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蟹”上市,最低7元就能買只嚐鮮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每年秋天一到,大閘蟹就會大量上市,直至春節前後基本銷售完畢,而每年的七八月份則是“六月黃”上市季,4至6月份只有極少數高檔飯店、酒家有大閘蟹供應。去年開始,由於養殖技術的提高,4至6月份市場上也開始出現大閘蟹,但數量很少。今年可不一樣了,4月份不但有“春蟹”上市,上市的“春蟹”數量還特別多,市民在菜場花7元至20元就能買到一隻嚐鮮,這種情況為近年來所未有!

“春蟹”上市,最低7元就能买只尝鲜

目前售賣的“春蟹”大都是毛蟹。

寧波路河南中路至福建中路段散落著很多水產鋪,往年此時只銷售魚和蝦,今年很多家水產鋪也在賣“春蟹”了。其中一家水產鋪的塑料盆裡放置著很多“春蟹”,但仔細觀察發現都是一兩不到的小毛蟹,分為16元一隻和7元一隻兩種規格。

“我的蟹來自太湖,別看小,但只只壯,買回去面拖、油炸或炒年糕蠻靈光的。”老闆說話間,順手拿起一隻蟹翻過蟹身,肚皮突出,外觀看起來確實不錯。

寧海東路菜場,水產區一個攤位的蟹盆邊上掛著太湖蟹的招牌,湊近蟹盆仔細看,老闆吆喝的20元一隻的大閘蟹其實也是毛蟹。“太湖蟹不可能吧,現在太湖都禁捕大閘蟹了,哪裡還有太湖蟹?”“不用管哪裡的蟹,只要好吃就可以了,要伐,要的話18元一隻。”攤主不失時機地降價推銷起來。按照大閘蟹養殖和銷售規律,每年進入一月份之後,只有極少數的蟹農會通過特別養殖技術把蟹養到春節之後銷售,留到春節後銷售的多半是質量較好、能賣大價錢的大閘蟹,銷售的對象都是酒店、餐館而不是菜場。

大量“春蟹”由何而來?

今年4月份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小毛蟹出現在菜場呢?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大閘蟹養殖專家介紹,近年來養蟹技術提高了,蟹農已可以把隔年蟹延至第二年。一種是“河蟹控溫暫養”技術,即使用控溫設施,讓過了春節的大閘蟹依然生長在2℃-6℃低溫環境裡,讓大閘蟹處於冬眠狀態。一種是囤養法,即把大閘蟹捕撈上來後雌雄分開,放在網箱裡,置於1.5米深處,適當投餵餌料。

“去年養殖的大閘蟹特別多,很多蟹農沒法在春節前後消化掉剩餘的蟹,因此採用上述方法把蟹延至今年春季,毛蟹同時送至菜場和酒店銷售,大蟹主要銷往飯店。”

一位從事大閘蟹養殖、銷售近20年的資深人士透露,去年全國大閘蟹養殖總量高達80多萬噸,大閘蟹養殖最多的地區是江蘇,養殖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0-50%。“產量太大導致去年大閘蟹嚴重壓貨,很多養殖戶不得不將去年的大閘蟹延至今年春季銷售,大量‘春蟹’由此而來。”

據瞭解,春節前後,部分蟹農已通過製作蟹粉和醉蟹等方式消化餘蟹,但仍沒能解決餘蟹過多的難題。有無錫養殖戶反映,壓貨最嚴重的至今還有約二成的大閘蟹還在塘裡等待出手。

大閘蟹養殖專家介紹,從目前情況看,壓貨最多的地區是江蘇,湖北、山東和安徽也有壓貨情況。“目前國內大閘蟹養殖已經處於基本飽和狀態。一直以來,國內大閘蟹養殖優少劣多,不少地方養殖的大閘蟹質量不達標,是減少不達標、低劣大閘蟹養殖數量的時候了!”

“春蟹”上市,最低7元就能买只尝鲜
“春蟹”上市,最低7元就能买只尝鲜

微博:上海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