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沈鵬先生,書法愛好者、美術評論者、詩人、編輯出版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以及《中國書畫》主編。近年來沈鵬的書法漸漸走入國際拍賣市場,早在2014年沈鵬作品拍賣《 2006年作 沁園春·雪 鏡心 水墨紙本》最終以495萬人民幣成交。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然而沈鵬先生的《沈鵬草書》,可以說爭議不斷。其作品共29頁,幾乎每頁都有草法錯誤的字,至於行筆不合乎規範的字更是不勝枚舉。如果我們將其一一列出,那麼不僅這篇文章會晦澀枯燥冗長難解,而且所提出的字法對諸位書法愛好者應該具備不同的專業知識修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便會帶來不必要的爭論。單從運筆技巧而言,若是尚不具備深厚的楷書基礎,點畫用筆張弛有度,達到運斤成風,不分手筆的境界,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書寫草書,則不過是信馬由韁,“逛馳則形勢不全”,也就是結體必然支離凋疏,沒有美感可言。可見楷書的基礎對於寫草書而言是何等重要了。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研習書法,需要極大的精力和長時間的練習形成肌肉記憶,讓自身對字法、文法、筆法研究更加熟悉,再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身的書法風格。所謂“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同樣適應於書法研究與學習。書法藝術在古人看來是一門艱深且不能夠苛求成敗的學問,即“非高人志士難以言其要妙也”,決心在書法一途探求書法藝術的高峰,非付出畢生精力而不能致也。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以一好縈之,便不工也。”研究書法,不僅對寫書人的境界要求相當之高,包括心境、志向、學識功底、道德思想以及勤奮密切相關。少了這些,想要在書法上取得較高的成就,這很難了。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回頭再看沈鵬先生的草書運筆技巧,顯而易見,其草書水平也僅僅是貽笑大方,尚不具備成熟的運筆技巧。如其作品《前後赤壁賦》,第9、13頁中的“也”字,其結體造型及運筆中的牽絲,均寫得稚弱無力,毫無美感可言。對比祝允明的幾個“也”字,其草法筆法多變,筆勢強勁,其連筆間的牽絲也極優美,全然是“二王”的風格。沈氏與之相較,霄壤之差也。再如沈鵬先生的草書作品《一剪梅》碑拓,正文不過六十餘字,不合文法乃至嚴重錯誤的字體就佔了六字之多。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此書據稱是筆者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單從草書之審美標準來講,實在是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至於現代學者這份作品的評述,認為此書與房教授所指出的錯誤存在較大的出入。試問,如此極有爭議性的作品(至少是沈鵬先生尚不成熟的小作)竟堂而皇之地附在相關的參考文獻上,難道不是對現代書法愛好者的一種誤導嗎?如此不負責任地將之附在文獻當中,實在避免不了阿諛奉承、溜鬚拍馬之嫌。

沈鵬:作品拍賣動輒上百萬的書法家,為何一幅作品錯字連篇

書法的形成不過是追求個人修養、讓自身修為達到一定水平的產物,其發展歷史相當悠久。歷代書法名家無一不是學富五車、博覽古今的大學問家,其思想境界在自身知識淵博到一定程度後就已經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古人的書法作品流傳到今天,每一幅作品大多都似渾然天成。即便刻意追求字形的流暢自然,也是自己的志趣所在,而並非像今天一樣為博諸君一笑而下的苦功。這樣的想法,不僅對研習書法無益,而且功利性頗重,有沽名釣譽、附庸風雅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