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常有這種現象:有釣友風吹日曬的守了魚竿一天,收竿時空手而歸或者釣獲稀少,久而久之便開始各種抱怨,抱怨天、抱怨地、抱怨人、抱怨魚……

那麼,別人能釣到魚,就偏偏你不行呢?凡事要多琢磨、多學習、多鑽研、多總結,釣魚也不例外,只要弄明白了以下這些,還愁釣不到魚?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天氣因素

天氣是魚兒能否正常攝食的重要因素,忽然的晴天或陰天、突然的升溫和降溫,都會影響魚兒的正常攝食,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魚口不好。”選擇適宜魚兒正常生活的天氣和溫度來作釣,是保證漁獲的最根本解決途徑。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釣位因素

釣位也是決定釣獲的重要因素,魚兒在淺灘處,你卻在深水區作釣;魚兒在水草邊兒聚窩,你卻在沒有水草的大片亮水區下鉤,這些都是有悖於魚兒生活習性規律的,這樣怎麼可能釣到魚。魚兒喜歡在光照充足、水溫適宜、餌料豐富回彎處、水草豐茂處、深淺結合處、水邊樹多處、還有進、出水口處覓食、嬉戲以及繁育,找到魚兒這些天然的“遊樂場”,小心連竿釣魚到手軟。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餌料因素

餌料選擇失誤,你固然空手而歸。這片水域的魚兒愛吃葷餌,你卻用玉米和麥粒做餌;魚兒喜穀物自然的清香,你卻用腥味餌料作釣,沒有魚兒想吃的,何談魚兒咬鉤。所以,餌料的使用必須根據魚情來選擇,喜歡面餌就不要使用葷餌;清香味餌料頻頻上魚就加不得半點兒腥味,切忌把餌料配成“怪味胡豆”,就算魚兒密度再大,也會被刺鼻的餌料嗆跑。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線組的搭配

有些釣友釣魚,只要不斷線,一副釣組釣遍江湖。他並不考慮釣組的搭配細節,對他來說,子線容易斷,就把子線無比例的加粗,比主線還粗,比如1.0的主線搭配1.5的子線;釣鯽魚的線組搭配釣大鯉魚的粗壯浮漂以及大號魚鉤等,線組“自由”搭配,魚兒咬鉤的反映就很遲鈍,這是不少釣友釣獲稀少的重要原因。

垂釣,線組的搭配是重中之重,比如釣鯽魚講究的是細線小鉤,主線從0.4到1.0視魚情來選擇,子線一般情況下小於主線一倍,如0.8的主線搭配0.4的子線,魚體較大的話還可以搭配0.6的子線,但是絕不能大於主線。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調漂技術

浮漂是魚兒咬鉤的信息反映,調漂不到位勢必影響判斷,很多釣友把鉛墜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魚兒咬鉤的第一反映無法傳遞給浮漂,又或者浮漂的浮力大於鉛墜的重力,使釣餌沒有觸底而懸在水中,釣底棲魚卻調成了釣浮。調漂不到位,又怎能釣到魚。

現在,仍有很多釣友掌握不了調漂的技術,受本文篇幅限制,具體的調漂細節,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詳盡解讀。

還在怨天尤人嗎?釣不到魚,是你不瞭解的太多

以上分析是“野釣魚倌”個人野釣經驗之談,虛心聽取各位釣友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指正與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