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吳曉求博鰲演講實錄:海南自貿區(港)建設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

3500字,讀完共需4分鐘

吳曉求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本文由吳曉求副校長3月31日在首屆(2019)博鰲基金論壇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已由作者本人審閱。

【大咖】吴晓求博鳌演讲实录:海南自贸区(港)建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我演講的題目做了一些適當的調整。我主要圍繞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講一些想法,同時,也圍繞論壇主題講一講基金業的未來。先講一講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

第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區(港是新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標誌,具有深遠的戰略價值。也就是說,在新時期我們必須找到更大的平臺、更廣闊的視角推進新時期的開放。總書記說海南自由貿易區(港)是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最近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改革開放舉措,一是,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另一是粵港澳大灣區。我們必須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理解十九大以來這兩個重要的改革開放舉措,它不是簡單意義的開放,不是將一些零關稅商品賣到大陸去,做這樣簡單套利的事情,我們必須深刻理解海南自貿區(港)的戰略價值,必須走出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新道路。這個改革開放是基於過去40年基礎的再探索,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第二,必須解放思想、勇於探索、敢於擔當。在這片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一定要開創一個新事業。自由貿易區(港)以前沒有做,即使在上海有試點,也只是28平方公里的範圍。當前,關鍵是要解放思想,只要有任何思想的束縛,有等靠要的思想,那就什麼也幹不成。當年的深圳不就是幹出來的嗎!闖出來的嗎!深圳是中國轉型最好的經濟體。基於中國過去的經驗,必須要解放思想、勇於探索,還要敢於擔當,做大事一定會有失敗的可能,誰也不要指望一帆風順式的成功,很可能會走彎路。即使如此,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不能變。這裡說的解放思想不是一般意義的解放思想,而是徹底的解放思想。我昨天跟朋友閒聊時就說過,在這片土地上只有一個不能變,剩下的都可以探索。什麼不能變?中共海南省委是這3.5萬平方公里土地的領導核心,這個不能變,其他的都可以探索。如果還受這個約束、那個約束,那你就不是在建設自貿區自貿港了。我們要到香港、新加坡去學習,那裡有非常成熟的經驗。

第三,要統籌規劃、正確定位。海南自由貿易區(港)一定要有自己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是什麼?要統籌規劃、科學定位。海南產業定位的前提是保護環境,所有危害環境的產業定位都是不合理、不正確的。

第四,要優化環境、吸引人才。優化環境、吸引人才的舉措不是簡單地給你一套房,而是軟環境的構建。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不會為一套房而動心,如果僅僅為了一套房,這樣的人是不能要的。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是希望優化環境,在內地受到的約束太大,來海南就是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這是最重要的。我們還必須大大降低創業的成本。除了提高行政效率、大力壓縮行政審批流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海南特色的稅收安排,必須大大降低稅和費的成本,讓市場充分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應該在海南率先實現。稅負要大幅度下降,包括增值稅、所得稅和“五險一金”等各種稅費。中央應該給海南制定與自貿區港相匹配的稅負權力。如果還是那麼高的稅負,資本、人才是不會來的。解放思想是全方位的。海南不要辜負中央的希望。自貿區港是海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海南一定要在新時期的改革開放中做出表率。行動要快,意志要堅定,要學習當年深圳的精神。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主題。

第二個主題是中國基金業的發展。

博鰲基金論壇的永恆主題是基金業發展。這裡,我重點講講中國基金業的未來前景。

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會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居民扣除現期消費後的剩餘收入的投資傾向將越來越強烈。它需要金融體系提供可以有效配置的、收益與風險相匹配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的金融資產。對金融體系來說,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愈來愈迫切。人均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基金業發展的第一個內生變量和動能。

第二,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產業的轉型與升級需要大批的能夠孵化風險和孵化新企業的資本業態,其中基金是最重要的資本業態。中國的產業轉型和升級,其核心動能是科技引領,科技型企業在未來中國產業中應占主導地位。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要告別數量擴張性增長,走向高質量發展。所謂高質量發展就是科技引領型增長。科技引導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是有風險的。產業升級中的風險靠誰來分散呢?一個新技術變成一個新產業,誰去孵化呢?靠新金融,靠風險資本的業態,靠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內的基金業態。基金業對一個國家產業的轉型和升級,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具有特別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各位要知道自己身上所承擔的責任。

第三,資本市場發展是有層次的,其中基金業在各層次資本市場中起重要作用。註冊制、科創板馬上就要推出了,現在已經公佈了兩批企業。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刻的制度革命,是觀念的重大調整。註冊制需要很多配套條件。現在很多人沒有理解註冊制的重要性,以為把核准主體從證監會移到交易所就是註冊制了。不知道註冊制的條件多麼複雜。中國資本市場存在近30年,始終在探索,摸索、探索固然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現在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法律調整、退市機制、市場化定價和監管重心的變化,都是註冊制的核心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很重要,就是註冊制要求投資者是機構投資者為主導,也就是說註冊制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必須發生重大變化。基金業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總書記提出的目標,到2035年,要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人均GDP怎麼也得2萬美元;到2050年,要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屆時人均GDP肯定要達到4萬美元。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基金業會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大的遙不可及。

基金業的發展是以資本市場的發展為前提的。沒有發達、健康、流動性好的資本市場,基金業是不會有前途的。

在中國,資本市場很重要。在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金融領袖分論壇上,有一位專家提出疑問,中國能不能發展資本市場?我就奇怪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30年了,怎麼還會有這種認識。他說,在發展資本市場方面,中國有三大約束因素:一是法律的約束。中國是大陸法系國家,僵化而不靈活,束縛了資本市場的發展;二是,中國的金融文化。認為中國人一有錢就存銀行,所以在中國銀行很好辦,擁有廉價的負債。金融市場的投資意識不強;三是,語言問題。認為中文的市場交流成本很高,英文的交流成本很低。對此,我很疑惑。英文固然重要,大家要努力學習,但是未來等中國人均GDP達4萬億美元的時候,中文可能也是全球性語言。

中國經濟在發展,中國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地位在提升,中國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在不斷增加,這是一個基本趨勢。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後,投資者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市場投資模式,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市場融資方式。金融理論上把這種趨勢稱之為“脫媒”。當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金融的脫媒有強烈的趨勢,這就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源動力。這種源動力會對法律和文化提出挑戰,影響改變法律,影響文化。

中國金融的現代化,一靠市場脫媒的作用,二靠金融科技的推動。法律是可以修改。任何法律都要服務於經濟發展,服務於社會進步。法律不能成為僵化的、約束社會進步的東西。只要阻礙了社會進步,法律就要調整。雖然中國法律的基本架構是大陸法系,但是我們可以把英美法系有利的一面吸納進來,從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至於文化的問題,隨著人口結構的代際轉換,現在20歲的年青人與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大不同。我們相信社會的現代化和開放的擴大,文化會發生適當變化,這個變化與資本市場和現代經濟市場是匹配的。

資本市場發展是基金業發展的前提,我們對此要有明確的認識。最近一次中央政治局學習會上提出了資本市場是現代金融的樞紐的重要判斷。可見資本市場在未來有多麼大的廣闊發展空間。資本市場有廣闊空間,基金業才有廣闊空間,它們相輔相成。

中國基金業目前還有重大的缺陷。第一,公信力的問題。我們說了很多年要發展機構投資者,可為什麼就是發展不起來?特別是公募基金很難發展起來,私募基金相對要好一些。這是因為公募基金的公信力很差。老鼠倉太多,公信力就沒了。基金的公信力要改進,道德的水準要提升,道德底線要建立起來。如果做基金有自己的私利,就不可能做好,你拿著別人的錢做理財,有很高的提成,還開老鼠倉,這怎麼可能有公信力。

第二,專業能力要提升,基金經理在經濟、金融、科技、投資等方面,無論在理論還是在技術層面上都要比一般人高一等。基金經理從投資上要有很好的組合概念。因為所有的風險都是靠組合來分散的,要有識別投資價值的能力。投資價值是個哲學問題,是需要洞察力的,你以為今天虧損的企業就沒有投資價值?為什麼科創板對盈利沒有硬要求?就是說虧損的企業也可能有投資價值的。十多年前的阿里巴巴是虧損的,今天的京東還是虧損的,但是它的價值很高。對投資價值的識別是考驗基金經理能力的。基金業的專業能力要提升,如果連基本的宏觀概念、經濟週期概念、產業結構升級這樣的概念都沒有,資本市場資產定價的基本模型都不知道,你是做不了基金業的。在基金業,專業能力特別重要。第三是要有道德底線的。公信力、專業能力、道德底線是做好基金業的三個基本要求。

最後,祝願各位從事基金業的專家們,能夠把中國的基金行業發展起來,以滿足投資者和社會日益增長的需求。謝謝大家!

【聚焦】吳曉求與賈康激辯減稅:經濟這麼下行,怎麼稅收還增長了14.4%?

【週末悅讀】吳曉求:孜孜不倦地做一件事,做到極致,你就會幸福

【大咖】吳曉求博鰲演講:我沒有找到立房地產稅的邏輯

長按關注

並附帶官微二維碼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3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