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前,為何點名要讓一個男人陪葬?為保大清,用心良苦

康熙作為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奠定了大清政權的根基,也開創了康乾盛世。他在位61年,69歲的時候還去南苑打獵,但沒幾天就突然去世了。關於康熙的死因,有人說是被雍正毒死的,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歷史界的認可,畢竟雍正當時已經坐實了儲君的位置,沒有理由去殺害自己的父親。


康熙死前,為何點名要讓一個男人陪葬?為保大清,用心良苦


康熙這個皇帝前期做的非常不容易,八歲登基,年幼的他被當成傀儡皇帝,根本沒有什麼實權。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康熙14歲的時候,經過6年的韜光養晦,康熙終於擊倒了鰲拜,將政權重新歸回皇族。之後的平定吳三桂、擴大國家的疆土、收復臺灣等等,康熙的一生為大清做了不少實事。這麼有作為的皇帝,也是整個清朝歷史上少有的。


康熙死前,為何點名要讓一個男人陪葬?為保大清,用心良苦


對於吏治,康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不放縱那些權臣,但也不會給他們的壓力太大,當時隆科多就是這樣被康熙所收服的。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因為出現了九龍奪嫡一事,朝堂混亂,這時康熙需要可以穩定朝堂的人,於是他選中了隆科多。


康熙死前,為何點名要讓一個男人陪葬?為保大清,用心良苦


康熙臨死之前,只召見了隆科多一人,聽傳話的太監說,估計是要嘉賞他,為此一路上隆科多還高興極了。康熙親切的把他叫到自己跟前,以兄弟相稱,細數了兩人之間的過往。然後康熙看向貼身太監,說道:宣旨吧。聖旨一共有兩份,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康熙死前,為何點名要讓一個男人陪葬?為保大清,用心良苦


第一道聖旨是說隆科多勾結八爺黨羽,著殉葬。隆科多一聽這話,嚇得立馬跪下了,解釋到自己和八爺並沒有關係,一切都是他一廂情願。接著,康熙帝就下了第二份旨意,就是封隆科多為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康熙這麼做,只是想讓隆科多明白,就算是位高權重的大臣,生死依舊掌握在天子手上。只要你真心輔佐新帝,就不會有性命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