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要腳尖先著地還是腳跟?

2218992768


跑步時腳掌著地方式分為三種,後腳跟著地、全腳掌著地和前腳掌著地。

三種著地方式各有利弊,適合不同的鍛鍊經驗、能力、路況等情況,沒有任何一種腳掌著地方式是最好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長跑時可以根據自己體力情況,路面情況、傷病情況等靈活更換跑姿,一般不會始終使用一種跑姿。每種腳掌著地方式,在腳掌著地後、離開地面前,腳都有一個內旋的過程。

後腳跟著地適合剛開始鍛鍊的初級跑者,在三種著地方式中最省力,跑步時小腿幾乎不發力,對跑者要求最低,跑速較慢。但是後腳跟著地會增加膝蓋、髖關節以及脊椎承受的緩衝力,可能會導致骨膜炎、腿部關節等傷病。因此後腳跟著地跑步時穿著的跑鞋的緩震性要非常好,前後鞋底高度差建議在10-12毫米,個別跑鞋也可以在8-12毫米。

前腳掌著地對跑者要求較高,需要有一定的鍛鍊經驗。前腳掌著地跑步時,前腳掌的外側略微先落地,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內側和腳跟著地,隨後腳後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腳後跟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始終在前腳掌。前腳掌著地能充分利用跟腱,它能在你跑步過程中像彈簧一樣幫助你,這種著地方式對小腿力量要求非常高。腳也有一個內旋的過程。

前掌著地可以緩解地面對膝關節、髖關節的衝擊,對小腿肌肉群、腳踝、足弓等部位要求比較高,需要做專門的訓練。

前腳掌著地跑速最快,如果速度不夠快,跑步會很累,跟腱的力量釋放完了,後腳跟還沒有離開地面,會浪費體力。跑鞋前後鞋底高度差一般在0-6毫米,個別品牌跑鞋也有0-8毫米的高度差。

全腳掌著地,腳掌外側先著地,然後迅速過渡到整個腳掌著地,後腳跟離開地面後前腳掌蹬地離開地面,跑速適中,跑步時如果感覺關節疼痛,可以改成全腳掌著地,這種著地方式最不容易受傷。

以上三種腳掌著地方式各有利弊,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馬拉松選手中也有用後腳跟著地的,全腳掌著地雖然比較適合亞洲運動員,但是也有很多運動員使用前腳掌著地。都是根據自己的運動習慣和身體特點選擇適合的著地方式。


行遠健身


本文不去直接比較哪種著地方式的優劣好壞,而是先設置三種場景,設身處地體驗一下,理論上哪種好大家自然心中有數,最後再來辯證地看問題。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1. 場景1:你是武俠小說中的夜行大盜007

 夜深人靜,伸手不見五指,你短衣襟小打扮,藉著微弱的燈光,飛簷走壁,來到大內禁區,地板都是實木的,顯然你不能發出聲音,腳踩在地板上絕對不能有任何聲響,否則必定引來守衛,讓你功虧一簣。

 這時候,你會怎麼著地?

 你肯定是腳尖先著地,躡手躡腳地前進,不僅身體穩定,還不會發出聲響。如果腳後跟先著地則相反。

2. 場景2:你的面前有個大水坑

 你赤腳走在路上,碰上個大水坑,水坑較大,不能簡單地跨過去,你需要遠離了助跑,再跳,才能跨過去。

 這時候,你先來有意識地控制自己腳後跟著地,體驗一下著地之後的衝擊力,感覺上衝擊力猶如醍醐灌頂,直達腦門。而且,你很難流暢地邁出下一步(腳後跟著地帶來的剎車效果)。

 然後再來無意識地做一次:助跑再跳,你會發現是前掌先著地的。

3. 場景3:耐力跳繩

 你在參加跳繩比賽,(如果沒有繩子的話,你也可以原地空跳看看)。毫無疑問,肯定是前掌先著地。這樣才能持久地跳下去。

4. 總結

 為了減少著地的衝擊力,讓身體流暢地往前進,需要儘量減少對身體的負擔,增加穩定性,減少剎車效果。所以理論上是“前掌跑步好”。

 但是,脫離身體的跑姿,僅僅討論著地,沒有太大的意義。

跑姿比著地更重要

 如果彎腰弓背再怎麼前掌也沒用。肯尼亞高手的前掌跑姿是他們從小赤腳在山路上奔跑,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並不是他們心裡想著“我要前掌著地跑,這樣跑的快”。

 全程馬拉松在兩小時零幾分的世界高手裡,也有後掌著地的。

 頭部擺正,視線向前,肩胛骨帶動前後擺臂,身體挺直,微微前傾,臀部大腿等大肌肉發力,在重心下方著地……,

養成良好的身體跑姿,自然有適合自己的著地方式

 延伸閱讀:【跑步到底是前腳掌落地好還是後腳跟落地好?】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01575583355371789/


跑者阿飛


我給你個專業滿意的答案吧!

非洲運動員都是前腳掌外側著地然後自然旋轉過度到前腳掌再過度到全腳掌,好些日本馬拉松運動員還是腳後跟著地。前腳掌著地比較先進。時間久了,傷踝關節韌帶。(要我說,沒那麼嚴重),腳後跟著地時間長了,傷膝蓋。這是我嘗試過的。後來改姿勢,徹底好了。

至於你慢跑的話,你就足中著地然後過度到全腳掌吧,然後搭配高步頻,這個最穩妥。跑步的姿勢不是一塵不變的,根據你的配速,著地部位在變化。

希望你能滿意。


西安米開


其實完全不用糾結這個問題,對於普通跑者來說只要不疼沒有傷病就是第一的。至於腳跟還是腳尖落地如果單純從力學角度分析的話確實是有區別。腳尖先著地的跑步視頻放慢就會發現腳尖著地時小腿肌肉是緊張的。因為腳尖著地小腿肌肉是主力軍,所以如果你經常快跑,而且腳尖著地,就很容易讓小腿從視覺上看著更壯實。但是這樣著地的優點在於不容易直接對膝關節產生衝擊,而缺點就是對於跟腱的壓力很大,從而可能會牽連到足底筋膜,導致其受力大從而造成損傷。而腳跟著地對於跑者們來說優點就在於對於肌肉力量的要求不高,門檻較低,缺點就在於從力學角度分析下肢受力比較直接,從而對膝關節的壓力較大。其實還有一種全掌著地的跑法,但是對於跑者的要求會更加的高。其實說了這麼多,咱們也只是從力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兩種落地方式的優缺點,你會發現其實每種方式都不是完美的,長時間的單一動作反覆重複會造成機體的損傷是一定的。況且不要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個體差異。人和人的體態,生活習慣,生理結構還有肌肉力量千差萬別,乍一看都是人,但是具體到這些細微的地方可以說完全沒有可比性,就拿很簡單的一個點來說,都知道跟腱腱臂是影響跑步經濟性的元素,但是我們真的認真分析過自己的跟腱腱臂長度嗎?那些跑姿優美的職業選手,不僅核心肌肉力量強大無比,更有著得天獨厚的身材比例,而我們只看到了他們這些優點變現出來的跑姿就打算貿然模仿,卻忽略了身體差異,其結果就是東施效顰最終導致受傷。因此過多的強調跑姿和著地方式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好好地請一個靠譜的教練把自己的核心肌肉練好,跑姿挺拔優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Monster海怪


這個根據自己的感覺就好,慢跑有兩個要點:

1、膝蓋不要出重心

2、一雙比較好的跑鞋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