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隨著劉歡奪得本季的歌王,《歌手2019》正式落下了帷幕。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在公佈劉歡、齊豫、楊坤、吳青峰、逃跑計劃、張芯、Kristian Kostov的首發陣容後,《歌手2019》就令觀眾產生了極大的期待。從開播到結束3個多月的時間裡,黑馬、補位歌手的失利,踢館歌手的流量爭議,稍顯固化的競技格局也給節目招致了一些負面的聲音,但走到第七個年頭的《歌手》,在更迭速度令人炫目的中國綜藝節目當中,已屬不易。這一季的節目雖然有一些遺憾,但仍然值得尊敬。

陣容的驚喜,賽況的捉摸不定

從《我是歌手》第三季新增的踢館歌手,到《歌手2017》的“逆戰歌手”,再到這一季的原創標籤,節目組通過各種努力為“人才庫”擴容。7季以來,近百組歌手登上了這個舞臺,《歌手》真正拉近了歌手與大眾的距離,大眾與音樂的距離。

從第二季開始,《歌手》就不再以“老牌歌手翻紅”為邏輯,全明星的陣容裡,華語歌壇的傳奇人物、中堅力量、外籍歌手、大眾認知度較低的“黑馬”等角色分明。隨著《歌手》本身以及國內其他音樂節目對歌手的消耗,嘉賓的邀請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歌手2018》的首發陣容被評為“史上最弱”後,洪濤在錄製現場袒露了心聲,“我已經盡力了,大家很多期待的歌手沒來,但我們都在努力邀請,第六季了,我們真的盡力了。”而《歌手2019》令大眾驚喜的陣容背後,節目組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原創的標籤是《歌手》接近劉歡的一塊敲門磚。鼓勵原創的節目屬性,用於扶持年輕唱作人設立的“劉歡原創音樂基金”,終於讓多次拒絕邀約的劉歡成功出演。能為原創發聲,也是吳青峰、逃跑計劃等人參加節目的原因之一。

《歌手》“投其所好”的邀請方式,也打動了齊豫。在邀約齊豫時,節目組便提出本季會與公益結合,一生致力於公益事業的齊豫欣然接受。3月8日,芒果V基金·齊豫公益金成立,用於幫助偏遠地區的兒童。這些在歌壇已經取得極高成就的歌手願意“清零”參賽,也鼓起了極大的勇氣。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相比於陣容的新意,賽況卻讓人有些琢磨不定。一方面是導師級選手並沒有取得與其歌壇地位匹配的成績。劉歡四場第5名,齊豫更是從未獲得第一,楊坤常常被詬病“油膩”,名次在1、2名和6、7名之間大幅波動。反倒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吳青峰,一直保持著“虛高”的成績,6場排名都進入了前三。

另一方面,“黑馬”的失利也令人惋惜。逃跑計劃以兩輪第七的成績“陪跑”,有著“小黃綺珊”稱號的張芯,沒能憑藉高音殺出重圍。有著保加利亞和俄羅斯雙國籍的“進口小侄子”Kristian Kostov,也沒能複製“進口小哥哥”迪瑪希的奇蹟,堅持了6期後遺憾離開。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俄羅斯版《好聲音》導師波琳娜、三度提名金曲獎的楊乃文、“國寶級”歌手龔琳娜的補位,都曾帶給觀眾破局的希望。但現場大眾聽審對於這些實力唱將似乎不是那麼青睞,楊乃文兩場競演都排在第七,波琳娜的《那些花兒》、龔琳娜的《庭院深深》也都排名墊底。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隨著比賽的進行,觀眾的情緒越發集中對在競演結果的詫異,逐漸遺忘得知這位歌手出演節目的喜悅。公佈結果和公佈陣容都只需要片刻,而節目組攻克邀請嘉賓的難題,卻付出了長時間的心血與努力。

全民舉薦,誰是踢館歌手?

在當前的綜藝大環境下,《歌手》也在通過臺網聯動的方式,提高網友參與度、與時代接軌。本季在保留專家推薦通道的基礎上,增加了“全民舉薦”的新通道,每輪在舉薦中勝出的歌手與專家推薦的歌手進行競演,由大眾聽審投票決定最終的人選。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三輪全民舉薦的踢館歌手分別為劉宇寧、錢正昊和許靖韻,18年短視頻平臺的“網紅”歌手、《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未出道的選手,都以踢館歌手的身份出現在這一季節目裡,而走到第七個年頭的《歌手》,也折射出我國選秀的發展史。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以選手身份出演《歌手》的選秀歌手

除了以參賽者身份出現之外,還有《明日之子》冠軍毛不易作為張韶涵的幫唱嘉賓,《中國新說唱》冠軍艾熱作為波琳娜幫唱嘉賓、亞軍那吾克熱作為劉歡助演嘉賓登臺表演等選秀歌手登臺表演。可能沒有多少人注意到,09年快樂女聲全國18強莫沉,也以樂評人的身份在節目裡一閃而過。

從最早的快男超女,到《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天籟之戰》,再到互聯網選秀時期的《中國有嘻哈》、《偶像練習生》,從芒果系藝人,到央視、其他衛視、網絡平臺走出的歌手,“長壽”的《歌手》成為國內選秀十幾年來的的見證者。當選秀成為華語樂壇新人輸出的主要窗口,《歌手》向選秀歌手伸出橄欖枝,不僅是資源消耗型節目的“被動”之舉,這檔音樂節目的多元化和平臺的包容性也變得史無前例。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而新的踢館賽制也給《歌手2019》帶來了一定的爭議。“網紅”、“偶像”通過網友投票的方式登上國內最權威的音樂競技節目,是部分觀眾無法想象也不太能接受的,但這些人的到來並不意味著節目門檻的降低和標準的下放。

在與專家推薦的ANU、聲入人心男團、畢書盡的三輪對決中,只有許靖韻獲得了踢館資格,而她最終也只取得了第六的成績,未能踢館成功。《歌手》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在大眾面前展現自我的機會,沒有給予他們任何晉級的特權,沒有足夠的實力依然會被淘汰。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在筆者看來,“全民舉薦踢館歌手”的新賽制對《歌手》而言是一種“雙贏”的做法,一方面通過引入這些新生代歌手吸引了年輕觀眾,展現了節目的包容度,另一方面也通過一如既往的評判標準再次體現了節目在音樂上的專業性。

“教科書級”節目的收視困境

知乎上《歌手2019》的話題下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歌手2019》的收視率和討論度都這麼低?”。這個問題表達了大部分觀眾的困惑:為什麼這樣一檔教科書級的節目,沒能獲得與之匹配的收視率與關注度?

從收視率來看,《歌手2018》有9期收視率破1,而《歌手2019》前13期平均收視只有0.72,直至總決賽才取得了破1的成績。收視率的走低,補位、踢館歌手的接連失利導致的陣容固化是一方面的原因,人員變動的風波和歌曲版權的糾紛也給節目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歌手2019》收視率

關於節目的負面聲音裡,“競技性的缺失”是另一個頻繁出現的原因。《歌手》的定位是“音樂競技節目”,每一輪的“競演”二字,分別指的是比賽的競技性和表演的觀賞性,這一季“做加法”的投票規則和揭曉方式也在試圖強化節目競技的氛圍。

在投票方式上,增加了實時電子投票,與結束後的紙質投票合計為歌手的最終成績。在名次揭曉上,每位歌手演唱完,需要去查看自己的實時排名。最終的結果,也不再是全員到齊之後揭曉。歌手們被依次點名入場,舞臺上設有擺放著歌手名次卡、競演名次卡的兩張桌子,歌手可以各選一張查看,懸念層層揭曉。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複雜化的規則加大了真人秀的創作空間,對競技氛圍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但大部分歌手“佛系”的狀態卻無法通過規則來彌補。這一季為原創、為公益、為音樂而來的歌手們,不過分追逐歌曲的傳唱度和流行性,第一場拿到了第七名的逃跑計劃,在第二場也沒有選擇代表作《夜空中最亮的星》。

#歌手排名#登上熱搜,大眾聽審不堪壓力發表“我們真的不是五百位大眾聾子”的聲明,洪濤在微博表示無法接受齊豫的排名等行為代表了觀眾對“比賽結果”的一種期許。觀眾希望看到頂級歌手勢均力敵的“神仙打架”,希望看到殺出重圍的黑馬,是合理的訴求,而走到第七季的《歌手》,已經不完全用競技或排名來吸引觀眾。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在龔琳娜看來,《歌手》這樣的節目應該要有一些引領性,大量翻唱別人的歌曲缺乏新意和刺激。正是《歌手2019》鼓勵原創、主打創新的屬性,讓她改變想法來到這個舞臺。

其實《歌手》系列裡從來都不缺乏創作型歌手,鄧紫棋、李榮浩、趙磊等人都是憑藉自己的原創作品一鳴驚人。而《歌手2019》通過改變選曲規則,將“原創”的屬性進一步放大,節目不再有“只能在第一期演唱自己歌曲”的規則限制,歌手可以盡情演繹自己的作品。

不論是剛發表的新歌還是塵封多年的金曲,創作的故事也在賽前的真人秀部分鋪陳開來,歌曲的魅力、歌手的特質得到更大限度地展現。節目頂級的製作水準無需贅述,這一季極具儀式感的片頭,每首歌的字幕處理讓整體的觀賞性更上一層樓。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所謂引領,在於不迎合流行,在於歌手對選曲的堅持、對音樂品質的堅持,在於節目對內容的堅持和對創新的嘗試。雖然和往季相比,《歌手2019》歌曲整體的流行性和大眾性相對較弱,但只有引領而非迎合,才能賦予節目和音樂更長久的生命力。

節目的這份引領與堅持也逐漸被大眾看到和認可,從《歌手2017》開始,豆瓣評分不斷上升,《歌手2019》7.5的評分十分接近第一季的《我是歌手》。克服了“綜三代魔咒”和“七年之癢”,這一老牌IP仍然保持著生機。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歌手》七季豆瓣評分

走到第七個年頭,《歌手》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音樂的記錄者。在總決賽的最後,節目照舊播放了一個充滿情懷的小片,在《歌頌者》的背景音樂裡,回顧了七季以來的歌王和“勇敢站上舞臺真誠表達的每一位歌手”,感謝了所有與《歌手》有關的人。電視是遺憾的藝術,《歌手》也是,《歌手2019》依然值得每一位觀眾尊重。

《歌手2019》:雖有遺憾,但值得尊敬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