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红透半边天的这几位女星,带来了很多佳作,你还记得吗?


张瑜1973年从华山中学初中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女演员,1977年初登银幕,在影片《青春》中饰演角色、之后又在影片《啊!摇篮》中饰演了一位延安保育院老师的角色,获得好评。1980年参加了影片《庐山恋》的拍摄,在此片中她饰演了周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自小生长在海外,却对祖国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女形象。她的表演热情而不矫揉,奔放而不造作,给人以清新质朴之感。

王馥荔能成为一名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与她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家庭中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亲。父亲在金融行业工作,酷爱京剧,是40年代出名的京剧票友。王馥荔五六岁时,父亲一有空就拉起京胡让她吊嗓子,她那稚嫩的童声伴着韵味十足的胡琴声,曾给家庭带来过无限的欢乐。所以后来在电影《日出》中,她能出色地扮演翠喜这一角色,获得了百花、金鸡双项大奖。

陶慧敏12岁进入瑞安越剧团当演员,17岁成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曾荣获温州市第二届十佳优秀青年称号、浙江省艺术明星称号。在电视剧《乡村女法官》扮演“付金芝”荣获第十五届电视金鹰奖女主角提名奖并参加第十五届电视金鹰奖颁奖。


赵静1973年入河南曲艺团任演员,1976年从影,主演了《新风歌》、《冰山雪莲》等影片。1980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成为一名电影演员。《海之恋》是赵静主演的第一部引起社会反响的影片,她在片中饰演海洋科学仪器厂工人立秋,这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角色,对于长期从事戏曲表演工作的赵静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龚雪的家是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美术工作者,母亲是摄影师。她耳濡目染,自小就对艺术产生了兴趣,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1973年穿上军装当了一名文艺兵,1974年调到总政话剧团。在1973年底,随部队参加《车轮滚滚》的协拍演出,当时她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三个月的拍摄,她对电影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赵娜是青岛人,1976年考入山东话剧团,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1980年开始,陆续拍摄了《元帅之死》、《花枝俏》、《大渡河》、《天山行》、《何处不风流》等影片,1985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干部专修班,毕业后因感情问题离开八一厂,回老家经商卖青岛啤酒。


刘晓庆生于1951年,重庆涪陵人,1970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1971年担任成都军区话剧团演员。1980年起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作为演员的刘晓庆,十余年来先后主演过《小花》《瞧这一家子》《原野》《北国红豆》《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芙蓉镇》《春桃》《大太监李莲英》《心灵深处》《无情的情人》《大清炮队》等多部影片,曾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