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減負,重提實事求是極端重要

基層減負,重提實事求是極端重要

當前,推進基層減負工作已成為各級政府轉變作風、提高效能的重要手段,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得到了各級幹部的積極擁護。

減負的呼聲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之所以被反覆強調反覆整改,不能不認真反思,深刻反省。過去的教訓一再證明,就事論事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有必要重提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重提實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實際瞭解事物的本來面貌,抓住問題的根本。

現實中我們看到,精簡會議是各級高度關注的重點,但人們詬病的會議多並不是問題的核心,領導幹部疲於應付會議的癥結並不在於頻繁參加會議,關鍵在於會議的效率。如果會議的落腳點在實實在在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會議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越多越好,基層幹部不會因為這樣的會議多了而牢騷滿腹。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會議恰恰相反。一般性的會議滿天飛,明明文件規定的非常清楚,仍讓要開會部署。有些會議主題明明是議事,卻議而不決,成了務虛會。有些會議應該參加的要參加,沒有必要參加的也要陪會。甚至會議開完了,人們並不明白到底該幹什麼。

因此,解決會風問題,也要實事求是,抓住根本,把會風的轉變放在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會議效率上,否則,用形式主義辦法解決形式主義問題不可避免,也必然導致無會月後會更多,今年減會明年照舊。

重提實事求是,就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落實上級決策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

過度痕跡管理是這些年基層反映極為強烈的焦點問題,但不能否認,痕跡管理是抓好工作落實和強化監督考核的重要手段,基層減負不能全盤否定痕跡管理的重要作用。現實中我們必須承認,對幹部的自覺意識不能有過高的估計,痕跡管理對於有效約束幹部的行為,促使幹部自覺做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學習正常化的問題,痕跡管理就發揮了關鍵制約作用,通過強制要求,讓幹部逐步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很有必要。

同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堅持必要的,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繁瑣的痕跡管理,把監督考核聚焦到工作落實的實際效果上,以實際效果檢驗基層工作質量,促使和放手基層幹部把更多的經歷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或者說,只要效果是高質量的,得到群眾擁護的,就應該有好的評價,不應該、也無必要把考核的重點放在過程上。這就意味著上級的考核評價體系需要發生深刻的變化,也考驗著上級的態度和智慧,這才是減負工作的關鍵。

重提實事求是,就要改進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重構責任落實機制。

我們必須承認,基層負擔過重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新的時代國家治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抓落實的力度空前加大,不落實和落實不到位的風險極大,特別是思維慣性艱難轉變和存量矛盾的艱難攻堅,使得任何細小的失誤都會帶來被問責的風險,而現實中這種風險始終會與每一個幹部如影隨形,而這種焦慮必然會在工作中得到體現。全椒問責事件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偶然,而是上下履職焦慮的現實反映,並不完全是全椒問責機關的錯。

因此,基層減負不是簡單的事情,不能指望一夜之間完全反轉,需要有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我們能夠做得,是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方法,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重構責任明確、落實高效的管理機制。比如在城市街道,明明說了不以經濟發展指標論長短,但實際考核中完全不管用。反過來說,不考核經濟發展指標,發展的壓力誰來承擔?比如說信訪穩定不通報了,但實際工作中也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反過來說,都不考核了,穩定工作誰來承擔?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是抓住了基層減負的根本,而這個問題,不是發一個文件就可以解決的,也不是那一層面自行可以改變的,必須採取系統的、上下聯動的措施,否則,基層減負就是一句空話。

基層減負年說的是減負,反對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核心是要回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個任務是長期的、艱鉅的,否則,必定會不斷重複老路,最終影響的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