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堅持不懈提品質、樹品牌,彰顯城市新魅力;注重“規、建、管、經、效”,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擦亮“海棠香國”名片,讓榮昌成為一座乾淨衛生,“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這是今年1月榮昌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城市品質提升所作出的部署。

去年以來,該區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要求,堅持城市規劃“一張藍圖”、城市建設“三高並重”、城市管理“八個一樣”,聚力抓好城市品質提升,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建設生態宜居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一灣碧水兩岸綠 攝/劉勇

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老三創”變“新三創”

去年,榮昌城市品質提升工作的最大變化,就是“三創”變成了“新三創”。為提升城市品質,榮昌於2017年2月成立“三城同創”總指揮部,大力實施“全國文明城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區”“三城同創”工作。

2018年10月,榮昌成功獲批“國家森林城市”,該區賡即將作為城市品質提升工作總抓手的“老三創”變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區、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新三創”。

榮昌能快速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得益於其在城市建設上堅持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益“三高並重”。

榮昌位處平原低丘地區,人口多,城市綠地相對較少,老百姓渴望有更好的生態環境。在過去,該區在城市開發上通常走的是先出讓土地再做城市配套的路子,政府在城市綠地建設上常常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該區啟動創建工作以來,首先是改變了城市開發先後秩序,提倡先修公園再賣地。緊接著,該區聘請北京林業大學完成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確定了23個“創森”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6億元。其中,城市公園項目佔13個。

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榮昌榮峰河水清、河暢、坡綠、岸美 攝/周振

這樣一來,該區不僅建成了何家坡公園、百竹園公園等一大批高品質的公園,資金問題也迎刃而解。

以何家坡公園為例。該公園位於一條高壓電線下方,不能用於開發建設,榮昌將其規劃為一個公園,總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公園建好後,對緊鄰該公園的一宗面積為121畝的土地進行出讓,因該地塊位置一般、用地條件偏差,按照當時的平均樓面地價,給予了2億元左右的評估價,但最後在拍賣中卻拍出了2.9億元。也就是說,榮昌只出讓這一宗土地,不僅把建設公園的4500多萬元賺回來了,還多賺了近4000萬元。

通過先修公園再賣地,榮昌不僅提升了新城區建設的品質與速度,也獲得足夠資金用於老城區公園建設。其中,位於老城區中心地段的原區委、區政府大院有14株300-400多年不等的黃葛古樹,該區原計劃對這塊地進行商業開發,建地標商業綜合體土地,估值約2.1億元。去年,該區決定保留黃葛古樹,啟動建設黃葛樹廣場,實現了還綠於民。政府為此不僅減少了2億多元的土地收益,反而還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房屋拆遷和廣場建設。

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母親河”的保護神

強基礎、補短板 民生工程得民心

提升城市品質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榮昌在實施“三城同創”的過程中,不是機械地按照各項創建指標“依葫蘆畫瓢”,而是大興調研之風,根據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著力強基礎、補短板,將這些民生工程辦成了民心工程。

2018年8月,榮昌區委負責人在調研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時,在老工商局家屬院看到雜草叢生、汙水橫流的景象,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生活。該區隨即就此全面展開調查摸底,排查出了197個“三無”老舊小區,涉及9058戶居民。

緊接著,榮昌籌集1500萬元經費,分步實施、有序推進“三無”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其整治內容包括雨水、汙水管網新建、維護並接入相應市政管網;小區空地平整、硬化及鋪裝;小區綠化及停車位設置;監控安裝及老舊線路整治等。

截至今年春節,榮昌已完成84個“三無”老舊小區環境整治,預計今年底前全面完成197個“三無”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工作。

去年以來,榮昌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在教育上,該區引進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等京滬優質教育資源,滿足百姓“上好學”需求。在醫療上,該區推進區婦幼保健院與華西二院合作,打造渝西川東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大力引進高層次醫療人才,突破無介入治療和內鏡下手術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等一批空白。

去年以來,榮昌以該區首創的“街長制”為統領,推進“馬路辦公”常態化並延伸至鎮街。城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下沉至昌元街道、昌州街道。面向社會提供物業小區閒置車位1.6萬個,引進智能化停車收費系統,有序規範城區臨時停車。整體搬遷城區蔬菜批發市場,建成投用仁和菜市場、何家坡菜市場,基本建成邦德菜市場,啟動升級改造水口寺和民生菜市場,給群眾帶來生活便利。集中收運處置城區餐廚垃圾。整治違法建築3萬平方米,城區“菜地”變“綠地”2.4萬平方米。

白天晚上一個樣,晴天雨天一個樣,遠看近看一個樣,大街小巷一個樣,新城舊城一個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平時和節假日一個樣,主城與城鎮一個樣——現在的榮昌,已基本實現城市管理“八個一樣”。

榮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中國重慶·榮昌國際劃騎跑鐵人三項公開賽

堅持不懈提品質、樹品牌 彰顯城市新魅力

榮昌區負責人表示,2019年,該區將堅持不懈提品質、樹品牌,彰顯城市新魅力,將更加註重“規、建、管、經、效”,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擦亮“海棠香國”名片,讓榮昌成為一座“可以赤腳走路”的城市。

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上,榮昌將高標準修編新一輪城鄉總體規劃,實現全域統籌、“多規合一”。將持續推進國家衛生區、全國文明城區、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新三創”。完成瀨溪河萬靈—昌州段堤防整治工程,確保瀨溪河體育文化公園向市民開放。將連通“八景園”、“百竹園”生態長廊,讓全市最美河流更靚麗。將打造“四河八岸”棠城慢行系統,植入生態和人文景觀,形成安全、便捷、舒適、循環的城市綠道。將加快“智慧榮昌”建設,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在安防、交通、城管、環保、政務服務等領域的系統應用。將高標準設計建設城市景觀,實施城區智慧燈飾工程。

在加強城市綜合管理上,將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入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將深化“街長制”,堅持“馬路辦公”常態化,全域改善城區、鎮街市容市貌。將全域推進違法建築分類處置,完成“三無”老舊小區整治任務。將有效整治匯宇安置小區、二手車交易市場佔道經營,完成水口寺、民生菜市場升級改造。將積極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旅遊廁所31座、升級改造15座,新建主城區公廁4座、升級改造6座,在原撤併鄉鎮場鎮新建公廁2座、升級改造9座。將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在加快城市新區建設上,他們將堅持規劃引領、配套先行,打造“海棠香國”新客廳。將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打造“城市綠肺”,開工建設黃金坡城市休閒公園,加快建設玉帶河生態文化公園。將打造優質醫療教育集群,開工建設黃金坡初高中、黃金坡小學,加快推進區婦幼保健院二期(殘疾人康復中心)項目,完成區中醫院遷建主體工程。將開工建設玉帶路西段、黃金五支路及下穿成渝高速通道,形成新區“兩橫三縱”主骨架,與城市建成區無縫銜接。

來源 重慶日報 陳露 王琳琳 圖片除署名外由榮昌區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