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真的是一個很傻很天真的皇帝嗎?

餘夕陽


司馬衷,史稱晉惠帝,他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曹魏甘露四年出生,不到九歲的時候就被立為了太子。

說司馬衷很傻很天真,也對。

司馬衷的一生其實很簡單,咱們能用幾句話來概括一下。

一、“此座可惜”

《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故事是說,司馬衷不到九歲就被

立為太子,當時朝中有個重臣,名叫衛瓘,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簡直是如雷貫耳,姜維、鍾會和鄧艾父子的死都與他有關係。

司馬衷這孩子比較“純質”,思維簡單,性情純厚,朝臣們都認為他不適合當太子。衛瓘幾次想勸說司馬炎將他廢掉,但始終開不了口,就跪在司馬炎床前拍著床啟奏:“此床可惜”。意思是,讓司馬衷這樣的人繼承皇位太令人失望了。

這些朝臣也挺有意思,看來他們也是命賤,習慣了伺候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炎這些鷹視狼顧、詭譎狠厲的主子,給他們個純樸厚道的,他們反而不習慣了。

二、“何不食肉糜”

《晉書·惠帝紀》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說是天下發生了饑荒,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都餓死了,屍骨遍野,朝中大臣上奏,惠帝司馬衷卻說:他們餓了,為什麼不吃肉粥呢?朝臣因此判斷,這個皇帝真是“矇蔽”。

這就不要臉了。就算司馬衷昏庸,可司馬衷也不怎麼管事,那你們這些朝臣就當然負起責任來,司馬衷攔著你們做事了?國家搞成這樣,老百姓飢寒而死,是因為有個不頂用吃白飯的皇帝,還是因為有你們這一大群不知饜足,聰明勁兒都用到斂財霸田的官員們?

司馬衷天天吃肉糜,就能吃窮這麼大個國家?

有時候,史書上很多東西都讓人很生氣,滿滿地透著無恥,嘲笑別人的同時,實際上就是自己的一種義正辭嚴的不要臉。

三、“官蛙私蛙”

在《晉書·惠帝紀》中記載:



這故事是說,夏天的時候,司馬衷到華林園遊玩,聽到蛙聲一片,他就問:“此鳴者為官乎,私乎?”這呱呱叫的蛤蟆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

侍中賈胤回答道:“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 。這蛤蟆在官田裡就是官家的,在私田裡就是私人的。

聽起來很可笑,笑完了細想一下,這可能是司馬衷一生中說的最深刻的一句話了。

在晉朝時候,豪門望族把持著國家的朝政,他們無不沾之利,無不貪之財,無不佔之田。土地兼併現象十分嚴重,導致老百姓遭受盤剝,負擔沉重,生活十分艱難。這世上,能有幾塊田地是屬於國家的,屬於老百姓的,又有多少是屬於那些貪婪的豪門望族的?

如果聯繫上面那句“何不食肉糜”的事,大家也就能明白,是什麼導致了老百姓的飢骨遍野。這讓我想起了明朝文人李攀龍面對朱家皇族大肆兼併民間土地山林,老百姓流離失所時的那句詩:

“惟餘青草王孫路,不入朱門弟子家”

無論哪朝哪代,又有幾隻蛤蟆是屬於窮苦老百姓的呢?

四、“此嵇侍中血,勿去。”

《晉書·卷八十九》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這是說,司馬衷娶了個皇后,名叫賈南風。看這名字,南風,有種橫辣撲面的感覺,就知道這個女人可不是個善類。


司馬衷腦子不好使,可這個賈南風很厲害,她就掌握了朝政,胡作非為,結果引發了皇族內亂,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八王之亂”。

永安元年,晉軍在蕩陰戰敗,司馬衷也在軍中,槍林箭雨可不認得誰是皇帝、誰是小兵。激戰中,司馬衷面部受傷,身上也捱了三箭。那些吃著肉糜的文武百官和侍衛們紛紛潰散,只有侍中嵇紹始終護衛著司馬衷,用自己的身軀遮擋著刀槍箭矢。

很不幸,就在司馬衷的身邊,嵇紹倒下了,噴湧的鮮血濺上了司馬衷的皇袍。

司馬衷深深的為嵇紹的死而感到悲哀。戰鬥結束,侍從們要把他的御衣拿去洗淨,但司馬衷拒絕了,他說:“此嵇侍中血,勿去。”

這是嵇侍中的血啊,在我最危難的時候,他用自己的生命為我擋住了刀槍箭雨。

司馬衷確實很率真很愚鈍,他不適合做皇帝,他努力過,也戰鬥過,他沒有治國平天下的智慧,他願意在戰場上親冒矢石,去盡到自己的一點責任。

但他至少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一個珍惜感情的人,是一個會流淚的人。


後來,司馬衷被本族的權臣劫持了,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囚禁了起來,四十八歲就死去。

他太簡單了,那個紛紜複雜的時代真的不適合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