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呢?

小車說理財


謝謝提問。先說說為什麼要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1、資源配置效率的需要。大家都知道,我國銀行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於息差收入,根據閱讀上市銀行的財報大致統計得出,銀行的收入70%來自於息差。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取得牌照,就能賺錢,無非是賺多和賺少的問題,然後很多地方銀行和城市銀行又有經營區域的限制,銀行缺乏進取心,躺著都能賺錢。實行利率市場化,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大銀行之間的競爭,提升他們的服務水平,增加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也能讓其他行業和百姓獲益,同時促進銀行開發非息差收入,提升銀行自生的競爭力。

2、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的需要。佔據國內銀行業務量85%的銀行都上市了,其中A股上市的約30家左右,就這30家銀行的利潤好的年份能佔到A股企業總利潤的50%,差的年份也在40%以上,銀行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是非常好賺錢的好生意。但是目前國內對金融行業是沒有充分開放的,未來不斷的加大開放力度是趨勢,在溫室裡漲大的花朵如何去和國際上最優秀的金融企業競爭?合適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先逐漸適應市場化競爭。

再說說目前銀行的市場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市場化。

1、人民銀行2015年10月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但為保證有序競爭,避免過分推高市場利率而出現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人民銀行推動了行業協會《利率自律公約》和MPA定價考核來規範存款業務定價,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銀行(業務)不同的存款利率設置指導浮動上限,試圖通過領導者定價機制來約束過度競爭。那按照這個公約,目前一些商業銀行最大利率上浮也不過是基準利率的55%,加上體量和區域的限制,實際這種競爭距離真正的市場化還與很大的距離。

2、表面上看,銀行現在競爭還蠻激烈的,銀行員工壓力大,都有拉存款的指標,收入和業績掛鉤,但實際上,銀行仍然是非常賺錢的。而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好,我們很多其他行業原材料上漲加劇,人工及房租成本上升,需求萎縮,微利或者虧損經營。

3、銀行的收入70%來自息差,剩下的30%呢?各種收費又佔據主要部分,儘管相對以前,銀行已經取消了很多收費項目,但銀行卻在不斷開發新的收費項目,銀行的利潤很多時候是在擠佔其他行業利潤,企業的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老百姓的存款跑不贏通脹,所以幾年前才有民生銀行的老總說,賺錢都不好意思公佈。


遁逃者


銀行利率市場化的原因有不少,飛刀給你說說看。利率是資金的價格,類似於商品價格。

1,有利於資金配置………金錢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源,沒有之一。通過利率市場化,通過市場配置資金,能夠大幅提高社會效率。

計劃經濟,貸款主要給國企,造成國企躺著吃貸款差價,民企沒法子貸款。

利率市場化,放開貸款,真正讓市場配置資金。

2,有利於銀行發展……如果利率固定,所有銀行完全同質化。都躺著吃存貸差,沒有差異化服務。………利率市場化了,小銀行獲得存款,可以通過提高利率,同時向高風險客戶發放貸款,獲得更多收益。………這幾年銀行逐漸體現不同競爭優勢。

3,利率市場化是對老百姓的巨大讓利………利率市場化以前,存款利率非常低。利率市場化以後,老百姓可以獲得更高的存款利率,現在有的小銀行,活期利率突破4%,接近理財了。

利率市場化還有很多原因,大家也來說說看。歡迎留言。



飛刀47號


為什麼要讓銀行存款市場化?簡單來說,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不僅可以讓老百姓貨比三家,對銀行有了更豐富的選擇權,誰家利率高就存那家銀行。

而且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將使資金的使用方向更多的由市場,大大提高金融資源的使用效率,可以使大企業更有好處,因為有資本和銀行談貸款利率和相應的協定存款定價。

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也是為了使我國商業銀行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需要。隨著外國商業銀行的進駐,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可以使國內商業銀行之間以及國內商業銀行與國外商業銀行之間更有競爭性。

所以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後不僅對銀行攬儲或者其它業務有好處,對老百姓存款也有好處,對和國內銀行與外國銀行競爭也有好處,對國內的經濟市場也有好處等等原因。所以要實行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


青山綠水映晴空


為什麼要利率市場化?

打個比喻來說,沒有市場化以前的銀行,都是大佬,你來辦業務都是愛答不理的,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變成金融服務者,有了自己給資金定價的權利,可以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在合理的風險範圍內,提高自己獲取資金的價格,來獲得儲戶的資金。

錢對於銀行來說是商品,如果利率都執行基準利率,每個銀行獲取自己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將會像以前的大鍋飯一樣,金融行業將會失去活力,中小型企業得不到資金支持,實體經濟必然也會受到影響。

利率市場化,就是打破平均主義,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可以爭取到利息更低的資金,銀行也能找到更優質的客戶,允許銀行破產,增加銀行自負盈虧的經營意識,同時建立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保障大部分儲戶的資金安全,才能讓金融業像一個小夥子一樣,充滿活力,富有朝氣,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


簡淨軒語


利息高了,存款就多了,消費低了

利息低了,存款的就少,都去購物了

利息是槓桿,調節消費和存款

這就是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