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封閉針有什麼危害?

曉夏GG


很多人因為全身各關節局部疼痛,經常會去醫院打“封閉”針!“封閉針”的專業名稱為:封閉注射治療,其在人類醫學史上有長久的應用史,主要針對於網球肘、腱鞘炎、坐骨神經痛等病症。

封閉操作步驟主要是:將局麻藥與消炎藥混合後,在局部疼痛的位置進行注射,目的是希望達到止痛、消炎、改善患者症狀,臨床上大部分患者用了效果都還不錯!


目前應用比較多的局麻藥是利多卡因,而最常用的消炎藥是激素。


局麻藥如利多卡因的主要作用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止痛的作用,而激素的作用在於抑制局部的炎症反應,從而達到長期持久的消炎作用,炎症控制了,疼痛自然就控制住了。


這裡所說的炎症是指局部的無菌性炎症,顧名思義,是沒有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而引起的炎症。


而老年人中最多的見的膝關節炎,也是關節內的無菌性炎症一種,使用封閉注射治療行對症處理,也可以達到消炎止痛、緩解症狀的目的!

打“封閉”針雖然可以對症治療,但打多了也不好,當心站不起來!


很多人都知道,封閉針中的激素是一個神藥,不管什麼問題,給人體用個激素,一下子就解決問題了。


對於關節炎的患者,由於激素有快速明顯的消炎作用,因此患者朋友們在注射激素及局麻藥後,很快就不痛了,因此很多病人,特別是老人家往往會認為這種方法特別“有效果”“省事”,甚至在每一次發作的時候,都會到門診主動要求醫生給打上一針!

是藥三分毒,激素也一樣,存在副作用,主要副作用如下:


①向心性肥胖;說白了就是胖,體形改變,下肢水腫,臉圓等;


②長期使用可導致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癒合速度減慢;有糖尿病的患者打封閉針必須謹慎;


③可以誘發高血壓、腎功能損害、骨質疏鬆、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以上說的這些副作用,主要見於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對於打“封閉”針的患者,一般不會引起這些反應,但也不能100%保證。


此外,長期使用激素對於各個關節來說均是有害無益的,主要是因為長期使用激素會損害關節軟骨導致骨質破壞,加重患者病情,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站都站不起來了!


因此,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對於患有較重的高血壓、胃腸潰瘍、糖尿病、精神病等病人,需要慎重使用。

綜上所述,溫馨提醒:關節炎,打“封閉”針需要謹慎,請在專業醫院專業醫生指導下注射,切注射治療不能長期進行,一般是1年能打封閉不能超過4次,間隔需要超過3個月!


骨科小黑鍋


局部封閉注射(打封閉針)是骨科醫生經常採用的一種診斷和治療手段,解決了很多慢性疼痛患者病情,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併發症,比如感染、肌腱斷裂以及加重原發病病情。

感染

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給予封閉治療,還應採取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是由於封閉針含有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糖尿病病人有創操作,增加了注射部位感染的幾率。

肌腱斷裂

最常見的是跟腱炎,由於反覆的局部封閉注射,導致跟進原有的生理學結構發生變化,引起跟腱自發性斷裂,臨床上時有發生,j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封閉注射,嚴格控制次數及頻率。

原發病加重

典型的病例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腔打封閉針,止痛效果立竿見影,被許多私人診所或江湖遊醫所鍾愛,可能是因為療效顯著吸引了患者的就診緣故。殊不知,多次反覆的膝關節封閉針,除了增加了膝關節感染的風險,同時,也會使得膝關節軟骨加速退變老化,病情逐漸加重,得不償失。



骨科醫生老牛


1 打封閉針是個什麼?

打封閉針,也就是“封閉治療”,是將一定濃度和數量的藥物注射於軟組織及關節腔的痛點部位(主要是例如肌肉、筋膜、肌腱、關節滑囊等),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等作用。“打封閉”起源於前蘇聯,最早是將普魯卡因注射於人體的局部痛點, 以起到暫時止痛的作用”。實際上“封閉”治療炎症和疼痛,屬於是“神經阻滯治療”中的一種方法,也曾經被視為狹義的“神經阻滯治療”。

由於這一治療方法歷史悠久,“封閉”一詞在普通人群中廣為流傳,很多時候被人理解為:疼痛的地方打一針就能止痛的療法就是 “封閉治療”,進而簡化為“打封閉針”。而“封閉治療”所使用的液體藥物,也被稱為“封閉液”。

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神經阻滯治療”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治療中的劃分更加精細,“封閉治療”一詞在專業領域的使用,逐漸被“外周神經阻滯(peripheral nerve block, PNB)”及 “關節及軟組織注射技術(Intraarticular and soft tissue injections)”等專業術語所代替,但是由於“封閉治療”更加通俗化易懂,所以醫師對患者解釋時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2什麼是骨刺?骨刺為什麼要打封閉針?

人體的骨、關節、肌腱、肌、韌帶、筋膜、滑囊及其相關的血管、神經等,對長期、反覆、持續的姿勢或職業動作在局部形成慢性損傷,這些損傷會引發局部的炎症,這樣的炎症狀態就會表現為受損的部位發紅、腫脹、發熱並且產生疼痛。這種疼痛多為無菌性炎症(非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發的感染性炎症)所致,嚴重時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種慢性炎症會引發受損組織自我修復,而炎症部位修復的“矯枉過正”就是“增生”,骨組織炎症後修復所導致的增生被稱之為“骨質增生”,而骨刺,就是骨質增生的俗稱,是常見的骨科疾病。引起骨質增生病因有很多,並非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年輕人也會有,比如青年運動員長期運動勞損引發的骨質增生。

骨刺本身不會消除(手術清除除外),但是骨刺也並非是組織正常狀態,所以當骨刺引發慢性炎症急性加重,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時,醫師可能就要考慮使用以改善炎症控制疼痛為目的“封閉治療”了。


其實臨床上針對軟組織和關節炎症的急性疼痛治療方法除了使用“封閉治療”以外,還有有很多其他的治療方法,比如口服藥物治療、制動靜養、物理治療、按摩針灸、紅外熱療、射頻治療、拔罐、小針刀鬆解術等也可改善症狀,而起效快、效果明顯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當屬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和“封閉治療”了。

非甾體抗炎藥物(例如:布洛芬,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等)往往作為為急性期首選,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適,不宜長期或大劑量服用。而大多數常規劑量的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的鎮痛作用比單次“封閉治療”的效果弱;單次口服用藥的維持時間相對短,良好的控制還需要在一段時間裡堅持用藥。所以對於特殊患者出現的中到重度的急性疼痛,在口服藥物治療後疼痛緩解不佳,或者不耐受非甾體抗炎藥的治療時,“封閉治療”就成為了臨床上比較適宜的選擇了。


4 “打封閉針”時用的“封閉液”到底是什麼藥?

在20世紀初曾被用於“封閉治療”但幾乎沒有效果的物質還是挺多的,包括:福爾馬林、甘油、碘油、乳酸和凡士林都曾經被用於治療。後續的研究發現用局部麻醉藥稀釋糖皮質激素注射後,軟組織萎縮更少,肌腱斷裂的幾率更小。所以目前常用於“封閉液”中的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局麻藥利多卡因。

糖皮質激素類,例如:醋酸潑尼松龍、甲基潑尼松龍、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有助於抑制損傷性炎症,減少黏連,可以很快達到止痛的目的。

而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有稀釋作用,併產生麻醉作用緩解疼痛。使用利多卡因混合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糖皮質激素引起組織萎縮的不良傾向;在糖皮質激素髮揮作用前還可以降低其刺激性;利多卡因迅速止痛的作用可證明注射定位準確;而且打封閉針時,由於藥物刺激、局部壓力增高導致的注射疼痛,在局麻藥使用後也可以明顯減輕。


5 “打封閉針”有什麼危害?怎麼破?

打封閉針有這麼好的效果,那是不是就很完美呢?俗話說:世上事無完事,人無完人。打封閉針也一樣哦。那我們就來理一理,看它有哪些危害吧。

(1)恐懼,焦慮:怕打針應該是絕大部分人的正常心理。打針痛啊!

(2)習慣性和心理依賴性:長期反覆使用激素來緩解症狀,一旦停藥就會感到難受恐懼

(3)注射部位在操作不當或者護理不當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繼發感染

(4)“封閉液”的不良反應可能引起皮膚或肢端壞死

(5)反覆關節腔及軟組織內注射引起附近的肌腱/韌帶自發性斷裂

“封閉治療”既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那我們就需要權衡利弊,當利大於弊,“封閉治療”是最適宜的治療方法時,我們就可以在醫師評估建議的基礎上優先選擇它。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很多人談激素色變。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也是讓人心驚膽寒的感覺,事實上打一次“封閉”其中藥液中用的激素量很小,一次“封閉治療”後通常能夠維持相對較長時間的病情緩解,如確實需要重複治療,通常醫師也會根據病情綜合評估,下一次的治療往往間隔2-4周甚至更長。

(3)信任尊重醫生,配合治療,有任何問題都及時跟醫生聯繫溝通。封閉後3天內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注射後一旦局部出現腫脹或紅熱,應嚴密觀察、熱敷、及時聯繫醫生複診,千萬不可抱著先忍著扛一扛的想法。急性期多休息以利於恢復。

(4)非急性期則合理健身,適當運動,限制致傷動作、糾正不良姿勢、增強肌力、維持關節的不負重活動和定時改變姿勢使應力分散,系統地輔以物理康復治療等其他措施,預防復發。


看病找醫生,吃藥問藥師,“問藥師“是由知名藥師冀連梅老師聯合海內外精英藥師組建的藥師團隊,致力於為公眾提供循證實用的用藥諮詢服務和科普宣傳。

如果您有具體的用藥問題,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問藥師”上向專業藥師一對一在線諮詢。


問藥師


劉醫生談骨論筋🍀封閉治療的危害🍀

作為一名骨科主治醫師,每天都要面對很多的疼痛患者。如肩周炎、網球肘、橈骨莖突炎、足跟痛、腰肌勞損及各種滑膜炎。局部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和損傷引起疼痛。


什麼是封閉針?

將一定濃度和劑量的激素配合局部麻藥,注射到疼痛部位。如關節、肌肉、筋膜、肌腱等。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的作用。

激素能夠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致病因子對機體的損害。局麻藥可以緩解疼痛,增強療效。

封閉的應用

老百姓一聽說打封閉,就會想到激素和副作用,就表示不接受。其實封閉針在疼痛治療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效果也非常明顯。我經常和病人解釋的是,人活著就靠自身的激素維持。小劑量的激素對人體是不會產生大影響的。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情況

打封閉針的危害

1.感染。一定要嚴格消毒,特別是關節內的注射。防止感染。

2.肌腱斷裂。我碰見好跟腱炎打激素治療後跟腱斷裂的患者。打入激素引起肌腱脆性增加,用力時引起斷裂。

3.直接打入血管中,利多卡因引起心率減慢。所以注射前一定要回抽看在沒在血管內。

4.長期大劑量應用會引起向心性肥胖、皮膚多毛、抵抗力下降、胃腸道潰瘍、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所以一定要控制劑量和注射間期。

5.對封閉的依賴性。應用激素時,停用或減少劑量,會使病情復發或加重。

6.骨關節結核、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骨腫瘤不能應用。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胃腸道潰瘍的病人也慎用。

封閉針在治療過程中效果明顯應用廣泛。醫生會針對病情做出正確的用藥判斷,大家不要談激素色變。

大家可以關注我和下方留言,以便進一步討論醫學問題。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我是國家高級營養師.胡安雲.從08年開始一直從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至今.

所謂封閉針即封閉療法.封閉療法是用不同劑量不同濃度的局部麻醉藥物注射在局部組織內.以治療一些疼痛的方法.



當人體某部組織或器官發生炎症.損傷或疼痛時.會激起局部的神經衝動.並向人體的中樞神經傳導.影響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



為了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入通路.維護中樞神經的正常功能.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利於局部炎症的消退.損傷的修復及疼痛的緩解.可施行封閉療法.



常用的方法有痛點封閉.腱鞘內封閉.滑囊封閉.關節腔封閉.骨膜封閉.肌筋膜封閉等.

但一般建議一個部位不超過3次.關節退化真正的原因軟骨退化所致.所以封閉是冶標不冶本.雖然短暫控制了疼痛.但軟骨的退化沒有得到根本的修復.

如果疼痛難忍.建議可以選擇傳統治療如:按摩.火罐.理療等.

最後:

關節疼痛.根在軟骨.所以從根本治療才是關鍵.


營養師安雲


它有什麼危害呢?我姐姐是臂關節炎疼痛,當時吃了很多藥服藥不疼停藥疼,最後醫生說:"打封閉針去吧"給開的強的松龍加普魯卡因,這個不是打一針就行是打三針。事後我姐姐說針刺入關節那個痛啊,不過效果很好過後不痛了,但是過兩年又痛了,而且覺得注射過後手臂有點發木,覺得手指也發麻感覺。

我家鄰居是退關節炎,兩個腿痛的不行,都打上封閉了,沒幾年又打第二次了現在腿不疼了,但是腿沒勁了並且出現變形,兩腿都成O形了,走路爬樓都費勁,不知是不是打封閉引起的呢?

個人覺得如果關節疼痛,最好是做理療、熱敷、按摩加針灸,儘量靠藥物去治療。實在不行再打封閉,這種激素使用過多對人體有害,會造成骨質疏鬆等很多病症。


愛養花


1、“封閉針”一詞深入淺出的可以理解為:通過病灶或病灶周圍注射藥物來達到治療目的一種治療方法!此法臨床上常用於“疼痛”的治療,如:頸肩腰腿等,隨著療法的普及與不斷更新,此療法還應用於一些“皮膚科及內科”疾病。

2、“封閉針”在臨床上有著“針對性強”“速效”“操作簡單”等優點,常用的主要有(1)活血化瘀類,如:丹參注射液、當歸注射液等。(2)局麻藥類,如:普魯卡因、利多卡因等。(3)激素類,如:曲安奈德、強的松龍等。

3、“封閉針”的群眾“口碑”很差,本人從事疼痛工作16年,主治醫師,疼痛人群比較龐大,尤其是近十年來,由於封閉技術的普及,行業競爭壓力逐步加大,有少數“急功近利”的醫生為了療效而放棄了用藥原則,從而導致了“濫用激素”的不可控局面,進一步出現了封閉後的副作用,如:長期大量注射激素後產生的“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注射局部硬結感染”等,給病人及技術本身帶來了很多困擾,直至目前致使很多病人對此項技術產生了反感與牴觸,從而也限制了疾病的治療。其實“封閉針”,只有再“長期大量使用激素”時才會出現人們口中的“副作用”,在不用激素或是安全量內的封閉治療還是在臨床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還望廣大病患對此理性對待此療法,請大家不要“以點帶面、以偏概全”,只有正確理解、消除顧慮才是關鍵之所在。





打封閉針有什麼危害?

封閉式治療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這種治療得到緩解,但這畢竟是一種創傷性治療,沒有保守治療來的更安全、可靠。

一般對於骨科疾病,醫生都建議採取理療或是外敷膏藥等非侵入性保守治療。如葛佑堂膏藥,它是一種純中藥熬製,安全,沒有副作用,同時還可以起到消炎鎮痛、活血化瘀、舒緩疼痛的作用。一般打封閉是在保守治療無效或是不符合手術標準的患者才進行的。


手機用戶100129487561



勤奮劉大林酬勞


封閉只是一種對症不對因的治療方式,如果引起疼痛的原因不解除,過多地依靠封閉緩解疼痛,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