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坚持不懈提品质、树品牌,彰显城市新魅力;注重“规、建、管、经、效”,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擦亮“海棠香国”名片,让荣昌成为一座干净卫生,“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这是今年1月荣昌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城市品质提升所作出的部署。

去年以来,该区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坚持城市规划“一张蓝图”、城市建设“三高并重”、城市管理“八个一样”,聚力抓好城市品质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建设生态宜居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一湾碧水两岸绿 摄/刘勇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老三创”变“新三创”

去年,荣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最大变化,就是“三创”变成了“新三创”。为提升城市品质,荣昌于2017年2月成立“三城同创”总指挥部,大力实施“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区”“三城同创”工作。

2018年10月,荣昌成功获批“国家森林城市”,该区赓即将作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总抓手的“老三创”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新三创”。

荣昌能快速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得益于其在城市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三高并重”。

荣昌位处平原低丘地区,人口多,城市绿地相对较少,老百姓渴望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在过去,该区在城市开发上通常走的是先出让土地再做城市配套的路子,政府在城市绿地建设上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该区启动创建工作以来,首先是改变了城市开发先后秩序,提倡先修公园再卖地。紧接着,该区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23个“创森”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6亿元。其中,城市公园项目占13个。

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荣昌荣峰河水清、河畅、坡绿、岸美 摄/周振

这样一来,该区不仅建成了何家坡公园、百竹园公园等一大批高品质的公园,资金问题也迎刃而解。

以何家坡公园为例。该公园位于一条高压电线下方,不能用于开发建设,荣昌将其规划为一个公园,总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公园建好后,对紧邻该公园的一宗面积为121亩的土地进行出让,因该地块位置一般、用地条件偏差,按照当时的平均楼面地价,给予了2亿元左右的评估价,但最后在拍卖中却拍出了2.9亿元。也就是说,荣昌只出让这一宗土地,不仅把建设公园的4500多万元赚回来了,还多赚了近4000万元。

通过先修公园再卖地,荣昌不仅提升了新城区建设的品质与速度,也获得足够资金用于老城区公园建设。其中,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的原区委、区政府大院有14株300-400多年不等的黄葛古树,该区原计划对这块地进行商业开发,建地标商业综合体土地,估值约2.1亿元。去年,该区决定保留黄葛古树,启动建设黄葛树广场,实现了还绿于民。政府为此不仅减少了2亿多元的土地收益,反而还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房屋拆迁和广场建设。

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母亲河”的保护神

强基础、补短板 民生工程得民心

提升城市品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荣昌在实施“三城同创”的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按照各项创建指标“依葫芦画瓢”,而是大兴调研之风,根据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将这些民生工程办成了民心工程。

2018年8月,荣昌区委负责人在调研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时,在老工商局家属院看到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景象,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该区随即就此全面展开调查摸底,排查出了197个“三无”老旧小区,涉及9058户居民。

紧接着,荣昌筹集1500万元经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三无”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其整治内容包括雨水、污水管网新建、维护并接入相应市政管网;小区空地平整、硬化及铺装;小区绿化及停车位设置;监控安装及老旧线路整治等。

截至今年春节,荣昌已完成84个“三无”老旧小区环境整治,预计今年底前全面完成197个“三无”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工作。

去年以来,荣昌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教育上,该区引进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等京沪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百姓“上好学”需求。在医疗上,该区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与华西二院合作,打造渝西川东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力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突破无介入治疗和内镜下手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一批空白。

去年以来,荣昌以该区首创的“街长制”为统领,推进“马路办公”常态化并延伸至镇街。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下沉至昌元街道、昌州街道。面向社会提供物业小区闲置车位1.6万个,引进智能化停车收费系统,有序规范城区临时停车。整体搬迁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建成投用仁和菜市场、何家坡菜市场,基本建成邦德菜市场,启动升级改造水口寺和民生菜市场,给群众带来生活便利。集中收运处置城区餐厨垃圾。整治违法建筑3万平方米,城区“菜地”变“绿地”2.4万平方米。

白天晚上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远看近看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新城旧城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平时和节假日一个样,主城与城镇一个样——现在的荣昌,已基本实现城市管理“八个一样”。

荣昌 打造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中国重庆·荣昌国际划骑跑铁人三项公开赛

坚持不懈提品质、树品牌 彰显城市新魅力

荣昌区负责人表示,2019年,该区将坚持不懈提品质、树品牌,彰显城市新魅力,将更加注重“规、建、管、经、效”,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擦亮“海棠香国”名片,让荣昌成为一座“可以赤脚走路”的城市。

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荣昌将高标准修编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实现全域统筹、“多规合一”。将持续推进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新三创”。完成濑溪河万灵—昌州段堤防整治工程,确保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向市民开放。将连通“八景园”、“百竹园”生态长廊,让全市最美河流更靓丽。将打造“四河八岸”棠城慢行系统,植入生态和人文景观,形成安全、便捷、舒适、循环的城市绿道。将加快“智慧荣昌”建设,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在安防、交通、城管、环保、政务服务等领域的系统应用。将高标准设计建设城市景观,实施城区智慧灯饰工程。

在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上,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将深化“街长制”,坚持“马路办公”常态化,全域改善城区、镇街市容市貌。将全域推进违法建筑分类处置,完成“三无”老旧小区整治任务。将有效整治汇宇安置小区、二手车交易市场占道经营,完成水口寺、民生菜市场升级改造。将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厕所31座、升级改造15座,新建主城区公厕4座、升级改造6座,在原撤并乡镇场镇新建公厕2座、升级改造9座。将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在加快城市新区建设上,他们将坚持规划引领、配套先行,打造“海棠香国”新客厅。将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打造“城市绿肺”,开工建设黄金坡城市休闲公园,加快建设玉带河生态文化公园。将打造优质医疗教育集群,开工建设黄金坡初高中、黄金坡小学,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二期(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完成区中医院迁建主体工程。将开工建设玉带路西段、黄金五支路及下穿成渝高速通道,形成新区“两横三纵”主骨架,与城市建成区无缝衔接。

来源 重庆日报 陈露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