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民風民俗“八大怪” 你知道的有幾個?

長沙民風民俗“八大怪” 你知道的有幾個?


長沙“八大怪”是指在以長沙為中心的湘江兩岸地區出現的八種獨特的民風民俗。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長沙地區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生活方式。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長沙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您知道幾個?

第一怪:三個辣椒一盤菜

“燒辣椒”、“油淋辣椒”、“把辣椒燒好,拌點調料就是一盤菜!,這幾道賣相不佳的菜餚,是湖南人每家每戶必吃的招牌“土菜”,是最具代表性的湘菜之一。

辣椒,較早時稱為番椒,是在十六世紀下半葉,由下南洋的商人從馬尼拉帶回中國。辣椒受到真誠、熱情款待,到了長沙之後。長沙人既不拿它來裝點門面,也不只是調佐一下口味,而是把它放到肚子裡,感受到沸騰的熱血。

第二怪:一桌麻將眾人轉

所謂“長沙轉轉麻將”就是一桌麻將,很多人輪流打(至少四人以上,一般七八人,多則十餘人),誰和了牌就下位,其他的人上。

“長沙轉轉麻將”自由自在,靈活多變,大家都來“轉”,想打就打,不想打了就走。錢不多的,也可上來碰運氣贏個幾十元,手氣不好走人就是。也由於“轉轉麻將”這些特性,許多本來只玩一元、兩元一炮小麻將的老頭、老太太都參與了進來,致使“轉轉麻將”人氣猛增,在市井中早已超過傳統麻將玩者。

第三怪:麵條過水就能賣

與北方人相比,生長在南方的長沙人雖然在吃麵的頻率上比不上北方人,但在吃麵的講究上卻只有過而無不及之。

帶迅幹:要求煮好的麵條熟而不爛,油稍多,不要湯;從吃的角度來看,帶迅乾的面在很早以前在長沙當地就是一種特色。帶迅乾的面很有嚼頭,碼子種類很多而且隨到隨做,湯很鮮,分量很足。而且價格不貴。輕挑:要求麵條份量少一點,大概為一兩五或一兩八左右;重挑:要求麵條份量多一點,大概為三兩左右;落鍋起:又稱見水跑,要求麵條浮起來就挑起;輕油:要求麵條油放少一點......

第四怪:嘴裡嚼著木頭塊,檳榔滿街當菜賣

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明末清初,湖廣總督何騰蛟與李闖王夫人及其部將聯合抗清。由於督師的將帥不團結,削弱了抗清力量,何騰蛟為了解決矛盾,帶領人馬從衡陽來到湘潭,與清軍相遇。

時值,順治六年(公元了1650年)初,清握金親王因湘潭人民助何抗清,下令屠城九日,殺得湘潭屍橫遍地,不下十萬,所剩戶不上三四十,人不滿百口。其時有安徽商人,程某來潭,得知老僧收白骨,以嚼檳榔避穢,才得以解除瘟疫之害,重整家園。嚼食檳榔的習慣由此延續並發展而來。從此,湘潭人與檳榔結下了不解之緣。嚼檳榔的習俗也逐漸傳入湘中、湘北一帶。

第五怪:長沙米粉人人愛

長沙米粉以切粉為主,與常德米粉在口味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淡,正宗的長沙米粉的湯以大骨熬成,原汁原味,香甜可口。長沙米粉的蓋碼也是五花八門,只要你想得到的都有,米粉端上來各人可視自己的口味再加上一點剁辣椒、蘿蔔條、酸菜、榨菜等佐料。

因為扁粉比起圓粉來優勢就是比較容易入味,要知道米粉本身是沒有任何味道的,全靠湯來調味。所以湯頭是一碗米粉的關鍵。碼子,長沙人管放在米粉裡面的配菜叫碼子,有蓋碼跟炒碼兩種。所謂蓋碼就是事先做好了碼子,粉下出來後直接把做好的碼子蓋在上面;而炒碼,顧名思義,是在點粉的時候臨時用小鍋炒出來的配菜,這樣碼子新鮮而且味道好些,所以比蓋碼貴。。

第六怪:豆腐越臭越好賣

長沙臭豆腐-臭乾子,是長沙傳統的漢族名吃,長沙當地人又稱臭乾子。色墨黑,外焦裡嫩,鮮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臭豆腐,從顏色、氣味上來比較,

長沙的臭豆腐可謂是非常貼合“臭豆腐”三字。黑乎的顏色,初聞怪異的氣味,但千萬不要被這些嚇到,嘗過之後,保證會讓你的印象大有改觀。。

第七怪:說起話來向老外

長沙話是長沙地區所通行的口語長沙人說你棒噠腦殼,意思就是說你腦瓜子進水了,還要說你棒噠腦殼冒縫針,蠢不帶發,檳榔寶,那就是說你有蠻寶氣,有蠻蠢了。所謂檳榔寶,以前長沙街頭有個精神病呆痴者,總在商業街一帶活動,只要看見地下有檳榔渣就撿了吃,吃了還嘿嘿直笑,把你跟他一比,要多噁心就有多噁心了。

長沙人要是說你聰明,就說你好靈泛,要說你沒有能耐,就說你冒得卵用(這詞有點粗,文明人是不說的)。

不會策的長沙人不算好長沙人,策得厲害的人卻又很討厭。你不會策,長沙人會說你一輥子打不出一個屁來,老實巴交沒有出息,要是你會策,又說你策死人,煩不煩咯?在平常,誰又喜歡一個八婆似的嘴巴?這就是長沙人。

第八怪:電視節目火明星來得快

近些年,隨著湖南衛視真人秀類綜藝節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外地明星,跑來湖南!參與湖南衛視節目並在鏡頭前展示自己生活中真實的一面。有我們不得不讚嘆一個省級電視臺的收視率,創下了又一個收視奇蹟,湖南衛視收視率穩居各省第一,對於這樣的成績,我們不知道會給一些電視工作者帶來了怎樣的思考,湖南衛視推成出新的管理模式,贏得了觀眾們的認可,每個欄目的開辦都能凝聚著觀眾的目光,堪稱經典之作!

我們把湖南衛視當作一個餐館,《超級女生》、《快樂大本營》、《快樂男聲》《爸爸去哪兒》這樣的欄目就成為了湖南衛視的招牌菜,像快男超女這樣的選秀節目無疑成了特色菜,湖南衛視的每次改版為什麼都會如此的成功。

長沙民風民俗“八大怪” 你知道的有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