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导语:最近上映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神般地还原了皇后乐队的辉煌历程以及传奇主唱弗莱迪抛开所有光环后的私生活,盛名之下,其实平庸。

时隔多年,我们曾以为那个华丽与不朽的摇滚乐队再也回不来了。五十年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上映再次让无数歌迷重温皇后乐队在时的美好旧时光。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这是一部关于主唱弗莱迪的传记电影,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电影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只追溯到1985年那场举世瞩目的慈善义演——“拯救生命”。整部电影都是以赞颂、致敬弗莱迪的才华和音乐作品为基调,将他如何用音乐震撼人心、拯救他人与自己,以及他从一个普通青年蜕变为传奇人物的艰难历程呈现于世人,这也是为何这部电影能在中国上映的原因之一。如果你读不懂,说明你打开的方式不对。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它几乎还原了当时的所有,包括场景、服装、造型、舞台、道具,甚至台词等,有人甚至调侃说演员米拉和弗莱迪的腋毛都一模一样。同时,它选择了讲述弗莱迪和皇后乐队几个青年积极向上、努力工作、追求梦想,以及他们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倡爱与美德的正能量精神,而非深究弗莱迪是双性恋的缺点。

生活中,弗莱迪实际上是个很容易害羞的男孩子,是女友玛丽给了他无尽的爱与支持,而他也用音乐给予了无数人精神上的力量。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电影虚构了弗莱迪对暗恋许久的玛丽和对音乐梦想的大胆追求,强调了女友对他今后发展的巨大支持。有个场景是他缠着玛丽舍不得让她离开去上班,玛丽说“如果我被炒了,谁来养活你?”这的确是他们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弗莱迪搞乐队只有花钱没有收入,全靠玛丽打工养他,给他精神和物质上的助力,陪他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程。这也是他之后视玛丽为一生挚爱很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他也很自卑,因为他的异域身份,还因为突出的门牙,曾被质疑过不适合主唱。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他还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他不愿意去伤害爱他的人,甚至还细心地呵护他们。他用日记本记着每个朋友的生日,并提前给他们准备礼物;他会给任何与自己有关系、为自己做事的人馈赠;在派对上他向宾客撒礼物,金钱无法买来幸福,“唯有馈赠能带来快乐”,而事后他是那样的沮丧……这一切的都说明了他其实并不追慕荣华富贵,他也渴望普通人享有的快乐和幸福。

那段他和乐队吵架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原话,乐队的人都有了家庭、妻子和孩子,而他什么都没有。可见他的内心多么的孤独,情感生活的不稳定,使他一直处在没有安全感的位置,这也是为何他后来一直被坏蛋保罗牵着鼻子走的原因,因为他也需要人陪。心肠柔软的弗莱迪不想轻易伤害身边的人,所以他迟迟没有揭穿保罗的恶行。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后来,在雨中女友玛丽告诉他,他是被所有人爱着的时,被她,被乐队里的每个人时,弗莱迪终于想通了一切,女友再次将他从深渊中拯救出来。

电影将他发现自己得了艾滋的事提前到“拯救生命”义演之前,其实是为了让人们看到跌倒后的他会更加坚强。“再也不回头,只前进”那句歌词几乎映照了他的一生……即使前进就是深渊,他也义无反顾,正如他所说的:“我就是传奇,我要用歌声唱破天际。”他其实很爱自己的乐队,乐队里的每个人也都很爱他,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现实中。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他还提出让乐队作为抵抗艾滋的宣传代表,因为他完全可以不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然而他选择了坦白。


《波西米亚狂想曲》:唯有爱与音乐可以拯救生命

“他是唯一一个能用那种方式与所有观众互动”的摇滚巨星,他用音乐震撼了无数人。电影中有个画面就是一个长发青年在看了义演后,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于是他主动向人们筹集为非洲捐款的钱,这是真实发生的。

总有一些人的光芒,即使陨落也无法遮挡,总有一些歌声,透过岁月也能迸发出无法磨灭的力量。

弗莱迪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传奇,他被爱拯救过,所以他也在用音乐拯救人们。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用灵魂去歌唱,即使不完美也要做好自己,有些人生来就是为音乐而活,哪怕遍体鳞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