做的就是緊跟著預先設定好的程序,讓人生自動運行,衣食無憂唾手可得。

只不過,在日復一日的運轉中,他們發現自己僅有的活力在一點點被抽乾,生命還未來的及綻放就提前枯萎。

只有當碰上心之所往之事時,他們的生命活力才重新集結,一旦活力四射,生命從未綻放得如此絢麗。

03

于慧可謂是目標最明確的一個了。

大學還未畢業,她就為自己定下了明確的目標,不斷出版小說,然後做電影。

為了這個所謂的目標,于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出賣友情和愛情。也正因為如此,她是幾個姐妹比較被孤立的一個。

憑藉和於凡的曖昧,讓他順利出版了7部書籍,也和向真創立了第一個公司。以這樣的方式換來的成就,結局早已註定,當她和於凡劃清界限之日,也就是他的事業崩塌之時。

憑藉自己的美貌,第一次創業失敗之後,于慧又搭上製片人林森。

最開始,于慧和林森結合,利用多於情感,只不過,在慢慢地接觸過程中,于慧發現林森對自己的愛已經到了死心塌地的地步,她才動了心。

林森為了于慧,甘願做一個傻子,不計回報、傾家蕩產地為了于慧的夢想付出。

在這樣的一個男人的庇護下,于慧彷彿看到了夢想照進現實的光芒,五彩繽紛又格外溫暖。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可是,林森通過竭澤而漁的方式為于慧創造的夢幻氣泡太過於脆弱,輕輕一紮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為了幫于慧完成夢想,林森不惜進行合同詐騙,最後為自己領了一份十年的牢獄生活。

林森進入高牆,于慧的夢想就此破滅!這一跤,她摔得格外的疼,也讓她變得清新。

她放下了心高氣傲和急功近利,靜下心來咀嚼著他們一路走來的故事,然後把這些故事幻化成優美的文字。

也許在這個時候,于慧才真正找到自己的夢想,那就是用一顆不焦躁的心,去感悟生活中的點滴。

于慧代表了家庭較為弱勢的孩子群體,因為物質的匱乏,所以他們比任何人都迫切地希望功成名就,為此,他們放棄了自我,一路順著名利的足跡追尋。

到頭來,名利彷彿一直就在手邊,但始終抓不著。更糟糕的是,為了這場奔跑,一路上那些真正關心自己的人,都被自己搬來填在了道路的坑窪處。

04

丁蘭的夢想很單純,就是一直讀書,一直考試。

當考入德國知名學府時,她的夢想被母親無情地打斷了。

第一次,丁蘭向命運低了頭。

正當她拒絕抗拒地接受母親為她安排的生活時,第二任男友曾海銘傾盡所有,說服並支持她回到北京,重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命運無常,旦夕禍福誰都無法預料,原本丁蘭打算一邊打工,一邊繼續考試,做到家庭事業兩不誤,可父親偏偏在這個時候患上癌症。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有不甘,但是丁蘭還是不得不割捨下自己的夢想。這一次,在她看來,她終究是被命運徹底擊潰了。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丁蘭開始隱忍,做盡可能多的工作,賺儘可能多的錢,只為把父母照顧好。

一個偶然的時機,劉煜走進她的生活,並愛上了她。

當和劉煜結婚之後,丁蘭憋著的一股氣終於釋放了,對未完成的夢想也變得釋然,開始充分享受婚後的生活。

長這麼大,丁蘭第一次活得那麼輕鬆愜意。

而正是這份輕鬆愜意,讓丁蘭的夢想在意識之外重新匯聚。

丈夫劉煜在安頓好她的父母之後,自願陪著丁蘭遠赴德國,陪她一起完成自己的夢想。

05

夢想從來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往往不會在我們童年時就會闖入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只有到了二十幾歲甚至三十幾歲,才會與夢想匆匆見上一面。

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夢想,都是偽裝的夢想。

它們要麼是社會的夢想,要麼是家庭的夢想,或者僅僅是迷惘之中的隨遇而安。

在經歷過世態沉浮之後,你才會發現,越來好多時候,自己一直堅持的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青春鬥》大結局,道出了多少人生不敢觸碰的禁忌!

夢想無關世界,只關自己。

我們總認為夢想無關自己,只關世界,所以追逐這整個世界滿世界地跑,最後摔得頭破血流還是一無所有。

其實,夢想就在心裡,我們一直都本末倒置。

從向真、錢貝貝、于慧、丁蘭的身上,你會發現,他們放棄自己去遵循世界,最後都失敗了。可社會的摔打讓他們迴歸本心時,夢想又都不請自來。

向真在失敗後感悟到,夢想僅僅是一顆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內心,帶著這顆心,無論她做什麼,都會給她帶來想要的結局。

錢貝貝在按部就班中清醒,夢想只不過是內心的活力四射,當活力重新在內心聚集,生命之花就會絢麗綻放。

于慧夢想氣泡幻滅時看到,夢想不是追名逐利,而是內心的安然閒適。當她守住內心的安然時,深受讀者喜愛的《青春鬥》就迅速完成。

丁蘭在挫折中發現,堅持夢想不是與生火斗氣,而是坦然地享受當下。當她學會享受生活時,原離的讀書夢就照進了現實。

是的,現實生活只不過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影,追逐夢想的根本途徑還是要追逐內心。如果我們放棄內心而去追逐世界,最後的結局 一定是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迷途。

你若盛開,蜂蝶自來!

當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追尋內心的快樂與平和上時,一切夢想就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