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常年“擁堵”,中高級職稱指標過少是瓶頸

近年來,“晉升職稱難”一直是令中小學教師的一個痛點。

據4月9日工人日報報道,35歲的教師謝某是山東省一所省級重點高中的政治課老師。儘管她已工作13年、教學成績優異,但在職稱上仍是初級教師……

為什麼教師職稱晉升難?記者調查發現,指標少是重要原因。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常年“擁堵”,中高級職稱指標過少是瓶頸

據記者調查,安徽宿城第一中學,在編教師371人,其中高級職稱148人,中級職稱166人,初級職稱57人。2018年,該校高級職稱指標僅有7個,而具備基本評審資格的教師有135人……

河南周口一所小學,在職教師近百名人,高級教師不到10人,多年來,每年通常只有1個高級指標,而且按照要求,高級教師比例一旦達標,就不會再給指標了……

中高級職稱的指標從哪裡來?源頭在於對教師隊伍中高中初級職稱比例的設定。

當下,不少地方高中初級職稱的比例設定一般為1:4:5,也就是說,某單位假設有100名教師,其中只能有10名高級教師,40名中級教師,50名初級教師。如果高級教師不退休或不調走,就不會再“分給”高級職稱指標,這個單位的教師無論多麼優秀,也只能乾等,甚至等到退休,也不會晉升到高級職稱……

這種“按比例分指標”的做法,是把職稱等同於優秀,職稱評聘異化成了評優樹先。優秀可以“優中選優”,按比例分指標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教師職稱與優秀不同,是對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業績的一種認可,各級教師教師職稱都有相應的“客觀”評定條件。按照教師職稱本義和評定條件,一名教師,只要業務能力和業績達到相應水平、具備相應條件,就應該“無條件”晉升。所謂的評審也當是審查該教師夠不夠晉升條件,而非是給教師排出隊來,不管你業務能力多強,教學業績多突出,只要排名在指標外,你就無緣晉升。這種做法,其實走向了職稱制度初心的反面,使得本是“鼓勵教師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文化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調動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積極性(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第一條)”的教師職稱制度,失去了本來意義。

從現實的可能性來說,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一輩子,90%的人都會對自己的專業技術駕輕就熟。作為教師,從事教育教學20年、30年甚至40年,即便成不了教育家,也會是一個術業有專攻的匠師,如果到退休,連一箇中級職稱都“混”不上,實在令人心寒。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常年“擁堵”,中高級職稱指標過少是瓶頸

當下,不少地方在轟轟烈烈大搞教師職稱改革,出臺了什麼“以崗定薪、崗變薪變”“職稱浮動”“幹部不享受職稱待遇”“指標集中使用,打破單位界線,全縣(區)集中評審”等措施,甚至把改革的矛頭直指老教師——試圖把年齡大的高職稱教師全拉下馬……

不得不說,這些措施的確迎合了部分年輕教師和教育圈外一些人的心理,但中高級職稱指標不增加,這種改革就沒有抓住“職稱晉升難的根”,不過是在玩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的遊戲,只會按下葫蘆瓢又起,除了加劇教師內部矛盾外,對激發教師整體的教育教學積極性毫無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在今年1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教師關心的職稱問題,大會表示,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適當提高高中小學教師中高級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渠道。

2月15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要“大力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根據國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各地一方面努力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職稱評價標準。”

因此,要想讓教師職稱制度迴歸激勵教師教育教學積極性的初心,最根本的辦法當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教育部職稱改革精神,努力提高中高級職稱崗位比例,增加中高級職稱指標,才是正道,否則,一切都是枉談!

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常年“擁堵”,中高級職稱指標過少是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