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導語:最近上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神般地還原了皇后樂隊的輝煌歷程以及傳奇主唱弗萊迪拋開所有光環後的私生活,盛名之下,其實平庸。

時隔多年,我們曾以為那個華麗與不朽的搖滾樂隊再也回不來了。五十年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上映再次讓無數歌迷重溫皇后樂隊在時的美好舊時光。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這是一部關於主唱弗萊迪的傳記電影,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電影開頭採用了倒敘的手法,只追溯到1985年那場舉世矚目的慈善義演——“拯救生命”。整部電影都是以讚頌、致敬弗萊迪的才華和音樂作品為基調,將他如何用音樂震撼人心、拯救他人與自己,以及他從一個普通青年蛻變為傳奇人物的艱難歷程呈現於世人,這也是為何這部電影能在中國上映的原因之一。如果你讀不懂,說明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它幾乎還原了當時的所有,包括場景、服裝、造型、舞臺、道具,甚至臺詞等,有人甚至調侃說演員米拉和弗萊迪的腋毛都一模一樣。同時,它選擇了講述弗萊迪和皇后樂隊幾個青年積極向上、努力工作、追求夢想,以及他們時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倡愛與美德的正能量精神,而非深究弗萊迪是雙性戀的缺點。

生活中,弗萊迪實際上是個很容易害羞的男孩子,是女友瑪麗給了他無盡的愛與支持,而他也用音樂給予了無數人精神上的力量。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電影虛構了弗萊迪對暗戀許久的瑪麗和對音樂夢想的大膽追求,強調了女友對他今後發展的巨大支持。有個場景是他纏著瑪麗舍不得讓她離開去上班,瑪麗說“如果我被炒了,誰來養活你?”這的確是他們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弗萊迪搞樂隊只有花錢沒有收入,全靠瑪麗打工養他,給他精神和物質上的助力,陪他走過了最艱難的路程。這也是他之後視瑪麗為一生摯愛很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他也很自卑,因為他的異域身份,還因為突出的門牙,曾被質疑過不適合主唱。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他還有一顆柔軟、善良的心,他不願意去傷害愛他的人,甚至還細心地呵護他們。他用日記本記著每個朋友的生日,並提前給他們準備禮物;他會給任何與自己有關係、為自己做事的人饋贈;在派對上他向賓客撒禮物,金錢無法買來幸福,“唯有饋贈能帶來快樂”,而事後他是那樣的沮喪……這一切的都說明了他其實並不追慕榮華富貴,他也渴望普通人享有的快樂和幸福。

那段他和樂隊吵架的每一句臺詞都是原話,樂隊的人都有了家庭、妻子和孩子,而他什麼都沒有。可見他的內心多麼的孤獨,情感生活的不穩定,使他一直處在沒有安全感的位置,這也是為何他後來一直被壞蛋保羅牽著鼻子走的原因,因為他也需要人陪。心腸柔軟的弗萊迪不想輕易傷害身邊的人,所以他遲遲沒有揭穿保羅的惡行。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後來,在雨中女友瑪麗告訴他,他是被所有人愛著的時,被她,被樂隊裡的每個人時,弗萊迪終於想通了一切,女友再次將他從深淵中拯救出來。

電影將他發現自己得了艾滋的事提前到“拯救生命”義演之前,其實是為了讓人們看到跌倒後的他會更加堅強。“再也不回頭,只前進”那句歌詞幾乎映照了他的一生……即使前進就是深淵,他也義無反顧,正如他所說的:“我就是傳奇,我要用歌聲唱破天際。”他其實很愛自己的樂隊,樂隊裡的每個人也都很愛他,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直到他生命的結束,他還提出讓樂隊作為抵抗艾滋的宣傳代表,因為他完全可以不把這件事公之於眾,然而他選擇了坦白。


《波西米亞狂想曲》:唯有愛與音樂可以拯救生命

“他是唯一一個能用那種方式與所有觀眾互動”的搖滾巨星,他用音樂震撼了無數人。電影中有個畫面就是一個長髮青年在看了義演後,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於是他主動向人們籌集為非洲捐款的錢,這是真實發生的。

總有一些人的光芒,即使隕落也無法遮擋,總有一些歌聲,透過歲月也能迸發出無法磨滅的力量。

弗萊迪真的是一個偉大的傳奇,他被愛拯救過,所以他也在用音樂拯救人們。他讓我明白了什麼叫用靈魂去歌唱,即使不完美也要做好自己,有些人生來就是為音樂而活,哪怕遍體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