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遷為何要在國家危急關頭,殺掉了毫無敗績的名將“李牧”?

公元前229年。這一年,秦軍兩路進攻趙國都城,秦軍王翦一路,在井陘遭遇到李牧、司馬尚大軍的頑強抵抗,久攻不勝,王翦知道李牧不除,難以速勝,就遂稟告秦王,行反間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散步李牧造反留言,趙王愚蠢,將李牧調回邯鄲,暗中殺了李牧、司馬尚。

趙王遷為何要在國家危急關頭,殺掉了毫無敗績的名將“李牧”?

秦軍兩路攻趙圖

李牧一生治軍多年,體恤部署,賞罰分明,北邊驅趕匈奴,率軍所到之處一律不擾民。受到軍隊百姓崇高的尊敬。李牧一死,趙國百姓聞訊,舉國痛哭,軍隊上下軍心渙散。以至於後來王翦一路進攻到邯鄲時,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流暢。

趙王遷為何要在國家危急關頭,殺掉了毫無敗績的名將“李牧”?

李牧畫像

李牧北伐匈奴,連卻秦軍,被封為武安君,一生無敗績,在即將國破家亡時趙王遷就聽信不實的謠言,殺掉這位王牌戰神,都有哪些原因?

趙王遷為何要在國家危急關頭,殺掉了毫無敗績的名將“李牧”?

趙王遷塑像

一是郭開此人是趙王的寵臣,信任有加,他說的話趙王就是不信,心理都有點小心思,後來李牧不聽自己臨陣換帥的命令,就馬上認定了李牧要造反。其智商如此,天要滅趙國。

二是李牧兵權在握,又深得軍心民心,而對於一個新君,沒有威懾力,其母又是娼妓的統治者來說,無異於自卑,自私自利心極重。

三是想讓自家人手握兵權,李牧畢竟是外臣,趙王覺得,李牧多年戰功來,絕對積累了太多盤根錯雜的關係,很得民心軍心,功高震主,如果謀反,那就全完了,所以就讓趙蔥上去換掉李牧,肥水不流外人田。

四是或者說趙王遷這個人他高瞻遠矚,想著反正就是被秦滅國,也不能讓李牧造反奪了江山,被秦國滅,最後說不定還能給個君侯,混個富翁噹噹。如果是被李牧奪了江山,只有一死。

趙王遷為何要在國家危急關頭,殺掉了毫無敗績的名將“李牧”?

李牧年輕時

戰場上的將士,最大的悲劇,就是沒有犧牲在戰場上,而是被自己人算計弄死,像李牧將軍這樣一位人品軍事都極其優秀的人,一生都在為國家拼命,最後落得如此下場,思之這是令人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