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本輪行情結束了嗎?

高開低走,本輪行情結束了嗎?

上週五收盤後公佈了3月份的社融數據,數據十分亮眼,將上週調整的陰霾一掃而光,週末全是看漲的聲音。今日三大指數如期高開,但走勢卻令人大跌眼鏡,全日幾乎處於無抵抗下跌狀態,尾盤全部收綠,早盤追高的投資者悉數悶殺。市場的疲軟引發投資者擔憂,一時間看空的聲音重新佔領了市場,很多人懷疑行情已經就此結束。

我在3月31號寫的文章《牛市已至,丟掉懷疑,把握二季度確定性投資機會》明確表達了今年看好A股的態度,不過也明確表示了二季度不會有一季度那樣的單邊上漲行情,大概率為強勢震盪行情,即走勢不斷反覆,估值中樞不斷提高,伴隨基本面改善向上突破。雖然市場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但我並不認為行情已經結束,目前的回調仍然比較健康,並未破壞上行的趨勢。

要理解本輪行情可以走多遠,最重要的是理解本輪行情產生與發展的邏輯。本輪行情從1月4日的2440點啟動,並在春節後爆發,一口氣突破3000點,而後在3月震盪盤整,於4月初碰到本輪行情的高點3288點,全程上漲848點,漲幅超過30%,深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漲幅更是驚人,超過了40%。A股從地獄到天堂,僅僅經歷了3個月的時間,即使在牛市中也很難見到如此暴力的行情。本輪上漲並非基本面改善推動,最大的動力是投資者的預期改善與風險偏好提高。回顧2018年的市場,在內部去槓桿和外部打壓雙重利空之下走出了歷史第二大熊年,但實際上2018的年熊比2008年的熊更兇猛,因為2008年市場是從高位下跌,而2018年初時A股並不算太貴,許多專業投資者都沒有躲過2018年的大跌。

高開低走,本輪行情結束了嗎?

2018年股市如此慘淡,先後受到了以下因素的影響:

1、金融去槓桿,貨幣收緊,m2增速創歷史新低。

2、中美關係變化,雙方不停相互加徵關稅,有人稱我們的國運將會被改變。

3、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提出“民營經濟退出論”,引發市場恐慌。

4、股價下跌引發股權質押風險,許多民營企業可能易主。

5、經濟出現實質下滑,公司盈利不及預期,商譽爆雷頻發。

在多重利空下,悲觀情緒充斥市場,甚至有不少人預測將要跌到1500點。每次一個新的利空因素出現時,市場的運行平臺就下移一次,到2440點時市場已經充分反應了各種利空,大家的悲觀預期已經寫在指數里,已經很難找出新的利空繼續打壓市場。

隨後央行數次降準,中美關係緩和,民營企業的地位被肯定,紓困基金髮行,各種利空被一一證偽,而商譽減值的雷確實爆了,但大家發現爆完之後公司商譽大幅下降,財報反而更加乾淨。聰明的投資者發現情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反身做多,隨後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發現過去看空的邏輯被證偽,重新迴歸市場,推動市場上漲。而市場上漲的過程中,投資者發現某會的窗口指導不見了,又可以炒題材股了,於是大家合力造出了東方通信這樣的十倍妖股,一時間大家沉浸於題材炒作不能自拔。市場一路狂奔到3200點之上,估值到達了歷史平均區間,且修復了去年錯誤預期造成的下跌,因而上漲遇到阻力。所以我才在3月底的文章中寫到不會有單邊上漲行情。

高開低走,本輪行情結束了嗎?

但我不認為行情結束,只是換擋而已。從投資者預期來講,大家經濟反彈、企業盈利增加仍然沒有足夠的預期,從3月的社融和進出口數據看,企業盈利將會在1-2個季度內回升,另外中美談判的進展非常順利,並且美歐的摩擦將會促進中美協議達成,因此投資者的預期仍然存在邊際上修的空間。所以我並不認為行情會止步在3288點。

而題材股炒作製造了巨量的獲利盤,沒有業績的炒作難以持續,因而需要這次調整實現風格切換。市場經過1周的調整後,剛好是調倉換股的好時機,建議大家將沒有業績或邏輯的題材股切換至低估的白馬股或確定的成長股。

但具體哪個板塊將會成為接下來的主線,仍然有待觀察,建議大家點點關注,我們邊走邊看。

評論員:門寧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研究分析記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決定投資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