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平:把荒山改造成花園

山西省太原市有個滿山蒼翠、風景怡人的玉泉山公園,是市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但就在8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垃圾滿溝、山體破碎的荒山。把這座荒山改造成花園的,是太原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董事長張俊平。

玉泉山地處太原市西郊,礦產資源豐富。新中國成立前便有上百家小煤礦比肩而存,20世紀80年代又成為採石礦,幾十年的野蠻開採使玉泉山礦產枯竭,遺留下上百個廢礦。本世紀初以來,每年數以萬立方米計的垃圾集中於此。2011年,太原市在破壞比較嚴重的前山地區規劃了30萬畝、21個城郊森林公園,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動作、公司承載、園區打造”的生態新政,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消息一出,在燒鍋爐行業幹得風生水起的軍隊轉業幹部張俊平動了心,“如果生存環境不好,掙再多的錢又能怎樣?”年過半百的張俊平毫不猶豫地在玉泉山上紮了根、安了家,走上了荒山綠化改造之路。

萬事開頭難。最初的玉泉山道路不通、沒水沒電,100多處大小採石場,留下來很多直上直下的開採面,懸崖峭壁隨處可見,有的地方坡度甚至達到90度。5個大垃圾場,冬天刮黑風,夏天淌黑水,成為附近居民口中“狗都不來”的地方。“我從小吃過不少苦,這些苦不算什麼,一點點地治理,終究能治理完的。”面對困難,張俊平沒有退縮,他帶領工人進駐大山,調來大型機械,將陡峭的崖壁“削”成緩斜面,安裝上能站人的木棧道,再由工人將一筐筐土、一袋袋糞、一棵棵樹苗背到山上種植。因為土壤流失,只能在石頭山上打坑,一電錘下去,只能打出一些零星的碎石頭,想打出一個能夠種大樹的坑,至少得連續捶打3個小時。電錘上的錘心足夠堅硬,一個工人1天也只能打斷5根。就這樣,張俊平用電錘鑿出近190萬個樹坑,光禿禿的山坡逐漸有了綠意。

樹總算是種上了,可是頭幾年由於缺水,辛苦種下的樹苗都沒成活,張俊平又開始著手解決給樹澆水的問題。從鋼管到塑料管,再回到鋼管,直到第4次試驗,才成功解決噴灌管道的問題。他把25公里外的汾河水,通過三級泵站引到山頂的蓄水池,通過輸水管網把水送到山裡的各個角落。玉泉山上的樹也慢慢成活了,前一年還是石頭山,第二年已經開出映山紅。

張俊平的植樹隊伍現在有1300多人,絕大多數都是退伍軍人。孫佔良曾是張俊平在部隊時的老首長,兩個人又是老鄉,孫佔良退休後就和張俊平一起幹。樹越種越好,經驗越來越豐富,追隨張俊平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少戰友被他的精神感動,紛紛加入。

這些年,張俊平投入5億多元,在12平方公里的荒山上,治理山體破壞面近100萬平方米,治理大型垃圾場2000多畝,栽植各種樹木460餘萬株,成活率達90%以上,植被覆蓋率已由原來的20%多提升到目前的近80%。張俊平對未來已有規劃:“我希望再用4到5年的時間,按照4A級景區建設標準,完成提檔升級,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建成一個更加漂亮的玉泉山公園。”(本報記者 劉小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