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4.14

1865年的今天,林肯遇刺身亡

歷史上的今天 4.14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制度的偉大斗爭。儘管他僅在邊疆受過一點兒初級教育,擔任公職的經驗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意識,使他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林肯1809年2月12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縣霍爾以南3英里的小木屋裡。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小時候,他幫助家裡搬柴、提水、做農活等。9歲的時候,母親去世,這對林肯來說是一個殘酷的打擊。幸而繼母對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讀書、學習,他和繼母的關係很融洽。後來,長大的林肯開始獨立謀生,他當過農場僱工、石匠、船伕等。

歷史上的今天 4.14

1830年,林肯一家遷居伊利諾斯州,在那裡他第一次發表了政治演說。由於抨擊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於公眾事業的建議,林肯在公眾中有了影響,加上他具有傑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選為州議員。兩年後,林肯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律師,不久又成為州議會輝格黨領袖。1846年,他當選為美國眾議員。

1854年,北方各州主張廢奴和限制奴隸制的資產階級人士成立了共和黨,林肯很快成為這個新黨的領導者。1858年,他發表了著名演說《家庭糾紛》,要求限制黑人奴隸的發展,實現祖國統一。演說表達了北方資產階級的願望,也反映了全國人民的意願,因而為林肯贏得了巨大聲望。1860年,林肯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歷史上的今天 4.14

林肯上任後不久,南部奴隸主挑起了南北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林肯肩上的擔子之沉重,是以往絕大多數美國總統無法比擬的。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非凡毅力和決心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即使在遭到詆譭時,也從未動搖他的方向:恢復聯邦、廢除奴隸制。1862年9月,林肯發佈了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宣佈廢除奴隸制,解放黑奴。1864年6月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結束,它標誌著奴隸制的徹底崩潰。

由於林肯的卓越功績,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然而,還沒等林肯把他的戰後政策付諸實施,悲劇發生了。1865年4月14日晚10時15分,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兇手是一個同情南方的精神錯亂的演員。1865年4月15日,亞伯拉罕·林肯去世,時年56歲。林肯去世後,他的遺體在14個城市供群眾憑弔了兩個多星期,後被安葬在普林斯菲爾德。

1898年的今天,歷史學家翦伯贊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 4.14

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出生,中國歷史學家。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1919年武昌商業專門學校畢業。1926年參加北伐軍政治工作。193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領導下,長期從事統一戰線和理論宣傳工作。建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研究》、《考古學報》編委,並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政治和學術活動。

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中國史論集》、《歷史問題論叢》等,並主編了《中國史綱要》。

1986年的今天,法國文學家西蒙·波伏娃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 4.14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又譯做西蒙·波娃。全名為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麗-波特朗·德·波伏娃1908年1月9日生於巴黎。幼年在枯燥閉鎖的家庭環境中度過。1925年考入索邦大學攻讀哲學,後結識了存在主義大師薩特,併成為他的終生伴侶。1943年,她的《女賓客》一書面世,受到讀者的喜愛,當年被提名為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從此,她走上了專業作家之路。1949年,她的“第二性”出版,褒貶各半,但獲得了世界承認。她的長篇小說《滿大人》(1954)獲得法國龔古爾文學獎。1955年9月,薩特和波娃曾來中國訪問,寫了《長征》一書。

她和薩特一樣,都是無神論者。1986年4月14日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