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前两天辗转反侧睡不着,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合作伙伴发了一条朋友圈,本想截图的时候,发现被他秒删,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一个人住,千万不要在下午睡午觉。

一觉睡到六七点等你一睁开眼,看着朦胧黑黑的天空,看着空荡的房间,钟表滴答作响,会有一种被全世界遗弃的感觉,孤独在那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合作伙伴一直和我是线上交流,没有见过,对他的了解只知道他是90后,年收入颇高,南方人,没了。

可是看到这段话,你有没有觉得很戳心?

何为孤独?将这两字拆开,就是有孩童、有瓜果、有犬、有虫儿,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

可当这一切都与你无关的时候,这就是孤独。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90后的孤独,是从不被理解开始的

你可能想不到,每晚夜店蹦迪到天亮,边熬夜边用最贵眼霜,还不忘保温杯里泡枸杞的90后,其实是最孤独的一代。

大部分的80后,已成家立业,养老带娃都忙的不可开交了,哪还有时间孤独?00后呢,大都还是学生,学业紧迫的同时,一有闲暇时间就用来暗恋校花校草了,暧昧的感觉是如此之好,何来孤独?

所以,90后的你,有没有一个瞬间,让自己觉得孤独万分?

或许是每天兴致勃勃地发出一条朋友圈时,看着精心编辑好的文案与图片,满心期待着别人随手的点赞,却有一瞬间的无味感。

或许是喝奶茶时遇到第二杯半价,冲动之下买了两杯,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喝到吐。

也可能是,一个人去看电影时,偶有感悟想要与人分享,动情之处泪流满面,却没有一个人递上纸巾,左右一看,尽是哭花了妆的女孩们,侧躺在男朋友的肩膀上。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有人说,越是身在异地,越能感受到孤独的滋味。

异地恋的时候,承受着身边的痛苦,想要得到他的安慰,却发现,他同样在奔波着,来不及回复。


远嫁外地,因为生活习惯和婆婆起了冲突,丈夫夹在两头,一言不发,自己只能默默的哭泣,然后擦干泪水,强硬着继续生活下去。

孤独,是下了晚自习后,在教室里多等一会,等他们都走掉。你就可以出门,轻轻地走,会有声控灯亮起来陪你。

孤独,其实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慰藉心灵的人。

在别人的眼里,或许孤独的人有着聪明努力的表现,为人直爽阳光。生活有酒,故事里有诗,从来不用发愁,但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在深夜一个人的房间里,如果不搞出点动静,甚至独自看着恐怖片,都觉得屋子里的每个角落都有人。

这世间,很多孤独都是不被理解的。

你选择了一份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工作,比如你过着特立独行,与周围格格不入的生活。

这时候,孤独的人常被看作是异类,受到来自身旁的人的歧视。不仅如此,最怕的还是父母和爱人不能理解。

有的工作看不到短期的收益,于是忙碌于工作的人在父母看来永远是不务正业。可是当我们鼓起勇气想要解释的时候,却是话到嘴边,张不开口。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可是范儿觉得,在《刺猬的优雅》中有过一段令我记忆犹新的话: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恋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

但孤独并不意味着寂寞

网友们有一个极力推崇的国际孤独症患者鉴定表。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这张鉴定表,让很多网友谈论的很激烈: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人们争先恐后的给自己做一个定位,给空寂的折磨找一个理由。

孤独并不应该是这样的,谁说孤独,就是一个人的末日呢。

孤独不是寂寞,寂寞是生活的状态,而孤独,则是一种选择。

寂寞,是在内心空洞时无所适从的麻木,是空寂时对诸事都感到杂然无味的焦虑。

而孤独,是一个人走着属于自己的路,更是一个人的自处。

综艺节目《刚好遇见你》上,素人嘉宾郑晓雯偶然透露出自己的一次孤独经历。只身在外上学的她,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她不想让父母担心,身边却也没有一个能够托付的人,于是一个人去了医院做手术。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直到被推进手术室的前一刻,她才决定要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好多90后不都是这样吗?外面经历的颠沛流离,风霜雨雪,都要自己承受。遇到再大的事自己扛忍忍就过去了,有时是因为周遭没有人可以收纳自己的柔软和脆弱,又有时因听到身旁的人一句安慰就瞬间完败。

后来才明白,怕的不是冷漠怕的是突然的温柔,怕的不是孤独怕的是辜负。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提问:“为什么很多男人下班后,总是喜欢呆在车库独自待半小时?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说:“因为这时,他不再是一个丈夫,不再是一个父亲,不再是一个员工,他只是他自己。

成年人的孤独,是习惯了自我面对。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你没必要每天在朋友圈刷存在感

世俗的不理解,让孤独蒙上了自卑的阴影,因而多数孤独的人,为了得到一丝安慰,选择用卑微换来的认同感缓解内心的煎熬,努力的融入着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有个网友说:“有次和舍友出去买饭,我在前面走,他们突然在后面叫了一身我的名字。我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脚跟一靠,胸膛挺直,双手自然下垂放到裤缝线,五指并拢,然后答了一身“到”。”

他们都笑了,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

我也笑了,眼泪都不争气的笑出来了。

呵呵。

别人不理解罢了。又何必要放弃自己的坚持,强行融入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呢。

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够不被人潮落下,期冀着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朋友不是真正的必须,朋友圈里的朋友每天刷新着动态,却不过是为了他们精心打造的人设,而特意规划出的剧本。

因为,他们错误的认为,朋友是不能失去的。

孤独的内心,是害怕失去。仿佛失去这些朋友之后,就是黑暗了。

可强求来的圈子,又能够维持多久呢。假装合群,根本没有意义,只能自顾自的欺骗自己。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谁能够一直陪着谁。

要知道,下雨天的时候,连影子都是会缺席的。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但我们可以享受孤独

我们都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孤独是生命的常态,但我们可以在孤独中得到幸福。

即便孤立无援,也要相信:这不是生命的绝境,而是美好的事情还未到来。

周国平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孤独者应当在与自我的对话中不断修炼,直至足以承受别人冷眼的旁观和异样的态度。

不理解,又能怎样;孤立无援,那又如何。只过好我们自己,那就够了。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有些孤独的人能够在生活里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自主,习惯了精神和自我创造的充足。

他们相信隐退,也相信孤独,在该浪漫的时候能够浪漫的起,源自于孤独所带来的自我充足。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在一堂课中说:“孤独者就算是身处闹市,也一定能够做到和敬清寂。孤独藏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

冷淡一点,孤独一点,也好,至少没什么会成为你的牵挂而伤害你。

作为孤独患者,并不用觉得丧,因为这本来就是生命的常态。反而,孤独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思考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明白,怎样才能过得更好,抛掉那些我们讨厌的,剩下的,就是想要拥抱的。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刘若英,是范儿特别喜欢的一个歌手,这个接近五十岁的优雅女人,似乎是孤独的代名词。每次听到她的歌,总感觉是在用生命教我们如何成长:

也许你在爱情中很失败,但你仍旧可以觉得自己很伟大。

也许你只有这一句成全,但我你旧可以相信下一个夏天。

也许你终将孤单一辈子,但你仍旧可以乐观地去过日子。

也许你永远都不回忆我,但我仍旧可以想起当天的星光。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一辈子的孤单

刘若英 - 脱掉高跟鞋世界巡回演唱会

90后深夜的这条朋友圈,让我觉得好孤独......

孤独不是坏事,反而是精神上的修行,它关乎于人生、选择、生活、社交。它能够改变的,是一个人对待一切的态度。

虽然孤独的表象令人感到绝望,但是却能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相信美好的心,方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生命的馈赠,不同于寂寞,不同于焦虑。

有一句话想要送给你们: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找到了方向,就去做吧。孤独是注定一个人的旅行,别在意身边的人,也别焦虑前方,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