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實】“巧婦9妹”:賣了800萬斤水果,從沒有覺得自己是“網紅”

【秋实】“巧妇9妹”:卖了800万斤水果,从没有觉得自己是“网红”

2017年5月,一個農婦出現在網絡上。她扎著大辮子,穿一身舊的T恤黑褲和解放牌膠鞋,在視頻裡展示肉蛋撻的做法,她看起來很緊張,不標準的普通話說得磕磕巴巴,不敢直視鏡頭,臉上泛著黝黑的油光。2年後,這位婦女站在了央視的舞臺上,還是梳著第一次面對鏡頭時的大辮子,被評選為“2018年度三農人物”。袁隆平、莫言等也曾獲此獎項。

9妹生活的靈山縣是中國著名的水果之鄉,因為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每年大量的各類水果只能以極低的價格等待被動收購,或者爛在地裡。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走紅後,9妹開始為山貨的困境而奔忙,通過網絡平臺幫助家鄉銷售荔枝、龍眼等水果,至今已助銷800多萬斤。

以下是“巧婦9妹”甘有琴的自述。

一、種水果

我是一個農村婦女,家在廣西水果之鄉靈山。做短視頻前,打過10年的工,回到農村後,又種了將近10年的果樹。

1997年我剛好16歲,初中畢業了就馬上出去打工。家裡沒錢嘛,供不起了。起初在廣東一個電子廠,8塊錢一天,禮拜天休息。那時覺得禮拜天好可惜,又少賺了8塊。

在外面打工的時候,我一直很想回來,不管你在外面賺多少錢,都是想回家的。我們結婚和生孩子的時候借了錢,把債務還清後,就回來了。我不想兒子一個人在家,不想他做一個留守兒童。

回家能幹什麼呢?我想了想,只能種水果。

我們這裡水果很多,荔枝、龍眼、百香果、皇帝柑,基本上每個季節都有,家家戶戶都種。

但水果不好賣。

首先是運出去特別困難。買不起車的果農,只能推著自行車,後面拉百來斤水果,當天摘了,連夜就要運到縣城。有時候下雨,晚上得在泥地裡走幾個小時,為的是天亮前到菜市場。

其次是價格低。家家戶戶都在賣,但來收購的只有那麼幾家,把價錢壓得很低很低,但你只能賣給他,不賣你就只有扔了。

到了大年(豐收年)的時候,沒有人手去採摘,來不及運出來的果子,就爛掉了。鋪在地上一層一層的,很可惜。

所以賣水果的時候,總是白天摘果子,我老公半夜一兩點開著摩托車,拉水果去城裡。

縣城就是果農能運到最遠的地方了,再遠,水果就壞了。我們也沒有錢去承擔運輸的成本。

種水果,前三年是沒有收入的,全部放本進去,水果賣了再慢慢地還錢,所以我這一輩子老借錢,都夠了。後來,我們承包的地慢慢擴大,種了幾十畝。

二、互聯網

做互聯網是我沒有想過的。

我侄子讀書比較多,他認識的朋友做了互聯網,我家有水果,還有我會經常做好吃的,然後他就找我了。

2017年5月,他把那些視頻給我看,說你看人家也是農村的,就這樣拍拍你幹活就可以了,我們試一下怎麼樣?

那之前我用老人機,沒上過網,看到手機一按上去可以自己跳覺得很神奇,從來沒見過。其實我不想做。因為機器一上來,我連話都說不了,但我老公總勸我試試。

第一次拍是一個肉蛋撻,把豬肉剁碎了,做成一個蛋撻的形狀,中間放一個鹹蛋黃。我自己創意的,看著很漂亮,然後就拍了。當時拍了幾條都沒成功,好大壓力啊,我就不想拍了,想找個地方去躲著。拍視頻好累,它不是幹農活那種累。

我心裡老是想不開。拍這些有什麼用?又影響我幹活,重重複復的,還拍不好,拍一個視頻搞半天了,我都不知道能幹多少活了。

每說一句話要五六遍,我又不會說普通話。炒個菜吧,菜都變焦了,還沒拍好,又去找菜重新來煮。

【秋实】“巧妇9妹”:卖了800万斤水果,从没有觉得自己是“网红”

9妹在鏡頭前介紹剛炒好的菜

但我的粉絲漲得挺快的,一天升幾百上千。他們說你不拍了,1萬多粉絲還等著呢。

我都奇怪了,幹活也有人看,我去施肥,摘水果,也有人看。

我第一條放上去真的就有粉絲了,第一天播放量20多萬。剛開始他們各個都笑我,說這個人,這樣說話還可以上頭條?哇,長得這麼醜也可以上頭條?笑得像瘋婆一樣也可以上頭條?

因為我經常大笑,不會說話也笑,說到一半說不下去又笑。他們教我不知道說什麼就用笑代表一切。

剛開始我不喜歡的,後來粉絲越來越多了。有了幾十萬粉絲後,你說不拍就不拍的話,真的是很不負責任。現在成為習慣了,天天拍攝。

2017年9月,老有粉絲留言要買水果。9月份是板栗,就加微信賣了幾天,每天賣一千多斤。微信人數滿了,我們就開了個淘寶店。11月份開始做龍眼,後來是皇帝柑。

剛開始做的時候把關不好,全賠了,理賠都賠哭了。我們是兩個問題,保大保甜,兩個問題都出差錯了。前面這批訂單基本上賠一半以上。第一跤摔痛了,後來不敢了。

我老公對質量把控很嚴格。比如荔枝時節,他寧願不睡覺晚上還要去山頭看水果,早上5點多早早起床去把控水果,他好拼啊,他擔心哪一部分出差錯。他以前沒有白頭髮,現在有了,我侄子也是。

我侄子負責線上平臺,我老公負責後面所有的東西,拍攝的我自己來。網友評論說,其實九妹成功有好幾點原因,第一天時地利,碰上短視頻,第二是因為廣西的水果蔬菜太多了,第三就是我們一直很努力。人家有時候一個星期才更兩三更,我們一天更兩更,也是算努力的吧。現在我們有三百多萬粉絲了。

三、去北京

家人剛開始覺得拍視頻肯定沒有收入,以為沒收入了,越來越窮了,怎麼辦?我說人家打包的一件件寄到北京啊,你知道嗎?北京就是這麼一個念想。

我們這裡想像北京很遙遠,我們各個一說話,你想去哪裡?去北京,這都是順口溜了。

2017年11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夢想可以去北京還有坐飛機,這兩個一下都實現了。

以前我們村上如果有一個去過北京就很了不起了,我經常跟我兒子說等我有錢了就會去北京一趟,好像沒有去北京是一個遺憾。

我們村的婦女只有我一個人去過北京,只有我一個人坐過飛機,很光榮啊。所以一回來他們都會問我,北京怎麼樣啊。後來我又去了湖南、江蘇那些地方,參加《焦點訪談》、《回家吃飯》、《開門大吉》等節目。

今年1月份,有一個負責人通知我們,說我們得了2018年度三農人物獎,他們說全國只有十個人獲獎。其實我很意外。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網紅”。我真的沒有感覺,自己回到村裡,也都是按照正常生活,沒有什麼改變,自己就頂多多做一兩道菜。

四、幫助

我們剛開始賣水果的時候,賣十斤就給1塊給村委會扶貧,給他做公益,賣了20多萬斤。

後來有一次,村委給我們打電話,說村裡的偉叔家裡困難,蜂蜜賣不掉,能不能讓我們幫忙賣。

我們去看了,他50多歲,老婆去世了,又養了幾個孩子,他身體不太好,做了手術,一直在吃藥,以前一直用低保,後來政府給了他一些錢,當做養蜂的成本,想幫助他,他就養了。

那年龍眼大豐收,開了很多花,所以蜂蜜也很多,但是他賣不出去。

我們瞭解情況之後就把它全部收回來了,本來人家收是35塊錢,我們每斤多給10塊。才幾百斤而已,很快就賣完了,他自己十斤二十斤地賣,得賣到什麼時候?

那以後經常有村委找我們來幫忙,隔壁村的也會打電話來。我們也有意識地,收水果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家裡困難的果農。每斤多給一些錢,這樣也算是帶動一下,是吧?

【秋实】“巧妇9妹”:卖了800万斤水果,从没有觉得自己是“网红”

9妹在果園裡查看水果長勢

我們越走越遠,也感覺到責任越來越大。當然以前的生活更好,自由自在的,但是現在的夢想大了,想要做一番事出來,想要負起這些責任。我們有了這個機會,不能白白浪費了,就總想做出一點成績出來。

去年7月,我們隔壁鎮有一個芒果之鄉,他們鎮種了很多芒果,因為經常下雨導致沒人去收,他們就叫我們去幫忙銷,一個晚上就銷了15萬斤。

我剛開始嘗過了他的芒果,也算可以,價格是很低的那種,但我覺得我會虧錢,因為它的口感是酸帶甜,他們那邊路不通,下了一個多月的雨,他們當地才收三毛八,我去收一塊。我當時懷疑後臺數據出錯,我就是隨便放上去,一個晚上就把15萬斤芒果銷掉了。

可能第一個是因為便宜,第二個是因為我反映了那裡的地理位置。粉絲看出來很艱辛,農民一年的收入都是靠那一點點果,他們又可以幫助人家自己又可以吃上新鮮的水果。那時候我們也沒有想過賺錢,覺得通過這個方式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很自豪。

我現在最滿意的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能把村民的水果銷出去,煮了好吃的分享給老人小孩,見到大夥都是開開心心的,我就挺開心。

今年就是希望能幫助帶動更多的農婦,有一份工作,或者鼓勵她們種一點水果,我們教她們怎麼樣種植,還承諾我們幫銷,這樣她們能有一點收入,不用全都靠老公那一點的工資。下一步希望幫助留守兒童。

本來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把兒子養大,成家立業,然後在家抱孫子,吃吃好吃的,在村裡什麼地方把自己的小家弄好就行了。但是現在變了,現在的心大了,是吧?現在教兒子都是說,要對國家做一些事情,要考慮社會價值,要有幫助。把國家還有大家給我們的榮譽還回去。

能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事情,每個人都會覺得亢奮對吧?現在我們有能力了,當然也要做一些事,不能只單單想著把自己過好。

【秋实】“巧妇9妹”:卖了800万斤水果,从没有觉得自己是“网红”

優質三農信息加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三農信息普惠,讓種植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大山深處的水果走向全國,也讓鄉風文明深入千家萬戶,為社會創造了海量的技術、經濟和人文價值。

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農民日報字節跳動聯合發起金稻穗獎,聚焦於評選移動互聯網領域有價值的三農信息,並嘉獎在三農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內容創作者。

4月11日,2019金稻穗頒獎典禮在安徽巢湖三瓜公社成功舉辦。“鄉野丫頭”、“我愛種菜”、“巧婦9妹”和“農村四哥”,分別獲得美好鄉村風貌、農業技術普惠、山貨助農增收和鄉風文明傳承等四項大獎。

今日推出秋實獲獎人物自述,以饗讀者。

| 精彩回顧 |

【春華】“鄉野丫頭”:讓197萬人愛上鄉村好風光

【夏耘】“我愛種菜”:我在石家莊教西班牙網友如何種紅薯

更多精彩內容

下載農民日報新聞客戶端

三農|資訊|問答|直播|報紙

掌握三農動態

見證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