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9種人物,人間百態

1.自信人:肯努力故不誤

有時候,成功與失敗之間,差的就是那點自信心。

自信源於有擔當,“雖千萬人,吾往矣”。

自信源於內心強大,“仰首攀南鬥,翻身倚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

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2.睿智人:看得透故不爭

老子說: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由來富貴三更夢,何必楚楚苦用心。

與世無爭的人不會輕易被名利左右和金錢誘惑,擁有平淡從容的生活狀態。

3.豁達人:想得開故不鬥

曾國藩有“三不鬥”:不與君子鬥名,不與小人鬥利,不與天地鬥巧。

不鬥,就不會將自己拉入爭鬥的漩渦,不被爾虞我詐拖累;不鬥,就不會樹立太多的對立面,不會時時遭人排擠;不鬥,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4.厚德人:重謙和故不噪

俗話說: “有理不在聲高”“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人把頭低下是因為想看清腳下的路。

謙和是有修養地審視自己,謙和是有涵養地看待別人。

5.重義人:交天下故不孤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人生在世,行走江湖,總要結識形形色色的人,交各種各樣的朋友。

一個知心朋友,一生如沐春風;一幫酒肉兄弟,盡毀大好前程。所以說,朋友不可不交,也不能不交,但須慎之又慎。

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6.寧靜人:行深遠故不折

靜水流深。

靜是人生精神的超凡境界,一個人越是深沉厚重就越發的靜。

“深遠”是生命的蘊藉,總能在最平凡的日子裡,讓我們的靈魂裡保持一種激情。

保持內心平靜,而生命卻像滾滾的流水,我們必須不停地向前走,哪怕路上有風雨和泥濘。

7.知足人:常快樂故不老

《黃帝內經》: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能知足的人,少欲寡求。少一些七情六慾的妄擾,可使心緒平靜,氣機暢和,血脈通暢,從而健康長壽。

8.明理人:放得下故不痴

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張開兩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當放下時,要能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人生就在功名富貴裡虛耗;悲歡離合放不下,人生就在悲歡離合裡掙扎;金錢名位放不下,人生就在金錢名位裡打滾;得失榮辱放不下,人生就在得失榮辱裡煎熬。

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9.得道人:曉天意故不急

富貴如春夢,一醒便無,世人何苦強求。

人生數十年光景,死後惟剩一堆泥土而已。

人心無常,心安便是歸處。得道之人已經擺脫了慾念、妄求,做到了心如止水,又怎麼會急躁呢?

9種修養,氣象萬千

1.不要自視清高

可以有高貴心理,但不可持清高之心。

千萬不要自命不凡,自以為了不起,這樣等於給自己砌起一道高牆,有意孤立自己。自認為是鶴立雞群,其實是畫地為牢。

2.不要盲目承諾

承諾只是一種姿態、一種形式,甚至說是一種決心,但最後能不能全部兌現,關鍵還要看行動。

承諾容易,兌現承諾難。盲目承諾,最終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所以不要盲目承諾。承諾最好擲地有聲、落地生根。

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3.不要輕易求人

自助者,天助之。

很多時候,我們只不過是自命不凡的沙子;我們苛求他人欣賞自己,獎掖自己,卻不懂得沉下心來埋頭實幹,把自己變成一塊金子。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萬事大吉。

4.不要強加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別將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沒有人喜歡被人強迫。

若只是一廂情願,自以為出於好意,把自己喜歡而他人不想要的東西強加於人,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干涉或侵犯。

不干涉別人的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尊重別人的意願和選擇,尊重別人的活法,才是真正的尊重。

5.不要取笑別人

《增廣賢文》: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多用好的話語喜悅別人,結善緣。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

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於笑己,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9種人物,人間百態;9種修養,氣象萬千!

6.不要信口開河

言必適時,言必適情,言必適度。

信口開河,有時候會在有意無意間傷人自尊,有時候還自取其辱地露了自己的底。

行要多思而動,話要多想而出。言多必失。寧不言,不失言。

7.不要小看儀表

儀表不僅是給自己看的,更是對別人的尊重。

外在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向人們傳遞著一個人對整個生活的內心態度。

8.不要封閉自己

把自己封閉起來,可以躲避風雨,但是陽光也進不來了。

你的心越封閉,你要承受的東西越多。

一個能夠打開心扉,迎接陽光的人是不會自我封閉的。

每天早晨給自己一個微笑,種上一天的陽光。

9.不要欺負弱者

真正的強者,都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哀民生之多艱”,並願意盡一己之力給弱者以幫助。

強者,不等於取得了輕視、欺壓弱者的資格,而是賦予了幫助弱者的責任。放棄這一責任,根本沒有資格做強者。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