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互聯網公司如蘋果、亞馬遜、谷歌等是不是也實行996工作制?

大嘴說道


國外互聯網公司,不大敢996啊!

算一下時間,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一般休息1個小時,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每週工作6天,一週工作60個小時。

這樣工作時間,叫美國人去幹,首先得告知好加班補貼和調休等政策,不然極大可能被告得傾家蕩產。要知道,美國人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只有34個小時多一點,這是包括鐘點工在內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2015年發佈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美國人平均每週工作34.4個小時;而在美國已成年的全職工作者平均每週工作47個小時。

從47小時,一下子增加到60個小時,美國人怎麼可能給你幹!即使美國人願意,美國各種工會也會來找麻煩的,美國工會就是保證工人利益,包括工作時長都在他們的監控之下。而蘋果、谷歌這樣的跨國大企業,更是不用調查就知道。

如果叫歐洲人996,那更是不可能也不能夠的發生。企業在這方面同樣要承受強大的外部約束,同樣要尊循長期以來形成的共識與規矩。

美國人能夠這麼輕鬆愉快的工作,是因為美國科技長期領先全球,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全球最高。即使不是互聯網和制業領域,連堪稱最傳統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也極高。農業生產者不超過300萬人,卻打造了一個全球農業大國,農產品不僅自己供給很足,而且還大量出口,跟自給相比量,出口量是自給的3倍所以他們有大把時間用於享受生活。

中國目前處於追趕狀態,不管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收入,都遠遠遜色於美國。而其他任何國家,都不是中國追趕的目標,唯一美國是中國追趕的目標。但要追上美國,甚至超越美國,像美國人那樣幹活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就永遠不可能追上它,因為中國的基礎套薄弱了。所以中國人,以及中國一些企業,就只能艱苦奮鬥,艱苦奮鬥就包括用更多的工作時間,去爭取更多的成果。就像魯迅所說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但是,拼搏需在法律對勞動者保護的框架之內,無有規矩難成方圓。應當看到,現在中國工作環境,比以前已經大有進步。應該說還在繼續進步。

大肆抨擊996,這裡面其實沒什麼多少的惡意,而是希望,有法就要可依,基層員工作為弱勢群體,其意願能被聽到能被收納。我們需要現代產業與現代企業,這裡面也包括需要企業文化的現代化。企業文化的進步,其並不亞於科技創新的進步,並不亞於企業營收的大幅提升。

理性的說,又想賺的多,又想幹的時間少,在目前中國,確實比較困難。我們離企業現代化,並不僅僅是一步之遙。就像城市僅有高樓林立、設施齊全還不夠,還需要居民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


波士財經


國外對超時工作是比較敏感的,一旦遭受勞動者投訴,僱主會非常被動,面臨鉅額罰款。

硅谷科技產業崛起已經快半個世紀了,很多勞動法規已經比較周密完備,勞動者權益受到全面的保護。



人才競爭,在硅谷很普遍。很多優秀的技術大牛跟僱主談條件平起平坐,而且怪脾氣還必須得到尊重。

很多人才要求的特殊待遇,在中國聽起來完全是不太可能,而在西方都有可能落實,因為尊重人才。

硅谷很多高科技企業也非常注重員工福利,懂得激勵團隊士氣,這方面勞動糾紛,其實並不多見。

谷歌是非常推崇員工下班以後繼續發明創造的,他們有個20%的制度:員工要花費自己工作時間20%的時間,用於設計與工作完全無關的科技創意。



如果該創意過關,企業還將撥付資金加以扶持。谷歌公司很多儲備項目就來自於員工20%創意發散的體制。

EBay公司也不太主張加班。勞動者在下班相對秩序比較平穩的公司工作,時間段都相對固定。

但eBay認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加班是必須的。每年聖誕節以及黑色星期五都是電商平臺加班的高峰。但是也沒有像中國996這樣變成大家都認可的習俗。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中國業界瀰漫的996的情況,其實就是資本家想盡辦法壓榨勞動者,他自己本身不去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智商。

如果國家法規不及時出面干預,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到最後就是巴不得24小時都在公司上班,資本家一毛錢都不付,認為弱勢群體是應該的。


互聯網產經價值


我以前在惠普上班,不考勤不打卡,自由彈性工作時間,甚至可以彈到上午12點至下午5點。基本上就是去公司吃中飯,再喝個下午茶就準備下班。

在中國的外企,大概都差不多吧。大家猜一猜,再看一看,目前在中國的外企活得怎麼樣?惠普中國業務賣了紫光,IBM等老牌公司不是撤離中國,就是淪為外包,外派。像IBM就有外派到南京蘇寧,上海安居客的業務。

首先我要反駁的是羨慕國外有在家上班的,中國目前的文化,員工在家不是上班是提前養老。我們應該自己找原因,我們能不能在家自覺工作8小時?中國人總是很聰明。

接下來談一談我對996的一些感受,從目前市場來看,如果是高工資的,一般比較靠近996。凡是像我們公司的,業務量不大,也不需要員工996,自然工資就不會那麼高。從員工角度,總是埋怨公司,想要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可惜很少人為企業說話,難得馬雲說一句996是員工的一種幸福,被網友吐槽。你想讓企業給你發高工資,又不能給企業帶來高利益。


泛軟科技開發


男朋友在蘋果,公司從來不讓加班,到點打卡就得走人。因為超時打卡,是要付加班費。而且很高,節假日上班都得是3倍工資。

而且嚴格8小時,有多嚴格,這麼說吧,如果要開年會,也是在工時裡的,根本不會佔用你的下班時間😂

而且還有hr help line如果對管理部有意見,一通電話告到總部🤣

後來華為想要挖他,表面上看確實年薪給的多了不少,但是強調會非常忙,打聽了一下工作強度,算了一下時薪,猛然發現也沒差多少🤣

所以說別老說國外資本主義什麼的,人家對工人階級還是很尊重的

而且男朋友還有時間發展愛好-攝影,有空閒時間還可以接個私活,一次2-3千,所以為什麼要去華為,這些996的公司。

而且996意味著什麼,沒有家庭,或者是家人的無限犧牲,而男朋友是家庭觀念很重的人,他說如果孑然一身,還會認真考慮一下,但是想到我,想到這一兩年會組建家庭,這麼做對家人太不負責任了。因為家庭絕不是由金錢堆砌的。

而且我也是絕不會允許異地戀的,去了華為也就差不多了,我根本無法想象有男友,卻跟沒有一樣的狀態,錢少一點兩個人可以一起奮鬥,用不著他一個人扛。

我也是雖然平時會加班,但是基本的雙休能保證,所以也會利用週末寫寫東西,充電看書,也能偶爾掙掙稿費,好的一次青雲計劃也有1000,所以為什麼要996。

很多人說不996找不到工作,離了公司活不了,我在想是職場競爭力有多低,離了這家活不下去。

我的人生理想就是,趕緊利用下班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目前學了做蛋糕,接下來會考蛋糕師的證,為了晚年不想工作了,用攢的錢買一間小鋪子,做點小生意,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家庭和順。

職業上最大的目標是做個自由撰稿人,來北京三年了,總覺得人要能有不依靠任何公司也能活下去的本事才好,996的人是給別人打工,而雙休的我,是給自己打工,我討厭996的原因就是,他把我當作了公司的廉價奴隸,而我本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因為我的時間沒有這些大佬說的那麼賤,咱們籤的是8小時的工作合同,有本事你在合同裡籤996的呀!


言之有毒


國外企業可不敢玩996,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美國的工會太厲害了、企業都惹不起;第二是美國的勞動法非常嚴苛,加班工資高到企業真的付不起,更承擔不起違法之後的天價“懲罰性處罰”。

先盤點一下沒有996的良心企業名單

沒有996的良心企業大部分都是外國企業,大部分都是955/965,加班最多的也不過975/985,更有非常良心的企業是9-4-5/10-5-5/11-6-5,可以說這些企業都非常良心了。

這些企業名單分別為:唯品會、Google、Microsoft、PayPal、SAP、Oracle、Autodesk、Cisco、酷安、豆瓣、EMC、Ericsson、HP、HSBC、IBM、Intel、LeetCode、Pivotal、RingCentral、Splunk、SUSE、ThoughtWorks、VMware、WeWork、Works Applications等企業。

好在有豆瓣、唯品會、酷安三家國內企業算是掙回來一些顏面。當然不是說美國不是絕對的不加班,也有不少企業會給你佈置你當天未必能完成的工作,你就得下班之後自己家裡加班。

當然比較牛的企業是Google,Google員工的價值觀認同感很強,因此很多Google員工在自己工作之餘無償做了很多傑出的工作,Google的OKR體系允許員工上班時間泡澡、剪頭髮、遛狗,但是這樣的寬鬆的管理環境,最終卻成就了超級科技巨頭,不過這跟Google的兩位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的人格魅力有很大的關係。當然Google的福利、薪資待遇都是行業領先的,自然員工願意付出。

美國工會到底有多牛?

美國的工會影響力很大,很多時候甚至能夠左右企業的生死。我舉幾個例子來給大家說明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NBA有個球員工會吧,美國NBA歷史上1998-1999賽季、2012-2013賽季經歷了兩次縮水賽季,一度因為球員工會跟資方的勞資協議沒有談妥,工會主導下球員罷工,就1998-1999賽季常規賽縮水32場比賽,從82場比賽縮水至50場比賽。

另外一個是大家都知道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性侵犯事件,Google全球的員工在工會的帶領下罷工遊行,最後兩位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不得不出面協調解決。

美國企業付不起加班費,天價懲罰性處罰企業得死

美國的法律跟中國是不一樣的,美國法律有一種獨特的“懲罰性處罰”。這是美國強大的法律體制決定的,那麼這個懲罰性處罰什麼意思呢?

大家還記得去年美國商務部制裁我國電信企業中興的事情吧,我們都在說美國不厚道,這麼制裁我們的企業,14億美金的處罰、10年觀察期,簡直是流氓。當然從民族科技的大局來說,美國試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確實很過分,但是這真的不算高的,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企業也狠,對我們的企業算是手下留情了。

美國司法部曾經因為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違法規則,給美國銀行開出了166.5億美金的天價罰單,基本上就直接要了你半條命;摩根大通事件,美國開出130億美金鉅額罰單;英國石油公司洩漏造成人員死亡、環境重大汙染,美國開出208億罰單;大眾汽車排放作假,美國開出147億鉅額罰款。在製藥行業,強生公司滑石粉致癌問題,天價罰款46.7億美金;輝瑞因不當銷售13種藥品,天價罰款23億美元;麥當勞賠償案,民事賠償16萬美金,但是懲罰性賠償高達270萬美金。


美國在政策相應寬鬆的環境下,能夠維持一個良好的、相對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主要就是因為懲罰性處罰,並且企業越大、越有錢,懲罰性處罰越狠。假設企業違反勞動法,那麼最終法官可能判決一個天價賠償金額,大多數企業是不敢冒這個險,與其冒著風險被處罰,還不如多招幾個員工來得划算。

在美國有full time和contractor兩種崗位區別,即使是full time崗位,要求員工加班也必須徵得員工同意,而且你可以隨時獲得一個長假來調休、陪你的家人、甚至去度假,這期間你的領導絕對不會來打擾你,並且企業是不會介意的,contractor崗位平時加班是1.5倍-2倍工資,遇到節假日或者特殊的情況,則會更高。

美國不能加班的幾種常用情況,第一、遇到節假日不能加班;第二、員工有特殊需求、信仰比如在禮拜天,只要員工提前說明也不能安排加班;第三、如果員工有特殊的紀念日比如結婚紀念日,如員工提前說明獲得企業認可入職以後不得安排加班。並且只要有理由可循,企業不敢挑戰法律權威,處罰的嚴苛是企業承受不了的。


本文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馬雲=一個沒完全進化成人類猴子,你短短几年就坐擁千億身價'怎麼獲得的你比誰都清楚,你引己為傲標榜淘寶網是怎樣一個企業你比誰都更清楚’自認國內最大電商平臺你可曾賣過一件自己商品,你曾嘲諷美國亞馬遜賺錢能力遠不如你,但你不想想亞馬遜以自營為主=你哪隻不過一箇中介商而己,不要以為自己就是上帝,國人就是下等人,沒有國人辛苦勞作你一無所有你的阿里一事無成,沒你們這些企業國人照樣過的好,別太高看自己也別拿國人辛勤工作當成天經地義,國人不是封建社會奴隸,國人有人權國家有法律


錳錳70後


第一, 國家目前階段不會出臺限制措施, 中國正處於向上衝刺的階段, 一旦停下來在提勁, 基本很難了. 另外, 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發達領先了200年了, 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和發達國家比?

其次, 如果不想996, 有三種途徑, 供你們這些人選擇, 1, 離開996的公司. 2, 去西方發達國家, 如果自己覺得沒有本事和能力在發達國家混, 以下第三種選擇保證都適用, 3, 去東南亞, 非洲, 拉丁美洲, 那邊你想幹就幹, 今天掙錢今天吃飽, 明天去釣魚。

各位看官,如何?


安達曼的風


國外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法幹,但是也會暗地裡讓員工超時完成一下任務和項目,但是在法律上是不敢留把柄的,比較謹慎。

兩年前見過一個美國訴訟案。2017年10月,Facebook前員工蘇茜·比格(Susie Bigger)將老東家告上法庭,稱Facebook任意給員工分配虛假“經理”頭銜,目的就是為了規避加班費。

公司將這個部門的員工都“改名”為xx經理,比如你是寫代碼的,叫開發經理;你是測試工程師,叫測試經理;還有客戶經理、技術經理、需求經理、人事經理等。但是,都沒有下屬,其實就是自己幹活兒。然後,公司定發展策略和計劃,把項目安排下來,於是“經理”們就只能超時趕進度。似乎是美國經理們的工作時間並不與員工一樣固定,比較靈活,會有會議、出差、商務、聚會等活動,所以往往是沒有朝九晚五辦公室工作的規定的,所以在家裡、在路上、晚上、週末處理公務是很正常的,在行業裡和法律上都是運行的。而公司將這種非常態的行為給常態化了,所以遭到員工控訴。


RaymondIT


國外發達國家的互聯網公司雖然也普遍存在加班的現象,但不可能像國內這樣全員996,而且一搞就持續幾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亞馬遜甚至一度嘗試讓員工一週只工作30個小時,微軟的一些員工也可以選擇在家裡加班。

這是因為國外擁有完善的工會制度,一旦被工會發現企業強制要求員工超時加班,即使企業給足了加班費,工會也會阻止這種行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越是發達的國家,人力資源的成本就越昂貴。一些關鍵的位置很難找到可以替代的員工,一旦出現員工因為壓力太大而辭職,企業很有可能陷入運營困境。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就業率,而996工作制的本質是“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兒,拿四個人的錢”。雖然看似用更少的人創造了更多的價值,但原本五個人的工作被三個人幹了,省下的兩個人就相當於失業了。如果所有企業都搞996,那麼失業群體就會增加,就業環境也會變得更加惡劣,這對於整個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仍然處於“人口紅利”期。由於互聯網高薪的吸引力,每年除了計算機專業的大量應屆畢業生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原本並非相關專業的社會人士通過自學、培訓等方式,加入到“碼農”這一行業當中來。這就導致互聯網從業者實際上是“供大於求”的,互聯網企業可以任意從“碼農”大軍中挑選“性價比”高的員工,願意接受996的就留下來,不願意的則淘汰出去。

另一方面,國內的優秀互聯網企業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裡房價水平高、生活壓力大。所以一部分年輕工作者為了生活,甚至會主動要求996工作制,以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當一家企業有一個員工開始主動加班的時候,嚐到了甜頭的企業主往往就會要求其他員工效仿。

同樣的,在整個國內互聯網行業普遍存在996工作制的情況下,如果有少數企業為了照顧員工,繼續推行965工作制,那麼勢必會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下降,甚至無法生存下去。

所以國內互聯網行業996工作制是多方面導致的,若想改變這一現象,必須由勞動部門牽頭,強制所有企業不允許搞996。企業如果想要提高競爭力,不能依靠壓榨現有員工,而是要想辦法招聘更多員工。同時國家也應該對願意招聘更多員工的企業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負擔,讓企業在提升員工福利待遇的同時,也沒有後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互聯網行業有序競爭,良性發展。


貓眼看數碼


首先題主所列舉的公司都是美國科技類公司,但其實日本、美國、歐洲各國的工作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日本、韓國等科技互聯網公司就有可能也存在加班嚴重的情況。

而美國的互聯網科技類公司相對來說是很少在內部發郵件通知大家加班或實行996工作制的,因為國外對於8小時工作制是嚴格執行的,而且很多國外互聯網科技公司都擁有員工福利保障部門,是認真執行員工保障措施的。

而且一旦加班嚴重的公司被媒體曝光後,會受到強烈的輿論壓力,而且還要面臨國外監管部門的審查,甚至有可能導致一系列的法律糾紛和處罰。

在2004年,曾經發生了一宗程序員因為加班問題起訴Electronic Arts公司的案件,並最終贏得了1500萬美元的賠償。

沃爾瑪也曾經多次因為員工加班問題被罰款數億美元。

所以在美國,加班是一個昂貴的工作方式,甚至貴到老闆都付不起這筆加班費。因此國外公司很少要求員工加班,當然特殊情況短期加班除外。

(程序員理想的加班環境)

在Github上,除了996ICU的項目,也有程序員建了一個995WLB的項目,主要是列舉實行955工作制,不加班的公司名單。其中很大一部分公司都是國外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