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睿智果敢,晚年昏聵糊塗:虎頭蛇尾的春申君

早年睿智果敢,晚年昏聵糊塗:虎頭蛇尾的春申君

宋代有一個叫徐鈞的人寫過這樣一首詩來概括春申君的一生:“輸忠世子得逃秦,二十餘年相國榮。固位但知迷孕女,防身惜不用朱英。”讀《史記·春申君列傳》,不禁感慨:春申君憑藉膽識和才學官至楚國令尹,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晚年卻因昏聵糊塗貪圖富貴,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春申君,名黃歇,和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合稱為“戰國四公子”。司馬遷沒有說他的出身,只說他是楚國人。後來有人認為他是黃國的後裔,也有人認為他是楚頃襄王的弟弟。

和孟嘗君、平原君等人不一樣,黃歇年輕的時候並不是憑藉顯貴的身份獲得高位,而是靠著“遊學博聞”得到楚頃襄王的賞識。

楚頃襄王作太子的時候,曾在秦國當人質,他殺死了秦國的看守,逃回了楚國。後來,秦國攻打楚國,楚懷王入秦國求和,被秦昭王扣留,死在了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秦國大舉出兵,白起接連奪取了楚國的巫郡(今四川東部)、黔中郡(今湖南、四川、貴州交界地區),並佔領了楚國的都城,頃襄王被迫把都城向東遷往陳縣(今河南淮陽)。

頃襄王接連吃了敗仗,急於向秦國求和,就派黃歇出使秦國。黃歇來到秦國,上書勸諫秦昭王,他說秦國和楚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如果兩國征戰不休,必然會兩敗俱傷,這隻能讓韓、趙、魏、齊等國漁翁得利。秦國還不如和和楚國結盟,聯合起來對付其它國家。

春申君不愧是優秀的外交人才,一篇文章把伐楚和和楚的利害關係說得無比透徹,秦昭王被成功地說服了。春申君在戰國舞臺上第一次露面,就出手不凡,在危難關頭挽救了楚國。司馬遷很欣賞他的表現,在《史記》裡記錄了他說服秦昭王的這篇長文。當然,在我們現在看來,秦國之所以答應楚國的求和,大約也是限於國力,此時他們還沒有徹底消滅楚國的實力吧。

早年睿智果敢,晚年昏聵糊塗:虎頭蛇尾的春申君

秦昭王阻止了白起的軍隊,並且派使臣給楚國送去禮物,和楚國締結盟約。黃歇回到楚國後,又和太子熊完一起被頃襄王派做去秦國作人質。他們在秦國呆了好幾年。

後來,頃襄王病重,太子熊完想要回去,秦國卻不同意。熊完和秦相范雎關係很好,黃歇就去勸說范雎。黃歇說,楚頃襄王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如果秦國能讓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後一定會感激秦國,努力維護和秦國的關係;如果不放熊完回去,卻想利用熊完要挾楚國,楚國必然會另立太子,兩國的關係一旦破裂,熊完也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了。范雎把黃歇的意思轉告了秦昭王,秦昭王還是不想馬上讓熊完回去,只是派熊完的師傅回去探問頃襄王的病情,然後再作打算。

黃歇覺得事情很危急,頃襄王隨時都有可能去世,如果他死的時候太子熊完不在身邊,王位肯定會落在別人手中。當時把持楚國朝政的是王室宗親陽文君,最大的可能,他會把自己的兒子立為新太子。這樣,還遠在秦國的熊完和自己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種情況下,黃歇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悄悄地溜出關口,逃回楚國。他自己留在住所迷惑秦王,對外宣稱,太子熊完生病了,謝絕訪客。這個決定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來冒險的,這和藺相如的“完璧歸趙”差不多,是要隨時準備為了國家獻出生命的。黃歇在此刻表現出的大無畏的精神和對太子的忠誠,都讓人讚歎不已。

幸好,黃歇的運氣也和藺相如一樣好。

等了一段時間,他估計熊完已經快回到楚國了,秦國再也沒不能追上。黃歇向秦昭王說出了實情,然後任由秦昭王處置,昭王大怒,就要讓他自殺。這時,范雎出來勸阻了昭王,他說,熊完回楚國即位後,一定會重用黃歇,不如讓黃歇回去,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兩國親善的關係。范雎正是得寵的時候,昭王對他言聽計從,就把黃歇送回了楚國。

楚頃襄王的生命力還是比較頑強的,他不僅等回了兒子熊完,甚至一直等到黃歇也回到楚國的三個月後,才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樣,熊完順理成章地登上王位,就是楚考烈王,而捨身送考烈王回國的黃歇也自然一步登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黃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淮北十二縣的封地。從此,春申君開始了在楚國的執政生涯。

長平之戰中,趙國大敗,40多萬士兵被秦國坑殺。接著,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形勢危急。平原君趙勝來楚國求援,楚考烈王在平原君的門客毛遂的勸說下,和趙國結盟,派春申君領兵去救趙國。同時,信陵君魏無忌也偷到了兵符去救援趙國。楚、魏、趙三國的聯軍擊潰了秦國的軍隊,解除了邯鄲之圍。

此後,考烈王又派遣春申君征伐魯國,春申君滅掉了魯國,任命荀況為蘭陵(今山東蒼山)令。經過這兩次戰役,春申君的在諸侯中的威名大增,楚國也重新強大起來。

早年睿智果敢,晚年昏聵糊塗:虎頭蛇尾的春申君

當然,春申君能和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齊名並稱的還是他的禮賢下士,招引門客。據說,在最高峰時,春申君的門客達到了3000多人,單從數量上來說,在“戰國四公子”中居於首位。

但是,春申君地位和聲望大起來後,就失去了早年的銳氣,他的門客中也缺乏賢能之士,大多是一些逞強好鬥,奢侈浮華之人。《史記》裡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回,平原君派門客來拜訪春申君,春申君把他們安排在上等的客館住下。平原君的門客想要向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他們特意在頭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裝飾著珍珠寶玉的劍鞘,去會見春申君的門客,他們卻發現春申君的上等門客都穿著寶珠做的鞋子,反而感到自慚形穢。

春申君和平原君的門客都把奢華當作榮耀,可以看出他們主人的志趣也沒有多麼高明。

秦國莊襄王即位後,任命呂不韋為丞相,滅掉了東周。各國都害怕秦國吞併自己,所有除了齊國之外,其他的五國訂立了盟約,聯合起來討伐秦國。他們讓楚考烈王擔任合縱聯軍的首腦,讓春申君當權主事。春申君任命龐煖為聯軍主帥,攻打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境內),秦國派兵出關應戰,聯軍戰敗,紛紛落荒而逃。楚考烈王害怕秦國向楚國報復,就遷都到壽陽,他把作戰失利的責任歸到春申君的頭上,開始冷落他。

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就找了好多適合生育的婦女進獻給他,但還是沒有生下兒子。

有一個趙國人叫李園,發覺這是一個機會。他帶著自己的漂亮妹妹來到楚國,本來打算把她獻給楚王來謀求富貴,聽說楚王生不出兒子,怕時間長了自己的妹妹就會失寵。這時,他就改變了主意,他想辦法做了春申君的侍從,然後請假回家,故意逗留了很久才回來。春申君就問他為什麼回去這麼久,他說:“齊王派使者來求娶我的妹妹,我陪那個使者飲酒,所以耽誤了回來的時間。”

這就是一個引春申君上鉤的圈套,春申君果然中計,就問:“親事定下來沒有?”李園說還沒有,春申君說:“可以讓我看看你的妹妹嗎?”李園當然答應了。大約是這位姑娘確實漂亮吧,春申君一見之下就被她吸引了,李園順理成章地把妹妹獻給了春申君。春申君非常寵愛她,她不久就有了身孕。

李園就開始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他讓他的妹妹對春申君說:“您得到楚王的寵幸,任楚相已經二十多年了,可是楚王沒有兒子,一旦他壽終之後,楚國只能改立他的兄弟為國王。新的國王一定有他自己的親信,您還能長久的保持顯貴的地位嗎?不僅如此,您執政多年,對楚王的兄弟難免會有失禮之處,一旦他們做了國王,災禍恐怕就會降臨到您的頭上了。如今我懷有身孕,但是誰也不知道。我在您身邊的時間不長,如果您現在把我進獻給楚王,楚王一定會寵幸我,要是老天保佑,我能生個兒子,將來就會繼承王位。您的兒子做了楚王,整個楚國還不都是您的了?”

早年睿智果敢,晚年昏聵糊塗:虎頭蛇尾的春申君

晚年的春申君開始貪戀權勢富貴,他覺得李園的妹妹說得很有道理,就聽從了她的建議。他沒有想到,靠陰謀詭計謀求富貴的人,往往是沒有好結局的。

春申君先把李氏送出去,找個地方讓她住下,然後把她獻給了楚王。考烈王也喜歡這個美女,很寵幸她。她後來生下了孩子,果真是個男孩,於是她就被立為王后,兒子被立為太子。這樣,李園就成了國舅,而且很受楚王的器重,得以和春申君共同執掌楚國朝政。

李園的第二個目標實現了。他想獨攬大權,又害怕春申君會洩露秘密,就暗中豢養了許多刺客,準備暗殺春申君。

這個李園是個搞陰謀詭計的好手,他獻妹妹這一招和呂不韋如出一轍,但他沒有多大的政治才能,做事也不夠嚴密,暗殺春申君的計劃被好多人都知道了,只有春申君還是一點都沒有察覺。

這一年,楚考烈王病重。春申君的門客朱英知道李園的陰謀,就提醒春申君:“李園豢養刺客已經很久了,楚王一去世,他一定會搶先入宮奪權,並殺掉您滅口。現在您可以安排我做郎中,楚王去世後,李園要是搶先入宮,我就替您殺掉他。”春申君沒把他的話當作一回事,說:“李園是一個軟弱之人,我又對他很好,他怎麼會殺我呢,你多慮了!”

朱英見春申君不聽自己的建議,知道情況不妙,害怕禍及自身,就逃走了。幾天以後,楚考烈王去世了,李園果然搶先進入王宮,他在棘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隨後進入王宮奔喪,在棘門受到了伏擊被殺,刺客砍下了他的頭扔在了門外。接著,李園派出官兵,把春申君的家人滿門抄斬。

李園妹妹的兒子被立為了楚王,就是楚幽王。李園取代春申君,成了楚國的令尹。

縱觀春申君的一生,可以說是虎頭蛇尾。他早年憑藉一篇文章說法秦昭王,捨命送太子回國,表現是何等突出;等到晚年卻貪戀富貴,想要靠一個孕婦鞏固自己的地位,既自私又愚蠢,以致於受制於李園這樣的小人。或許是權勢和富貴腐蝕了他智慧和見識吧,春申君的結局真是令人惋惜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