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支降本到底“節”什麼?

■徐曉華

節支降本到底“節”什麼?

到一家企業授課、諮詢。管理部一位負責人請我給他們正在開展的節支降本活動出出點子、把把關。我要他把開展活動的文件拿給我看看,他說我們只發一份紙質文件,張貼到告示欄了。我問,為什麼只發一份紙質文件呢?他說,節支降本啊。好傢伙,“節支”首先從發文“節”起了。

這是一家有塑料電鍍工藝的企業,用水量比較大。而企業所在的園區,是將管理費分攤到用水量裡的,因此,降低用水量是企業節支降本的一項重要工作。就在企業開展節支降本活動的第二天,電鍍部和保障部負責人又在會議上互掐起來。電鍍部負責人怒斥保障部負責人,在電鍍部不知情的情況下關小了自來水開關,使得車間用水量減少。面對電鍍部負責人的指責,保障部負責人並不服氣,他回敬道:現在公司開展節支降本活動,我就是要通過關小開關,強制性逼著電鍍部節約用水。聽他這麼講,電鍍部負責人鼻孔哼了一聲,嘲諷說:“昨天夜裡,因為水少了,產品沖洗不乾淨,報廢了三個批次,損失兩萬多。你這個節支的辦法好啊。”

節支降本幾乎是每家企業都會開展的活動,但不少企業往往沒弄清到底該“節”什麼,怎麼“節”,把握不了節支降本的重點,缺少有效的措施,活動開展後要麼不了了之,要麼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像這家企業鬧得諦笑皆非,也有不少。

節支降本到底“節”什麼?

“節支降本”,“降本”是目的,“節支”是手段。在企業沒有遇到嚴峻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節支”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不要制約和限制原有職能和功能的發揮。不少企業一談節支降本,就想到裁人,殊不知不少裁人的措施看似降低了用工成本,實質是以犧牲企業部份職能為代價的。將一些從事培訓、宣傳、文化的人員裁掉,省了錢,短期也看不出多大的影響,但長遠看將會對企業員工素養的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打造產生不利影響。那家企業將不發紙質文件,作為節支降本的一項舉措也是極不妥當的。文件是用來統一思想、明確政策、規範要求、講授方法的,不發紙質文件(這家企業是傳統型企業,還沒有建立無紙化辦公系統),會使文件精神得不到更好的落實,顯然是因小失大。

不要迷惑於現象而要深入本質。有些事看上去是“節支”了,但本質上並沒有起到這樣的效果。這家企業保障部負責人將閥門關小,表面上推進了節水,但它影響到產品質量,根本沒有達到降本的目的。取消發放紙質文件也是如此,看似節約了用紙,但節約的這點成本與文件該發揮的作用相比,簡直不值一談。

要將節支重點落實到杜絕浪費上。不能因為節支降本而損害企業的職能,也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的利益,節支降本的重點要放到節減下來對企業沒有影響的環節和事情上,也就是要在減少浪費上下功夫。比如:合併組織,使部門職能得到優化,從而精減人員;優化流程,使辦事效率得到提高;減少庫存,增加資金流動效率;細化生產管理,減少產品庫存;明確職責,減少管理成本,等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只會減少企業成本,但不會影響企業建設。

節支降本到底“節”什麼?

不要犧牲企業的長遠利益。不少企業開展節支降本活動,為立即見成效,馬上大刀闊斧地幹開了,殊不知有一些措施是飲鴆止渴、揚末害本,是以犧牲企業長遠發展為代價的,比如:停止優秀人才聘用、減少科研投入、刪減企業文化建設必要的經費、減少員工的培訓等等。這些不是節支降本,而是慢性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