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鍛鍊小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

大熊貓的小蠻腰


您好,我是高級孕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羊駝媽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的咀嚼能力是需要後天培養的,當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要慢慢的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逐漸的增加輔食是鍛鍊咀嚼能力的最好辦法。一般像寶寶在一歲左右他的咀嚼能力就已經慢慢的建立起來了,而且輔食情況也應該和成年人的食物差不多了。

鍛鍊一歲以上的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應該逐漸讓寶寶接觸一些稍微硬一點的食物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是比較強的,家長不妨試著在寶寶面前多咀嚼,然後讓寶寶跟著自己學起來,慢慢的讓寶寶習慣咀嚼,這樣的話可能會有些作用。

一歲以後的寶寶,寶媽完全不必太擔心寶寶會以為咀嚼能力弱,而給寶寶一些較軟的食物,如果把食物煮得太爛,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咀嚼能力。除了給寶寶做好示範以外,家長也可以在平時給寶寶一些刺激口腔的的玩具,這樣也有可能會對寶寶有所幫助。像口哨可以讓寶寶對自己的口腔有所感知,慢慢的有利於寶寶咀嚼能力的培養。總之慢慢培養,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來面對這件事情,讓寶寶逐漸養成習慣就好了。讓吃東西成為孩子的一種樂趣,孩子就會更快的學會這件事。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羊駝媽媽】。

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羊駝媽媽


寶寶6個月以前,生長所需的營養來自於母乳或配方奶粉,這都是液態食物,通過吮吸就能達到吃飽的目的。

寶寶從六個月或者五個半月開始添加輔食,這樣做的目的有三方面:

第一、為寶寶提供更全面的營養

隨著寶寶活動能力的提升,母乳或配方奶粉提供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需要靠輔食來補充營養。

第二、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

隨著寶寶的成長,牙齒的長出,舌頭功能的完善,已經具備進行咀嚼和吞嚥的基礎條件,通過吃輔食,可以讓寶寶不斷鍛鍊適應,從而掌握使用技巧,最終實現從液態食物到固態食物的過渡。

第三、讓寶寶適應各種食物的味道

這個時期的寶寶比較願意嘗試各種不同口味的食物,通過吃輔食,可以讓寶寶逐步適應各種口味,避免將來的挑食、偏食。

那麼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呢?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寶寶不間斷鍛鍊,直至寶寶成功掌握咀嚼和吞嚥技能。在輔食添加上必須遵循由稀到稠、反覆嘗試的原則。

我家孩子在添加輔食上很成功,不但身體長得結實,而且非常健康,在幼兒園基本出滿勤,我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步驟如下:

6個月 調得很稀的營養米粉、果蔬汁,每天1-2勺就可以了。

7個月 調得稍稠的營養米粉、粥、果泥、蔬菜泥、蛋黃泥,每天3-4勺就可以,分多次進食。

8個月 在前面的基礎上可以增加肉泥、肉湯,每天3-4勺就可以了,分多次進食。

9個月至10個月 蔬菜和肉切成碎末狀、營養米粉調成米糊狀、稠點的粥、蛋黃糊,每天5-6勺就可以了,分多次進食。

11個月至12個月 爛飯、篤爛面、肉丁、菜末,每天可以增加至1碗左右,分多次進食。

孩子在輔食的逐步變化中,會表現出不適應,拒絕進食,家長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反覆嘗試,通過調整進食時間、變換餐具等方式,刺激孩子進食的慾望,從而達到鍛鍊咀嚼吞嚥能力的目的。


良師益友談育兒


鍛鍊小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很重要,父母不要忽視。如果不及時鍛鍊孩子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對小寶寶,不僅對面部肌肉發育,口腔牙齒的發育會有影響,還會造成寶寶挑食,厭食,形成營養不良的情況。


鍛鍊寶寶吞嚥咀嚼能力,從小寶寶四個月開始,這個階段大多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可以給寶寶一些粥喝,用軟勺餵食,避免傷到寶寶。

到寶寶七到九個月時大多長出牙齒,這時可以適當讓孩子咀嚼一些食物,比如爛麵條,碎肉等。隨著寶寶慢慢長大父母根據不同的階段提供一些合適的食物。


媽媽育兒知識大全


我的寶寶也是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做一些一定要嚼才能吞下的東西,比如飯不要放在湯裡喂,寧願一口飯一口湯,水果切成小塊狀放在碗裡自己拿起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